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歐陽修筆下的成語典故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選·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二、歐陽修筆下的成語典故

如今許多廣為被大家使用的成語都出自歐陽修筆下,如屈指可數(shù)、酣暢淋漓、言外之意、眾口難調……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出鏡率很高的成語,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它們的前身。

【出人頭地】

指高人一等。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耳熟能詳】

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詳也?!?

【觥籌交錯】

?。汗糯囊环N酒器;籌:行酒令的籌碼。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著。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宋·歐陽修《張子野墓志銘》:“遇人渾渾,不見圭角?!?

【酣暢淋漓】

酣暢:暢飲,引伸為舒適、暢快;淋漓:暢快的樣子。形容非常暢快。

宋·歐陽修《釋秘演詩集序》:“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

【明窗凈幾】

形容室內明亮、整潔。

宋·歐陽修《試筆》:“蘇子美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

【千里送鵝毛】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宋·歐陽修《梅圣俞寄銀杏》詩:“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

【山肴野蔌】

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彼巍ぬK軾《后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言外之意】

指有這個意思,但沒有在話里明說出來。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彼巍と~夢得《石林詩話》:“七言難于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余,不失言外之意?!?

【眾口難調】

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難做出一種飯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補仲山之袞,雖曲盡于巧心;和傅說之羹,實難調于眾口。”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賞山里的風景。后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宋·歐陽修《醉甕亭記》:“醉甕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罪大惡極】

罪惡大到了極點。

宋·歐陽修《縱囚論》:“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彼巍ち_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檜者,密奉虜謀,脅君誤國,罪大惡極,豈可赦乎?!?

【峰回路轉】

峰巒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雜。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記》:“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讓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星月交輝】

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

【一揮九制】

一提筆就能寫出九道制書。指文思敏捷。

宋·歐陽修《集賢院學士劉公墓志銘》:“嘗直紫微閣,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將下直,為之立馬卻坐,一揮九制數(shù)千言,文辭典雅,各得具體?!?

【駢肩累足】

駢:兩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跡。肩并肩,腳印合腳印。形容人多擁擠。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