六
賦在這時被利用作為游戲文章的一體了;在民間似頗為流行著。原來《大言》、《小言》諸賦,已含有機警的對答。在這一條線上發(fā)展下來,便成為幽默和機警的小品賦了。敦煌文庫里《晏子賦》一首便是此類賦里的一篇出色之作。那些有趣的小機警,當會為民間所傳誦不衰的。但那些小機警的對話,其來歷卻是很復雜的,不全從一個來源汲取而得。其間也偶有不可解與錯誤處。像“山言見大,何益?”一句,疑“山”字誤,且其上必尚有數(shù)字,像“王曰”一類的文字。最后道:“出語不窮,是名晏子”,也是“賦”的一個常例。對于這樣的作品,我們是很珍惜的,后世也有之,其氣韻卻常常惡劣得多,遠沒有寫得這樣輕巧超脫,這樣機警可喜的。

晏嬰畫像
昔者齊晏子使于梁國為使。梁王問左右,對(對字疑衍)曰:其人形容何似?左右對曰:“使者晏子,極其丑陋,面目青黑,且唇不附齒,發(fā)不附耳,腰不附踝,既兒觀占,不成人也?!绷和跻婈套樱靻緩男¢T而入。梁王問曰:“卿是何人,從吾狗門而入?”晏子對王曰:“王若置造作人家之門,即從人門而入,君是狗家,即從狗門而入,有何恥乎?”梁王曰:“齊國無人,遣卿來?!标套訉υ唬骸褒R國大臣七十二相,并是聰明志惠,故使向智梁之國去。臣最無志,遣使無志國來?!绷和踉唬骸安坏狼錈o智,何以短?。俊标套訉ν踉唬骸拔嗤漤毚?,里空虛;井水須深,里無魚。五尺大蛇卻蜘蛛,三寸車轄制車輪。得長何益,得短何嫌!”梁王曰:“不道卿短小,何以黑色?”晏子對王曰:“黑者天地□性也,黑羊之肉豈可不食,黑牛駕車豈可無力,黑狗趁兔豈可不得,黑雞長鳴豈可無則。鴻鶴雖白,長在野田;芭車雖白,恒載死人。漆雖黑,向在前,墨梃雖黑,在王邊。采桑椹,黑者先嘗之。”“山言見大,何益?”晏子對王曰:“劍雖尺三,能定四方;麒麟雖小,圣君瑞應。箭雖小,煞猛虎,小錘能鳴大鼓,方之此言,見大何意!”梁王問曰:“不道卿黑色,卿先祖是誰?”晏子對王曰:“體有于芭生于事,粳糧稻米,出于糞土,健兒論切,佇兒說苦。今臣共其王言,何勞問其先祖。”王乃問晏子曰:“汝知天地之綱紀,陰陽之本性;何者為公,何者為母;何者為左,何者為右;何者為夫,何者為婦;何者為表,何者為里;風從何處出,雨從何處來,霜從何處下,露從何處生;天地相去幾千萬里,何者是小人,何者是君子?”晏子對王曰:“九九八十一,天地之綱紀;八九七十二,陰陽之性。天為公,地為母;日為夫,月為婦;南為表,北為里,東為左,西為右;風出高山,雨出江海;霧出青天,露出百草;天地相去,萬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里;富貴是君子,貧者是小人?!背稣Z不窮,是名晏子。
《韓朋賦》恰好和《晏子賦》相反,卻是很沉痛的一篇敘事詩,雖然其中也包含些機警的隱語——這些隱語是民間作品里所常常見得到的,一般人對它,一定有很高的興趣。在宋代,“商謎”曾成了一個專門的職業(yè);元代的文士們寫作的隱語集也不少;其群眾都是民間的,而非上層階級的。
明人傳奇,有《韓朋十義記》,但所敘與《韓朋賦》非同一之事。賦中的韓朋原應作韓憑。大約抄寫者因“憑”字不好寫,而音又相同,故遂改作“朋”。
韓憑妻的故事,在古代流傳甚廣;也是的故事之一。這故事的流行,可見出一般人對于荒淫之君王的憤怒的呼號。這故事的大概,是如此:
宋韓憑,戰(zhàn)國時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臺。何氏作《烏鵲歌》以見志云:“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又云:“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又作歌答其夫云:“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康王得書,以問蘇賀。賀曰:“雨淫淫,愁且思也;河水深,不得往來也;日當心,有死志也?!倍矶鴳{自殺。妻乃陰腐其衣。王與登臺,遂自投臺下。左右攬之,衣不中手。遺書于帶曰:“王利其生,不利其死。愿以尸骨賜憑而合葬?!蓖跖ヂ?。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有交梓木生
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合抱,屈曲體相就,根交于下。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交頸悲鳴。宋人哀之,號其木曰相思樹。(汪廷訥《人鏡陽秋》卷十六)
,民間故事的一種類型。相傳孟姜女為秦時人,她不辭千里之苦,為筑長城的丈夫送寒衣,得知丈夫已死,筑于城墻之中,孟哭倒長城,尋得夫骨,帶歸埋葬。秦始皇見其貌美,欲強娶之。孟姜女提出戴孝、發(fā)喪等條件,秦皇照辦后,孟投海自盡。

孟姜女塑像
《韓朋賦》把這悲慘的故事發(fā)展得更深摯、更動人些,成了一篇崇高的悲劇;在文辭上,也少粗鄙的語句。大約是抄寫的人之過吧,別字錯字還是不少。
《韓朋賦》第一節(jié)寫朋意欲遠仕,而慮母獨居,故遂娶婦貞夫(賦里不說是何氏)。貞夫美而賢。入門三日,二人的情感,如魚如水,相誓各不相負。在這里,“賦”的描寫與敘述,顯然是把簡樸的故事變?yōu)榉爆嵭┝恕?
昔有賢士,姓韓名朋,少小孤單,遭喪遂失父,獨養(yǎng)老母。謹身行孝,用身為主。意遠仕,憶母獨注。賢妻成功,素女始年十七,名曰貞夫。已賢至圣,明顯絕華,形容窈窕,天下更無。雖是女人身,明解經(jīng)書。凡所造作,皆今天符。入門三日,意合同居。共君作誓,各守其軀。君不須再娶婦,如魚如水。意亦不再嫁,死事一夫。
第二節(jié)寫韓朋出游,仕于宋國,六年不歸。朋妻寄書給他。朋得書,意感心悲。那封書顯然是廓大了《烏鵲歌》的第一首的,卻更為深刻?!坝臅迸c“人”,與“鳥”,與“風”一段,乃是這賦里最好的抒寫之一則。
韓朋出游,仕于宋國。期去三年,六秋不皈。朋母憶之,心煩惣。其妻寄書與人,恐人多言焉;欲寄書與鳥,鳥恒高飛;意欲寄書與風,風在空虛;書君有感,直到朋前。韓朋得書,解讀其言。書曰:浩浩白水,回波如流,皎皎明月,浮云映之,青青之水,各憂其時,失時不種,和亙不茲。萬物吐化,不為天時。久不相見,心中在思。百年相守,竟一好時。君不憶親,老母心悲;妻獨單弱,夜常孤棲。常懷大憂。蓋聞百鳥失伴,其聲哀哀,日暮獨宿,夜長棲棲。太山初生,高下崔嵬,上有雙鳥,下有神龜。晝夜游戲,恒則同皈。妾今何罪,獨無光明。海水蕩蕩,無風自波。成人者少,破人者多。南山有鳥,北山張羅。鳥自高飛,羅當奈何!君但平安,妾亦無化。韓朋得書,意感心悲。不食三日,亦不覺饑。
但不幸,這封書卻為宋王所拾得。王遂欲得朋妻。梁伯奉命,用詐術(shù)去迎接了她來。這一節(jié)是原來的故事里所沒有的;寫得是那樣的婉曲而層層深入。這里的梁伯,當便是故事里的蘇賀了。
韓朋意欲還家,事無因緣。懷書不謹,遺失殿前。宋王得之,甚愛其言。即召群臣,并及太吏;誰能取得韓朋妻者,賜金千金,封邑萬戶。梁伯啟言王曰:臣能取之。宋王大憶。即出八輪之車,爪騮之馬,便三千余人,從發(fā)道路,疾如風雨。三日三夜,往到朋家,使者下車,打門而喚。朋母出看,心中驚怕。供問喚者,是誰使者。使者答曰:我從國之使來,共朋同友。朋為公曹,我為主簿。朋友秋書,來寄新婦。阿婆回語新婦,如客此言,朋今事官,且得勝途。貞夫曰:新婦昨夜夢惡,文文莫莫,見一黃蛇,咬妾床腳,三鳥并飛,兩鳥相搏,一鳥頭破齒落,毛下紛紛,血流洛洛,馬蹄踏踏,諸臣赫赫。上下不見鄰里之人,何況千里之客!客從遠來,終不可信。巧言利語,詐作朋書。言在外。新婦出看,阿婆報客。但道:新婦病臥在床,不勝醫(yī)藥。承言謝客,勞苦遠來。使者對曰:“婦聞夫書,何古不憘!必有他情,在于鄰里。朋母年老,能察意。新婦聞客此言,面目變青變黃。如客此語,道有他情,即欲結(jié)意,返失其里,遣妾看客,失母賢子。姑,從今已后,亦夫婦,婦亦姑,道下機謝其玉 。千秋萬歲,不傷識汝。井水淇淇,何時取汝!釜灶尩尩,何時久汝。床廗閨房,何時臥汝,庭前蕩蕩,何時掃汝,薗菜青青,何時拾汝!出入悲啼,鄰里酸楚。低頭卻行,淚下如雨。上雨拜客,使者扶譽貞夫上車,疾如風雨。朋母于后,呼天喚地大哭。鄰里驚聚,貞夫曰:呼天何益,喚地何免,駟馬一去,何歸返!
“下機謝其玉掖”一段,充盈了惜別的深情厚意,其動人,在我們的文學里還不曾有過第二篇,恰好和印度劇圣(Kalidaso)的不朽之作《 》(a)所寫的梭孔特
別了森林之居而去尋夫時的情景相同;其美麗的想象也不相上下。然而我們的《韓朋賦》,卻被埋沒了一千年!
,即迦黎陀娑(約330-430),印度古代詩人、戲劇家。其作品公認有七部,最為杰出的是劇本《沙恭達羅》。1000多年來,他作為梵文文學最偉大的詩人和最受崇拜的劇作家始終受到印度人民的熱愛。
《 》,即《沙恭達羅》,印度古代梵語戲劇。全名為《由于一種信物而重新找到沙恭達羅記》。作品描寫刻畫精湛,是竼文古典文學的典范,譯為英文后,成為享譽世界的經(jīng)典戲劇。
第四節(jié)寫貞夫被騙入宮,憔悴不樂,病臥不起。這里,仍很巧妙的運用了《烏鵲歌》的第二首進去。
梁伯信連日日漸遠,初至宋國九千余里,光照宮中。宋王怪之,即召群臣,并及太吏,開書卜問,怪其所以。悟土答曰:今日甲子,明日乙丑,諸 聚集,王得好婦。言語未訖,貞夫即至。面如凝脂,腰如束素,有好文理。宮中美女,無有及以。宋王見之,甚大歡喜。三日三夜,樂可可盡。即拜貞夫以為皇吉。前后事從,入其宮里。貞夫入宮,憔悴不樂,病臥不起。宋王曰:卿是庶人之妻,今為一日之母,有何不樂!衣即綾羅,食即咨口,黃門侍郎,恒在左右。有何不樂,亦不歡情?貞夫答曰:辭家別親,出事韓朋,生死有處,貴賤有殊。蘆葦有地,荊棘有蓑,豺狼有伴,雉筆有雙,魚鱉百水,不樂高堂,燕若群飛,不樂鳳凰,妾庶人之妻,不歸宋王之婦。

《沙恭達羅》劇照
這以下似乎闕失了幾句,上下語便不大能銜接。大約宋王又來問群臣以如何可以釋貞夫之憂的方法。但梁伯卻又有一個壞主意了!
“人愁思,誰能諫?”梁伯對曰:臣能諫之。朋年三十未滿,廿有余,姿容窈窕,里發(fā)素失,齒如軻輒,耳如懸珠,是以念之,情意不樂。唯須疾害身朋,以為困徒。宋王遂取其言,遂打韓朋二扳齒,并著故破之衣,常使作清凌之臺。
第五節(jié)寫貞夫和韓朋相見于青凌臺。貞夫作書系于箭上,射給朋。朋得之,便自殺。
貞夫聞之,痛切肝腸,情中煩惌,無時不思。貞夫咨宋王:既筑清凌臺訖,乞愿踅往看下。宋王許之。賜八輪之車,爪騮之馬,前后事從三千余人,往到臺下。乃見韓朋,判草飼馬。見妾恥, 草遮面。貞夫見之,淚下如雨。貞夫曰:“宋王有衣,妾亦不著;王若吃食,妾亦不嘗。妾念思君,如渴思漿。見君苦痛,割妾心腸。形容憔悴,決報宋王。何足著恥!避妾隱藏!”韓朋答曰:南山有樹,名曰荊棘,一枝兩形,葦小心平。形容憔悴,無有心情。蓋聞東流之水,西海之魚,去賤就貴,于意如何?貞夫聞語,低頭卻行,淚下如雨。即裂群前三寸之帛,卓齒取血,且作臺書,系著箭上,射于韓朋。朋得此,便即自死。宋王聞之,心中驚愕。即子諸臣:“若為自死,為人所煞?”梁伯對曰:韓朋死時,有傷損之處,唯有三寸素書,在朋頭下。宋王即讀之,貞書曰:“天雨霖,魚游池中,大鼓無聲,小鼓無音?!蓖踉唬赫l能辨之?梁伯對曰:“臣能辨之。天雨霖霖,是其淚;魚游池中,是其意;大鼓無聲,是其氣;小鼓無音,是其思?!碧煜率麓耸?。卿其言義大矣哉!
第六節(jié)寫貞夫見韓朋死,便求王以禮葬之。葬時,貞夫自腐其衣,投于墓中,左右攬之不得。和故事所說的自投青凌臺下,略有不同?!白髷堄覕?,隨手而無”上下,疑略有缺失,故文意不甚明白。
貞夫曰:韓朋以死,何更再言!唯愿大王有恩,以禮葬之,可不得我后。宋王即遣人城東輇百文之曠,三公葬之。貞夫乞往觀看,不取久高。宋王許之。令乘 車,前后事從三千余人,往到墓所。貞夫下車,繞墓三匝,嗥啼悲哭,聲入云中。喚君君亦不聞,回頭辭百官,天能報恩。蓋聞一馬不被二安,一女不事二夫。言語未此,遂即至室??嗑魄忠拢?
如
。左攬右攬,隨手而無。百官忙怕,皆悉棰胸,即遣使者報宋王。
最后一節(jié)便寫宋王救貞夫不得,而在墓中得二石。他棄此二石于道之東西,即生二樹,枝枝相當,葉葉相攏。宋王又伐之。而“二札落水”,變成雙鴛鴦飛去。鴛鴦落下了一根羽毛,宋王拾得之,卻起火焚燒了他的身體;這樣的報復了韓朋夫婦的仇。
王聞此語,甚大嗔怒。床頭取劍,煞臣四五,飛輪來走,百官集聚。天下大雨,水流曠中,難可得取。梁伯諫王曰:只有萬死,無有一生。宋王即遣舍之。不見貞夫,唯得兩石。一青一白。宋王睹之,青(石)舍游道東,白石舍于道西。道西生于桂樹,道東生于梧桐。枝枝相當,葉葉相籠。根下相連,下有流泉,絕道不通。宋王出游見之。此是何樹?對曰:此是韓朋之樹。誰能解之?梁伯對曰:臣能解之。枝枝相當,是其意;葉葉相攏,是其恩;根下相連,是其氣;下有流泉,是其淚。宋王即遣誅罰之。三日三夜,血流汪汪。二札落水,變成雙鴛鴦,舉翅高飛,還我本鄉(xiāng)。唯有一毛,甚相好端政。宋王得之,即磨芬其身。
復仇的一段,乃是“故事”所沒有的?!肮适隆崩镏徽f墓上生二樹,樹上棲有雙鴛鴦。這里卻說,墓中拾得二石,石棄于道旁,生了二樹,樹被斫去,乃生雙鴛鴦,雙鴛鴦飛去,落下一羽毛,為他們復了仇。這樣的變異,正合一般民間故事的方式;(Cindellela)的故事便是這樣的。還有兩篇《燕子賦》,也是絕妙的好辭。我們?nèi)绻矚g伊索的寓言,喜歡《列那狐的故事》,我們便會同樣地喜歡這兩篇《燕子賦》。這兩篇性質(zhì)是相同的,故事也相同,描寫的方法,卻完全兩樣了;一篇寫得很機警,寫得神采奕奕,另一篇卻是頗為駑下之作。但我們讀著她們,一邊卻不禁的會浮現(xiàn)出《列那狐的故事》的若干幕的圖畫來。《燕子賦》產(chǎn)生的背景,和《列那狐》有些相同,其諷刺的意味當然也相同。對于黑暗的中世紀的社會,在這里,我們可以略略得到些消息。人們不敢公然地對帝王、對卿相、對地方官吏、對土豪劣紳,報仇或指責,便只好隱隱約約地在寓言里咒罵著了。
,民間故事的一種類。
《燕子賦》寫的是燕雀爭巢事。燕巢被雀所占,向它理會,反被毆傷,于是向鳳凰處去起訴。
第一篇《燕子賦》,對于爭巢的經(jīng)過,已失去了,只從燕子被毆,訴之鳳凰開始。

《列那狐傳奇》插圖
緣沒橫羅□□□□□□□□□□□□□□□□□□□云:“明敕招客標□□□□□□□□□□□□□□□□錯,是我表丈人, 鳩是我家,百州□□□□□□□□□離我門,前少時終須吃摑?!毖嘧硬环郑岳韽乃?。遂被撮頭拖曳,捉衣扯擘。遼亂尊拳,交橫禿剔,父子數(shù)人,共相敲擊,燕子被打,傷毛墮翮,起上不能,命垂朝夕。伏乞檢驗,見有青赤。不勝冤屈,請王科責。鳳凰云:“燕子下牒,辭理懇切,雀兒豪橫,不可稱說。終須兩家,對面分雪。但知撼否,然可斷決。”專差
鷯往捉。
鷯捉雀兒的一段,寫得極有風趣。雀兒在巢里私語,“約束男女,必莫開門。有人覓我,道向東村”那些話,讀之不禁失笑。還不和列那狐同樣的狡猾么?但雀兒究竟沒有列那狐的智計,只好被
鷯捕去。
鷯奉命,不敢久庭,半走牛
,疾如奔星。行至門外,良久立聽。正聞雀兒窟里語,聞聲云:昨夜夢惡,今朝眼瞤,若不私斗,克被官嗔。比來徭役,征已應頻;多是燕子,下牒申論。約束男女,必莫開門。有人覓我,道向東村。
鷯隔門遙喚:“阿你莫漫輒藏,向來聞你所說,急出共我平章。何謂奪他宅舍,仍更打他損傷!奉府命遣我追捉,手足還是身當。入孔亦不得脫,任你百種思量?!比竷号虏?,悚懼恐惶,渾家大小,亦總驚忙。遂出跪拜
鷯,喚作大郎,二郎,使人遠來充熱,且向窟里逐涼。卒客無卒主人,蹔坐撩里家常。
鷯曰:“者漢大癡,好不自知。恰見寬縱,茍徒過時。飯食朗道,我亦不饑。火急須去,恐王怪遲。雀兒已愁,貴在淹流,千返不去,□得脫頭?!鼻詮娬Z,千祈萬求。通容放致,明日還有些束羞。
鷯惡發(fā),把腰即扭。雀兒煩惱,兩眉不鄒。捺瞻噤去,須曳到州。
雀兒雖替自己辯解,卻湮滅不了具在的事實。鳳凰乃判決他決五百,枷項禁身,下于獄中。
奉王帖追,匍匐奔走,不敢來遲。燕子文牒,并是虛辭。瞇目上下,請王對推。鳳凰云:“者賊無賴,眼惱蠹害,何由可奈!骨是捉我支配!將出脊背,拔出左腿,揭去腦蓋?!比竷罕粐槗?。號唯稱死罪,請喚燕子來對。燕子忽 出頭,躬曲分疏。雀兒奪宅,今見安居;所被傷損,亦不加諸;目驗取實虛。雀兒自隱欺負面孔,縫是攢沅,請乞設(shè)誓,口舌多端。若實奪燕子宅舍,即愿一代貧寒。朝逢鷹隼,暮逢癡芐,行即著網(wǎng),坐即被彈。經(jīng)營不進,居處不安。日埋一□,渾家不殘。咒雖萬種作了,鳳凰要自難漫。燕子曰:人急燒香,烵急驀
,只如釘瘡病癩,埋卻尸腔??偸侨竷海ㄞD(zhuǎn)開作)徒擬,誑惑大王。鳳凰大嗔,狀后即判雀兒之罪。不得稱芐,推問根由,仍生拒捍。責情且決五百,枷項禁身推斷。
對于這樣的判決,燕子自然是稱快。雀兒的昆季 鴿卻大為不平,罵了他一頓。添了這個波折,便添了風趣不少。
燕子唱快,憙慰不以。奪我宅舍,捉我巴毀,將作你吉達到頭;何期天還報你!如今及阿莽次,第五下乃是調(diào)子。 鴿在傍,乃是雀兒昆季,頗有急難之情,不離左右看侍。既見燕子唱快,便即向前填置。家兄觸快明公,下走實增厚鬼。切聞狐死兔悲,惡傷其類,四海盡為兄弟,何況更同臭味。今日自能論竟,任他官府處理。死鳥就上更彈,何須逐后罵詈。

杏林春燕圖
下面寫雀婦去獄中探望雀兒;那情景還不是唐代監(jiān)獄的描素么?
婦聞雀兒被杖,不覺精神沮喪。但知捶胸拍臆,垂頭憶想阿莽。兩步并作一步,走向獄中看去。正見雀兒臥地,面色恰似勃土。脊上縫個服子,仿佛亦高尺五。既見雀兒困頓,眼中淚下如雨??诶锉愎嘈”悖徤线€貼故紙。當時骸骸勸諫,拗戾不相用語。無事破啰啾唧,果見論官理府。更披枷禁不休,于身有阿沒好處。乃是自招禍恤,不得怨他電祖。雀兒打硬,猶自謊漫語;男兒丈夫,事有錯誤,脊被揎破,更何怕懼!生不一回,死不兩度!俗語云:寧值十狼九虎,莫逢癡兒一怒。如今會遭夜莽赤椎,惣是者黑嫗兒作祖。吾今在獄,寧死不辱。汝可早去,喚取鸜鵒。他家頭尖,憑伊覓曲,咬嚙勢要,教向鳳凰邊遮囑。但知免更吃杖,與他祁摩一束。
雀兒在獄,總想設(shè)法脫枷及免罪。像他這樣的一個強梁的東西,到此地步,也只好“口中念佛,心中發(fā)愿:若得官事解散,險(繕)寫《多心經(jīng)》一卷”了。這諷刺得多末可笑!
雀兒被禁數(shù)日,求守獄子脫枷。獄子再三不肯,雀兒 語咀
:官不容針私容車,叩頭與脫到晚衙。不相苦死相邀勒,送飯人來定有釵。獄子曰:
今末得清雪,所已留在黃沙。我且忝為主吏,豈受資賄相遮。萬一王耳目,碎即恰似油麻。乍可從君懊惱,不得遣我著查。雀兒嘆曰:古者三公厄于獄卒,吾乃今朝自見。惟須口中念佛,心中發(fā)愿:若得官事解散,險寫多心經(jīng)一卷。遂乃嗢
本典,日徒沙門,辨曹司上下,說公白健。今日之下,些些方便。還有紙筆當直,莫言空手冷面。本典曰:你亦放鈍,為當退顐。奪他宅舍,不解卑
,卻事兇粗,打他見困。你是王法罪人,鳳凰命我責問。明日早起過案,必是更著一頓。杖十已上開天,去死不過半寸。但辨脊背□□,何用密箄相骸。
雀兒對案時的情景,寫得有風趣極了!我們看他是怎樣地替他辯護的?
雀兒被額,更額氣憤,把得問頭,特地更悶。問:燕子造舍,擬自存活,何得粗豪,輒敢強奪!仰答:但雀兒之名 子,交被老鳥趁急,走不擇險,逢孔即入,暫投燕舍,勉被拘執(zhí)。實緣避難,事有急疾,亦非強奪,愿王體悉。又問:既稱避難,何得恐赫,仍更
打,使令墜翮。國有常形,舍笞決一百。有何別理,以此明白?仰答:但雀兒只緣
子避難,暫時留燕舍,既見空閑,暫歇解卸。燕子到來,望風惡罵。父子團頭,牽及上下。忿不思難,便即相打。燕子既稱墜翮,雀兒今亦跛跨。兩家損處,彼此相亞。若欲確論坐宅,請乞酬其宅價。今欲據(jù)法科繩,實即不敢咋呀。見有請上柱國勛,請與收其贖罪。
他想到了要以“上柱國勛”來贖罪。
又問:“奪宅恐赫,罪不可容。既有高勛,究于何處立功?”仰答:“但雀兒去貞十九年大將軍征計遼東,雀兒□充慊,當時被入先鋒,身不□,手不彎弓,口銜□火,送著上風,高麗逐滅,因此立功。一例蒙上柱國,見有勛告數(shù)通。必期欲得磨勘,請檢《山海經(jīng)》中”。鳳凰判云:“雀兒剔禿,強奪燕屋,推問根由,元無臣伏。既有上柱國勛收贖,不可久留在獄。宜即適放,勿煩案牘?!?
“必期欲得磨勘,請檢《山海經(jīng)》中”,作者是那么警敏地在開著玩笑!
雀兒既被釋,遂和燕子和解了。有一多事鴻鸖,卻罵了他們一頓。這和后來的《蔬果爭奇》、《梅雪爭奇》、《童婉爭奇》一類的東西,以及《茶酒論》是結(jié)構(gòu)相同的。但未免卻落了套。不過最后的燕雀同詞而對的一首詩,卻救她出于“平庸”。
雀兒得出,憙不自勝。遂喚燕子,且飲二升。比來觸誤,請公哀矜。從今已后,別解□□。人前并地,更莫
。燕雀既和,行至憐并,乃有一多事鴻鸖,借問:比來諫竟雀兒不退,靜開眼尿床,違他格令,賴值鳳凰恩擇,放你一生草命??芍喧_子搦得,百年當鋪了竟。遂罵燕子:你甚頑囂!些些小事,何得紛紅!直欲危他性命,作得如許不仁!兩個都無所識,宜悟不與同群!燕雀同詞而對曰:何其鳳凰不嗔,乃被鴻鸖責所!你亦未能斷事,到頭沒多詞句!必其倚有高才,請乞立題詩賦。鴻鸖好心,卻被譏刺。乃與一詩,以程二子。鴻鸖宿心有遠志,燕雀由來故不知。一朝自到青云上,三歲飛鳴當此時。燕雀同詞而對曰:大鵬信徒南,鷦鷯巢一枚。逍遙各自得,何在二蟲知!
《燕子賦》的作者,一定是很有修養(yǎng)的文士?!板羞b各自得,何在二蟲知?”那樣的思想,是陶潛、莊周他們所抱有著的。
另一篇《燕子賦》,首尾完全,但內(nèi)容卻平凡得多了。姑附錄于后,以資對讀。
此歌身自合,天下更無過。雀兒和燕子,合作《開元歌》。
燕子實難及,能語復嘍羅;一生心快健,禽里更無過。居在堂梁上,銜泥來作窠。追朋伴親侶,濫鳥不相過。秋冬石窟隱,春夏在人間。二月來梭藂,八月卻皈??阢曢L命草,余事且閑閑。經(jīng)冬若不死,今歲重回還。游蕩云中戲,宛轉(zhuǎn)在空飛。還來歸舊室,冬自本巢依。藂中逢一鳥,稱名自雀兒。搖頭野說,語里事哆呶。
雀兒實 唸,變弄別浮沉。知他窠窟好,乃即橫來很。問燕何山鳥?掇地作音聲。徒勞來索窟,放你且放心。
燕子語雀兒:好得輒行非,問君向者語,元本末相知。一冬來住居,溫暖養(yǎng)妻兒。計你合慚愧,卻被怨辯之。
雀兒語燕子:恩澤莫大言,高聲定無理。不假嘴頭喧,官司有道理。正敕見明宣,空閑石得坐。雀兒起自專。
燕子語雀兒:好得合頭癡,向吾宅里坐,卻捉主人欺。如今見我索,荒語說官司。養(yǎng)蝦蟆得 ??;報你定無疑。
雀兒語燕子:不由君事嘴頭。問君行坐處。元本住何州?宅家今括客,特敕捉浮逃。黠兒別設(shè)誚,轉(zhuǎn)急且抽頭。
燕聞拍手笑,不由君事。落荒大宅居山所,此乃是吾 ,本貫屬京兆,生緣在帝鄉(xiāng)。但知還他窟,野語不相當??v使無籍貫,終是不關(guān)君。我得永年福,到處即安身。此言并是實,天下亦知聞。是君不信語,乞問讀書人。
雀兒語燕子:何用苦分疏!因何得永年福,言詞總是虛。精神目驗在,活時解自如。功夫何處得?野語誑鄉(xiāng)閭。頭似獨舂鳥,身如七 形。緣身豆汁染,腳手似針釘。恒常事夸大,
欲漫胡瓶。撫國知何道,閏我永年名。
昔本吾王殿,燕子作巢窟,宮人夜游戲,因便捉窠燒。當時無住處,堂梁寄一霄。其王見憐慜,慜念亦優(yōu)饒。莫欺身幼小,意氣極英雄。堂梁一百所,游飏在云中。水上吞浮蠛,空里接飛蟲。真城無比較,曾娉海龍宮。海龍王第三女,發(fā)長七尺強。銜來腹底臥,燕豈在稱揚。請讀論語驗,問取。當時在縲紲,緣燕免無常。
(前519-前470),孔子弟子、女婿。名長,字子長、子芝,春秋時齊國人,亦說魯國人。一生治學,繼承孔子遺志,教書育人。相傳他精通鳥語,能和鳥對話,所以舊傳他的形象為鳥首鳥喙。

公冶長祠
雀兒語燕子:側(cè)耳用心聽。如欲還君窟,且定嘴頭聲。赤雀由稱瑞,兄弟在天庭。公王共執(zhí)手,朝野悉知名。一種居天地,受某不相當。麥孰我先食,禾孰在前嘗。寒來及暑往,何曾別帝鄉(xiāng)。子孫滿天下,父叔遍村坊。自從能識別,慈母實心平,恒思十善業(yè),覺悟欲無常。饑恒餐五谷,不煞一眾生。憐君是遠客,為此不相爭。
燕子自咨嗟,不向雀兒夸,饑恒食九醞,渴即飲丹砂,不能別四海,心里戀洪牙。莫怪經(jīng)冬隱,只為樂山家。久住人增賤,希來見喜歡。為此經(jīng)冬隱,不是怕饑寒。幽巖實快樂,山野打盤珊。本擬將身看,卻被看人看。
一 雖然猛,不如眾狗強。窠被奪將去,嚇我作官方。空爭并無益,無過見鳳凰。雀既被燕撮,直見鳥中王。鳳凰臺上坐,百鳥四邊圍。徘徊四顧望,見燕口銜詞。橫被強奪窟,投名訴雀兒。抱屈來諫
,啟奏大王知。雀兒及燕子,皆總立王前。鳳凰親處分,有理當頭宣。燕子于先語,臣作一言,依實說事狀,發(fā)本述因緣。被侵宅舍苦,理屈豈感言。不分黃頭雀,朋博結(jié)豪強。燕有宅一所,橫被強奪將,理屈難緘嘿,伏乞愿商量。日月雖耀赫,無明照覆盆??辙o元無力,誰肯入王門。鳳凰嗔雀兒,何為
他斯!彼此有窠窟,忽爾輒行非。雀兒向前啟鳳凰:王今
不知,窮研細諸問,豈得信虛辭。
雀兒但為鳥,各自住村坊。彼此無宅舍,到處自安身。見一空閑窟,破壞故非新。久訪元無主,隨便即安身。成功不了毀,不能移改張。隨便里許坐,愛護得勞藏。
燕子啟大王:雀兒漫洛荒。亦是窮奇鳥,構(gòu)探足詞章。銜泥來作窟,口里見瘡生。王今不信語,乞問主人郎。
鳳凰當處分:二鳥近前頭。不言我早悉,事狀見嘍嘍。薄媚黃頭雀,便漫說緣由。急手還他窟,不得更勾留。
雀兒啟鳳凰:吩付亦甘從。王遣還他窟。乞請再通容。雀兒是課戶,豈共外人同。燕子時來往,從坐不經(jīng)冬。
鳳凰語雀兒:急還燕子窟。我今已判定,雀兒不合過。暖是百鳥主,法令不阿磨。理引合如此,不可有偏頗。
燕子理得舍,歡喜復歡忻。雀兒終欲死,無處可安身。
燕子不求人,雀兒莫生嗔。昔問古人語:三斗始成親。往者堯王圣,寫位二十年;鄭裔事四海,對面即為婚。元百在家患,臣鄉(xiāng)千埋期。燕王怨,怨秦國,位馬變?yōu)轵?,并糧坐守死,萬代得稱傳。百挑憶朝廷,哽咽淚交連。斷馬有王義,由自不能分。午子骨罰楚,二邑亦無言。不能攀古得,二人并鳥身。緣爭破壞窟,徒特費精神。錢財如糞土,人義重于山。燕今實罪過,雀兒莫生嗔。
雀兒語燕子:別后不須論。室是君家室,合理不虛然。一冬來修理, 落悉皆然。計你合慚愧,卻攥我見王身。鳳凰住化法,不擬煞傷人。忽然責情打,幾許愧金身。
燕子語雀兒:此言亦非嗔。緣君修理屋,不索價房錢。一年十二月,月別伍伯文??芍姓摲空n,定是賣君身。

百鳥朝鳳壽桃耳瓶
《茶酒論》一篇,可附于本章敘述之;這也是“賦”之一體。這篇題作“鄉(xiāng)貢進士王敷撰”,其生平未能考知。像這樣的游戲文章,唐人并不忌諱去寫。韓愈也作了《毛穎傳》?!盃幤妗币活惖膶懽鳎緛硪彩菑摹洞笱浴?、《小言賦》發(fā)展出來的。明人鄧志謨卻把這幼稚的文體廓大而成為二冊三冊的一種“爭奇”的專書了。
茶和酒在爭論著:“兩個誰有功勛?”茶先說其可貴,酒乃繼而夸其力;反覆辨難,終乃各舉其“過”?!皟蓚€政爭人我,不知水在邊?!彼顺鰜砗徒獾溃翰杈埔坏盟?,將成什么形容呢?水對于物,功績最大,但他并不言功。茶酒又何必爭功呢?“從今已后,須和同。酒店發(fā)富,茶坊不窮。長為兄弟,須得始終?!?
大規(guī)模的《三都》、《兩京賦》,其結(jié)構(gòu)和作用也都是這樣的幼稚。
“若人讀之一本,永世不害酒顛茶風”,這二句話恐怕是受了印度作品的影響。像這樣的自贊自頌的結(jié)束方法,在我們文學作品是很少見到的。
為了讀者的方便,把《茶酒論》也附錄于下。關(guān)于《茶酒論》,日本的鹽谷溫教授曾有過一篇考釋。
《茶酒論》一卷并序,鄉(xiāng)貢進士王敫撰
竊見神農(nóng),曾嘗百草,五谷從此得分。軒轅制其衣服,流傳教示后人。蒼頡致其文字,孔丘闡化儒因。不可從頭細說,撮其樞要之陳。蹔問茶之與酒,兩個誰有功勛?阿誰即合卑小,阿誰即合稱尊?今日各須立理,強者先飾一門。茶乃出來言曰:“諸人莫鬧,聽說 ;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擿芽,呼之名草,號之作茶。貢五侯宅,奉帝王家。時時獻入,一世榮華。自然尊貴,何用論夸!”酒乃出來:“可笑詞說,自古之今,茶賤酒貴。單醪投河,三軍告醉。君王飲之,叫呼萬歲。群臣飲之,賜卿無畏。和死定生,神明歆氣。酒食問人,終無惡意。有酒有令,仁義禮智。自合稱尊,何勞比類?”茶為酒曰:“阿,你不聞道: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蜀川流頂,其山驀嶺;舒城太胡,買婢買奴,越群余
,金帛為囊。素紫天子,人間亦少。商客來求,舡車塞紹。據(jù)此蹤由,阿誰合少!”酒為茶曰:“阿,你不聞道:劑酒乾和,博錦博羅,蒲桃九醞,于身有潤;玉酒瓊漿,仙人杯
;菊花竹葉,中山趙母;甘
美苦,一醉三年。流傳今古,禮讓鄉(xiāng)侶。調(diào)和軍府,阿你頭惱,不須乾努。”茶為酒曰:“我之茗草,萬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黃金。明僧大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沉。供養(yǎng)彌勒,奉獻觀音。千劫萬劫,諸佛相欽。酒能破家散宅,廣作邪婬,打卻三盞以后,令人只是罪深。”酒為茶曰:“三文一
,何年得富,酒通貴人,公卿所慕。曾道趙王彈琴,秦王擊缶,不可把茶請歌,不可為茶交舞。茶吃只是腰痛,多吃令人患肚。一日打卻十杯,腸脹又同衙鼓。若也服之三年,養(yǎng)蝦
得水病報?!辈铻榫圃唬骸拔胰擅鴰Ы頇?,驀海其江,來朝今室。將到市鄽,安排未畢。人來買之,錢財盈溢。言下便得富饒,不在明朝后日。阿你酒能昏亂,吃了多饒啾唧。街中羅織平人,脊上少須十七。”酒為茶曰:“豈不見古人才子,吟詩盡道渴來,一盞能生養(yǎng)命,又道酒是消愁藥,又道酒能養(yǎng)賢。古人糠粕,今乃流傳。茶賤三文五碗,酒賤中半七文。致酒謝坐,禮讓周旋。國家音樂,本為酒泉。終朝吃你茶水,敢動些些管弦?!辈铻榫圃唬骸鞍⒛悴灰姷溃耗袃菏奈?,莫與酒家親。君不見生生鳥為酒喪其身。阿你即道茶吃發(fā)病,酒吃養(yǎng)賢。即見道有酒黃酒病,不見道有茶瘋茶顛。阿阇世王為酒報父害母,劉伶為酒一死三年。吃了張眉豎眼,怒斗宣拳。狀上只言粗豪酒醉,不曾有茶醉。相言不免求首,杖子本典索錢。大枷
頂,背上
椓。便即燒香斷酒,念佛求天,終身不吃,望逸迍邅?!眱蓚€政爭人我,不知水在旁邊。水謂茶酒曰:“阿你兩個,何用忿忿!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人生四大,地水火風。茶不得水,作何相兒!酒不得水,作何形容!米麴干吃,損人腸胃;茶行干吃,只糲破喉嚨。萬物須水,五谷之宗;上應乾象,下順吉兇;江河淮濟,有我即通;亦能漂蕩天地,亦能涸煞魚龍;堯時九年災跡,只緣我在其中。感得天下欽奉,萬姓依從,由自不說能圣;兩個用爭功!從今已后,切須和同。酒店發(fā)富,茶坊不窮,長為兄弟,須得始終?!比羧俗x之一本,永世不害酒顛茶風。

陸羽烹茶圖

劉伶醉酒
最后,有一篇《 新婦文》,也應該一提。這是后來流行甚廣的《快嘴李翠蓮記》(見《清平山堂話本》)的故事之最早的一個本子。雖然寫得并不怎樣好,但在民間是發(fā)生了相當?shù)淖饔玫?。在那里,反映著民間婚姻制度的不合理,與由此制度所產(chǎn)生的種種痛苦。
夫 新婦者,本自天生,斗唇閤舌,務在喧爭。欺
踏婿,罵詈高聲,翁婆共語,殊總不聽。入廚惡發(fā),飜粥撲羹(甲本作
)。轟盆打
雹釜打鐺。嗔似水牛料斗(乙本作
),笑似轆轤作聲。若說軒裙撥(乙本作簸)尾直,是世間無比。斗亂親情,欺鄰逐里。阿婆嗔著,終不合嘴。將頭自(甲本作白)
,竹天竹地。莫著臥床,佯病不起。見婿入來,滿眼流淚。夫問來由,有何事意,沒可分梳(乙本作疏),口(乙本作只)稱是事(乙本作是是)。翁婆罵我作奴作婢之相,只是擔(甲本作
)服夜睡,莫與飯(乙本作
),吃餓(乙本作我)自起。阿婆問(乙本作向)兒言說(乙本作曰),索(乙本作色)得個屈期。丑物入來,與(甲本作已)我作底。新婦聞之,從床忽起。當初緣甚不嫌,便即下財下禮。色我將來,道我是底。未許之時,求神拜鬼,及至入(乙本作將)來,說我如此。新婦乃索離書廢我,別嫁可曾夫婿。翁婆聞道色離書(“自廢我”至“離書”十五字乙本有甲本無),忻忻喜喜。且(乙本作是)與緣(乙本作沿)房衣物,更別造一床氈被,乞求趁卻,愿更莫逢相值。新婦道辭便去,口里咄咄罵詈。不徒錢財產(chǎn)業(yè),且離怨(甲本作恐)家老鬼。新婦慣喚(喚字乙本無),向村中自由自在。禮宜(乙本無宜字)不學女翁不愛,只是手提竹籠,恰似(恰似二字乙本無)傍田拾菜。如此之流須為監(jiān)解??词敲抑?,不交自解。本性
打煞也不改。已后與兒索婦,大須穩(wěn)(甲本作隱)審趁逐,莫取媒人之配。阿家詩曰:
新婦
典硯,直得親(乙本作新)情不許見。千約萬束不取語,惱得老人腸肚爛。新婦詩曰:本性
處處知,阿婆何用事悲悲(乙本作卑卑)!若覓下官(乙本作棺)行婦禮,更須換卻百重皮。
一、《中國文學史·中世卷》,鄭振鐸作,商務印書館印行,已絕版。
二、《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二冊,鄭振鐸編,北平樸社出版,新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三、《敦煌俗文學參考資料》,鄭振鐸編,燕京大學、暨南大學油印本。
四、《敦煌零拾》,羅振玉編,自印本。
五、《敦煌掇瑣》第三輯,劉復編,中央研究院出版。
六、《彊村叢書》,朱祖謀編,自印本。
七、《彊村遺書》,龍沐勛編,自印本。
八、《世界文庫》第一卷第六冊,鄭振鐸編,生活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