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歐洲文學(xué)的淵源,本有三支,一是希伯來思想,二是希臘思想,三是中古的傳奇思想。這三種潮流本來各自消長,不相一致,到了文藝復(fù)興時代(十五六世紀)方才會合起來,便成了近代歐洲文學(xué)的基本。我們現(xiàn)在所說,只是古代的情形,包含上古中古在內(nèi),那時這幾種潮流還未會合,所以我們也將他分作三節(jié),把最顯著的幾點極簡單的說一說。
古代希伯來文學(xué)留傳在今日的,便是一部《舊約》?!杜f約》本是猶太教及基督教的圣書,但經(jīng)了歷史批評的研究,知道這一部圣書實在是國民文學(xué)的總集,里邊有歷史法律哲學(xué),有詩歌小說,并非單純的教典。本來宗教的著作都可以作抒情詩觀,各派的圣書也多是國民文學(xué)的總集,如中國的五經(jīng)便是一例,不過《舊約》整理的最完全罷了?!杜f約》里關(guān)于婦女的記述,第一顯著的要算《創(chuàng)世記》中夏娃的故事。
“耶和華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lǐng)他到那人跟前。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因此,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這用亞當肋骨造成的,便是最先的女人夏娃。后來她聽了蛇的誘惑,吃了智慧的果子,上帝將他們夫妻二人逐出伊甸樂園。
“耶和華上帝……又對女人說, 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 , 你生產(chǎn)兒女必多受苦楚 ; 你必戀慕你丈夫 , 你丈夫必管轄你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 你必終身勞苦 , 才能從地里得吃的 。地必給你長出荊棘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
以上男女創(chuàng)造的神話,當時當作神授的經(jīng)訓(xùn),歷史的事實,原有很可非難的地方,但是現(xiàn)在大家既然承認他只是古代的傳說,我們從思想上去考察他,卻也有許多興味。世界造成的始末,原是一切的人所想知道的,所以各民族間都有一種創(chuàng)世的神話。但是還有幾個問題更為切要,如性的牽引,人生的辛勞苦楚,在古人的心目中都很神秘,不容易了解,于是只好用神話來說明他,上文所引的便正是這一類的起原的神話(Aitiological Myths)。農(nóng)業(yè)的辛勞,女人生育的苦楚的起原,他們便用了夏娃的故事去做解釋。兩性的神秘的牽引,他們自然更不明了,所以也是那樣解釋;這肋骨的話看去雖然很是粗鄙,但在類似的傳說中卻是比較的更有意義,近代的許多性的神秘主義的新思想,還是從此而出的。。男性的強烈容易感受異性的激刺,古時的人便倒果為因的歸罪于女性的誘惑;女性的成年又歸罪于蛇的誘惑,在古代及野蠻民族里,以月經(jīng)為蛇或魔鬼的作為的思想,甚是習(xí)見:這是對于那故事的學(xué)術(shù)的說明。至于女人的被輕視,乃是弱性(Weaker Sex)必然的運命,而且古代著作都出于男子之手,又在那樣的時代,原是不足怪的了。
《舊約》里幾篇歷史上所描寫的猶太社會,大半還是家長制度時情形,英國伯列(Bury)教授在《思想自由史》上說他反映出低級的文明,里面還充滿著野蠻的習(xí)慣。他們的共通的信仰是人皆有罪,因此便發(fā)生祭祀與潔凈兩種思想?!独从洝芬黄浀暮苁亲屑?,關(guān)于婦女的是這樣說:
“若有婦人懷孕生男孩,他就不潔凈七天,像在月經(jīng)污穢的日子不潔凈一樣……他若生女孩,就不潔凈兩個七天?!?
再并第十五章十八節(jié)以下看起來,希伯來的禁欲思想差不多已很明顯了?!缎录s》雖然是用希臘文寫的,但實在仍是希伯來思想的典冊?!恶R太福音》里說:
“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到不如不娶。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lǐng)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lǐng)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 并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 ;這話誰能領(lǐng)受,就可以領(lǐng)受。”
耶穌在福音里雖然沒有正式的宣示,但是以獨身為正的意思,已經(jīng)即此可見。他在迦拿赴婚宴的時候,對他的母親說:
“婦人,我與你有什么相干?!?
這句話里無論藏著怎樣的奧義,我們只照文字解說,拿來作希伯來思想的婦人觀的題詞,沒有什么不適當?shù)牡胤健?
《舊約》里純文學(xué)方面,有兩篇小說,都用女主人公的名字作篇名,是古文學(xué)中難得的作品,這便是《以斯帖記》和《路得記》。以斯帖利用她的波斯王后的地位,破壞波斯大臣哈曼的陰謀,救了猶太一族的滅亡。路得是摩押族的女子,嫁與猶太人為妻,夫死無子,侍奉老姑回到伯利恒,后來依了猶太舊律,嫁給親族中的波阿斯,便是大衛(wèi)王的先祖。這兩篇都是二千二百年前所作,藝術(shù)上很有價值,《以斯帖記》有戲劇的曲折,《路得記》有牧歌的優(yōu)美。兩個女主人公也正是當時猶太的理想中模范婦人,是以自己全人供奉家族民族的人,還不是顧念丈夫和兒子的賢妻良母,更不是后來的有獨立人格的女子了。
《舊約》里的《雅歌》八章,是一種特別的作品。從來的注釋者都將他作宗教詩看,說是借了愛情表現(xiàn)靈魂與教會的關(guān)系的,但近來批評研究,才知道這實在是普通的戀愛歌,并沒有別的奧義。英國摩爾敦(Moulton)教授等以為他是一篇牧歌,所敘的是所羅門王的事。但美國謨爾(G.F. Moore)博士說這是結(jié)婚時所唱的情歌的總集,所羅門不過是新郎的一種美稱,這話似乎更為確實?!堆鸥琛分杏幸还?jié)道: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 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fā)出的電光 ,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沒。”
我們看了這歌,覺得在禁欲思想的希伯來文學(xué)中,也有這樣熱烈的戀愛詩,仿佛很是奇異;但因此也可以得到一個教訓(xùn),知道人性里靈肉二元原是并存,并不是可以偏廢的了。
二
希臘思想普通被稱作現(xiàn)世主義的思想,與希伯來的正相對抗,但他文學(xué)上的婦女觀,并不見得比猶太更為高上。這也是時代使然,英國西蒙士(Symonds)說,“希臘的對于婦女的輕蔑,指示出他們光輝的但是不完全的文明上底一個最大的社會的污點”,批評的很是適當。不過因為這是根于社會制度,并不從宗教信仰而來的,所以如《利未記》中所說的那種思想也就沒有。希臘的宗教并不禁忌婦人,有幾種女神的崇拜還有專用女祭司的,至于女子的歌隊舞隊更是很普通的了。
希臘的女人創(chuàng)造傳說,在海希阿陀思(Hesiodos)的詩里,便是有名的般陀拉(Pandora)的故事。普洛美透思(Prometheus意云先見)與他的兄弟遏比美透思(Epimetheus后見)共造萬物及人類,但是因為普洛美透思過于袒護人類,大神宙斯(Zeus)對他生了仇恨,想設(shè)法陷害他們。他命鍛冶之神依照女神的式樣造了一個女人,卻放上一顆狗的心肝,然后叫眾神大家資助,給她一切的技藝與美,便稱她為般陀拉,意思就是“眾賜”。大神將她送去給普洛美透思,但他知道宙斯的計畫,辭謝不受;又去送給他的兄弟,遏比美透思便收受了,娶她為妻。般陀拉有一個箱子,是神給她的,囑咐不可開看;她的好奇心卻引誘她破了這個戒約,箱蓋一啟,里面關(guān)著的罪惡辛苦疾病,都飛了出去,只剩了一個希望,當她慌忙放下箱蓋的時候,被關(guān)在里邊,不曾飛出。自此以后,人生便多不幸,沒有希望了。希臘的傳說雖然也說人間病苦的原因,起于女子,但與希伯來不同,因為他不曾含有以女子為不凈的觀念;他的對于女子的輕蔑,只是從事實上得來,不過是男尊女卑的社會里一種平常的態(tài)度罷了。般陀拉雖然稱是最初的女人,但是以前已有人類;至于未有女人以前的人類怎樣的衍續(xù)下來,這一個難解的問題,詩人卻未曾說及。
訶美洛斯(Homeros或譯荷馬)兩篇史詩,本是敘英雄戰(zhàn)爭冒險的事,但女人也頗占重要的位置,如《伊里恩的詩》(通俗稱)里的安特洛瑪該(Andromakhe)及《阿迭修斯的詩》(通稱)里的沛納洛貝(Penelope),都是世間模范的賢婦,描寫的很有同情。還有造成伊里恩大戰(zhàn)爭的海倫納(Helene),在道德上本來很有可以非難的地方了,,,,,。但是希臘詩人對于她也很是寬容,并沒有加上什么破家傾國這些稱號;有人還做了辨正,說跟了伊里恩王子去的只是她的影象,自己卻隱居在埃及。我們從這里很可以看出希臘的特有的精神。平民詩人像海希阿陀思的人,很透徹的看見人世的苦辛,所以不免將苦味連帶的加到弱性上去;但他們又是現(xiàn)世思想的,尚美享樂的民族,他們的神祠里有威嚴的大神,也有戀愛女神亞孚羅迭推(Aphrodite)。他們以海倫納為美的化身,常住的青春的實體,戀愛女神的表現(xiàn),因此自然發(fā)生一種尊崇的感情。等到雅典文學(xué)時代,悲劇詩人多喜在神話傳說上,加上一層道德的解釋,于是海倫納的生平又不免有許多缺憾發(fā)現(xiàn)了。
史詩時代以后,詩歌很是發(fā)達,但純粹的抒情詩不很盛,最多的是格言詩諷刺詩及儀式上用的合唱的歌。我們在這三種詩的性質(zhì)上,可以豫料他對于婦女戀愛等的題目,未必有贊美的話。格言及諷刺詩在文學(xué)的譜系上,從海希阿陀思派史詩出來,與后來的戲劇及哲學(xué)相接聯(lián);在這樣的常識的文藝作品上,感情當然不能占什么重要的位置;從當時的常識看來,婦女自然是弱性,結(jié)婚只是買賣了。合唱歌原系祭祀競技等時的歌曲,于是一方面關(guān)系也就較少。我們現(xiàn)在從諷刺詩里舉出兩個例來,可以見其一斑。舍摩尼臺斯(Semonides)有一首一百十九行的長詩,形容十類的女人,用十種物事做比喻。他起首說:
“最初神造女人的心,成種種不同的性質(zhì)。 他造一種人,像硬毛的豬 。她的家里各物凌亂,沾染污泥,在地上亂滾。她自己也污穢, 穿著不洗的衣服,坐著,在糞堆里肥壯起來 。”
其次列舉狐,狗,泥,海水,驢,鼬,馬,猴為比,最后一種是蜜蜂,是唯一的良妻了;但他還總結(jié)一句說:
“宙斯造了這最上的惡,——便是女人;他們好像是好的,但你去得了來的時候,她便變了禍祟?!?
他的話可以算是苛酷了,可是還不能比“辣詩人”息坡那克思(Hipponax)的這兩句詩:
女人給男子兩個快樂的日子,
在她結(jié)婚及出喪的時候。
希臘的抒情詩雖然流存的很少,但因為有一個女詩人薩普福(Sappho),便占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她是列色波思(Lesbos)島的人;原來住在那邊的希臘人屬于愛阿里亞族,文化最高,風(fēng)氣也最開通,女子同男人一樣的受教育,可以自由交際,不像雅典的將女子關(guān)在家里,作奴隸看待,也不像斯巴達的專重體育,只期望她生育強健的子女;所以列色波思當時很多女詩人,大家時常聚會,仿佛同后來雅典的哲學(xué)家講學(xué)一樣,薩普福便是這樣團體里的領(lǐng)袖。她的古今無比的熱烈的戀愛詩,歷來招了許多的誤解,到了四世紀的時候,法王命令將她的詩集和別的所謂異教詩人的著作,一并燒了;因了這回熱心的衛(wèi)道的結(jié)果,我們所能看見的女詩人的遺作,只剩了古代文法字典上所引用的斷片,一總不過百二十則,其中略成篇章的不及什一了。但便是這一點斷片,也正如《希臘詩選》的編者Meleagros說,“花雖不多,都是薔薇。”她的戀愛詩第一有名的是《寄所愛》(“Eis Eromenan”),只是極不容易譯。我們現(xiàn)在抄譯幾則短句,也可以知道她的戀愛的意見了。
愛(Eros)搖我的心,如山風(fēng)落在櫟樹的中間。
愛搖動我,—— 融化支體的愛,苦甜,不可抗的物 。
這苦甜(原語是甜苦Glykypikron)一句話,便成了后來許多詩人的愛用語。下列的兩行,卻又似柏拉圖(Plato)的哲學(xué)問答里的話了。
看了美的人,必是善的 ,
善的也就將要美了 。
希臘戲劇起源于宗教,他的材料差不多限于神話及英雄傳說;但是戲曲家的作法和思想逐漸改變,所以在這范圍內(nèi)也就生出差異來了。最初的悲劇家愛斯吉洛思(Aeschylus)用了他虔敬的宗教思想,解釋傳說的意義,他的悲劇里的婦女(其實連男子也是如此)都不過是所謂上帝的傀儡,如遏來克忒拉(Elektra)的為父復(fù)仇,許沛美斯忒拉(Hypermestra)的背父從夫,一樣的是神意,沒有個人的自由意志。所福克來斯(Sophokles)不管這些宗教和道德上的意義,只依了普通的心理,描寫古時的事情,劇里的女性更有獨立的性格了;如安諦戈納(Antigone)因為葬兄得罪,甘心就死,做了英雄的事,實際上卻仍是一個溫和的弱女子,并不是人情以外的女英雄,他的藝術(shù)更精美了。但思想最特別的,要算是歐立比臺斯(Euripides)。他生在二千四百年前,思想?yún)s很進步,憑了理性,批評傳統(tǒng)的倫理,歐洲人常將他比現(xiàn)代英國戲劇家伯納蕭(Bernard Shaw)。他的劇里多描寫世間所謂惡德的女人,所以被稱為憎惡女性者(Misogynistes),其實是正反對的,他對于他們很有同情,或者還有多少的辯護。譬如美代亞(Medea)因其夫他娶,用法術(shù)謀害新婦,又殺了自己的子女,駕飛龍車逃去;又法特拉(Phaidia)愛前妻之子,被他拒絕,便誣陷他致死,隨后她也悔恨自殺。這兩個人,在平常的眼光看來都是惡婦了;但歐立比臺斯知道“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共同的人性到處存在,只因機緣湊合,不幸便發(fā)生悲劇,正如星星的火都有燎原的可能性,不過有的不曾遇風(fēng),所以無事罷了。理想的悲劇能夠使人體會劇里人物的運命,感到悲哀,又省察自己的共同的人性,對于將來感到恐怖:歐立比臺斯的著作可以當?shù)眠@個名稱。他的劇里也有淑女,如亞爾開諦思(Alkestis)替丈夫的死,但我們所感到的不單是她的貞誠勇敢,卻多看出她丈夫的利己與卑怯,這又是作者的手段與他的微意之所在了。
希臘悲劇這題目很是廣大,現(xiàn)今只就關(guān)于婦人問題的略略一說;至于喜劇因為流傳的很少,又性質(zhì)上原是一種諷刺的俗曲,對于婦女大抵都是譏笑的態(tài)度,與諷刺詩人相似,所以現(xiàn)在也不再說及了。
三
中古時代的思潮,以基督教為本,因了社會情狀的關(guān)系,生出種種變化,如騎士制度,圣母崇拜等,錯雜起來便造成中世的傳奇思想?;浇瘫臼窍2畞硭枷氲牡找幔?jīng)過耶穌的修改,對于婦女的嚴厲的意見,已經(jīng)寬緩一點了。但到使徒的手里,不免又苛刻了許多,而且教會的作止規(guī)條逐漸制定,于是摩西的精神重復(fù)得勢了。如圣保羅說:
“你們當順著圣靈而行,就不成就肉體的情欲了。因為情欲和圣靈相爭,圣靈和情欲相爭。”
“那些屬基督的人,是已經(jīng)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欲,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男不近女倒好?!?
這個禁欲思想,直到路德出現(xiàn)為止,很占勢力。這原是理想的出世法,但對于世間法他也有這幾種教訓(xùn)。
“叫自己的處女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
“各人的頭就是基督,女人的頭就是男人?!?
“女人要沉靜學(xué)習(xí),一味的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過里?!?
“并且男人不是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為男人造的?!?
“他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
以后教會的神父便更變本加厲,又因了當時羅馬王朝侈華恣肆的反動,造成極端的厭世憎女的思想。臺土利安(Tertullian)說:
“女人!你應(yīng)該穿著喪服破衣走,你的眼里滿盛哀悔之淚,使人們忘記你是人種的禍祟。女人!你是地獄的門?!?
“人必當獨身,縱使人種因此而絕滅?!?
圣奧古斯丁(Augustine)說:
“獨身者將在天上輝耀,如光芒的眾星;生他們的父母卻像無光的星?!?
阿列根(Origen)說:
“結(jié)婚是非神圣而且不潔,是私欲的一種方法?!彼@樣說,也便實行他的主義,自宮以避誘惑了。。這樣下去,非人情的禁欲主義,差不多完全主宰了世界。到六世紀瑪松(Ma?on)會議,遂有女人有無靈魂與人格的討論,他的結(jié)果是大多數(shù)的否決!
但是六世紀以后,歐洲政教的形勢也逐漸改變了。羅馬東遷,小國紛紛建立,遂成封建制度;新興民族受了教會熱心的勸導(dǎo),也都轉(zhuǎn)為基督教徒,于是圣母崇拜突然興起,和封建底下的騎士制度聯(lián)合,造成那種傳奇的婦女崇拜。原來歐洲各民族在未受基督教的洗禮以前,各有他們自己的宗教,教會雖然使他們在儀式上改了宗,但是根柢上的異教思想,一時不能變換;所以教會里用了剿撫兼施的辦法,一面將勢力較小的諸神悉數(shù)打倒,并入地獄里,做撒但的部下;一面卻將在民間占有勢力的諸神提拔起來,改換名稱,分配作古代的圣徒,如海神變?yōu)槭ツ峁爬?。余下一個最大的女神,南歐的亞孚羅迪推(Aphrodite)或威奴思(Venus),北歐的遏陀(Edda)或弗勒雅(Freyja),都是代表女性體用的大神,生氣的宗教之主體,便被改作圣母;于是以前不大被人尊重的圣馬理亞,至此遂成了普遍的崇拜了。
騎士制度的完成,卻純是政治上的關(guān)系。一國的王并不是直接的統(tǒng)轄臣民,藉了租稅力役,保守他的國土;他將土地分封給人,為侯伯等,有事的時候,便??克麄兊膸椭:畈戎T貴族又招養(yǎng)許多武士,替他們出力,因為武士都是擐甲騎馬,所以稱作騎士。這騎士制度實在只是一種主仆關(guān)系,武士這一字,本有仆役的意思;不過他是仆而非奴,故地位稍為尊嚴,也較自由。但是他仆役的職務(wù),原是存在,對于他的主人,有絕對忠順的義務(wù)。他的主人在宗教上有神的父子及圣母,在政治上有王與直接的主君——及主母。因為主君有時以戰(zhàn)爭外交種種關(guān)系,暫時離家,他的統(tǒng)治城堡的威權(quán),便由他的妻來代表,所以貴族的夫人們,在他們屬地內(nèi)也得了極大的尊崇。有這圣母與主母兩重的崇拜正在流行,一般女性的價值,就因之增高。在一方面游行騎士的訓(xùn)條,于為宗教及主君盡忠之外,又誓言尊敬婦女,一方面騎士文學(xué)的戀愛歌,也漸以發(fā)生了。
(關(guān)于中世尊重婦女的事業(yè),頗有疑問。德國倍貝爾(A.Bebel)便極不相信,在《婦人論》第一分卷中云,“空想的傳奇派與有心計的人們,努力的想將這個時期當作道德的時代,真誠的尊敬婦女的時代?!鋵嵾@時候,正是極兇的私刑法的時代,一切組織都散漫了,武士制度差不多變了路劫強盜和放火的職業(yè)。這樣行著最殘暴的兇行的時代,決不適宜于溫柔與詩的感情的發(fā)達,而且他反將當初存在的,那一點對于女性的敬意,毀壞凈盡了。……”這就事實上說,當然是如此,但我們可以確說,在文藝上當初曾有這一種思想的表現(xiàn),便是倍貝爾自己也原是這樣說。)
騎士文學(xué)的發(fā)生,我們可以將他稱為人們對于女性的解放的初步。在異教時代,男女可以自由的歌詠戀愛的甜苦;基督教來了,把人類的本能統(tǒng)統(tǒng)抹殺,他們雖然照舊結(jié)婚生殖,但如圣耶隆姆(Jerome)說:
“結(jié)婚至好也是一件惡行,我們只能替他強辯,替他祓除?!?
所以世間以為男女關(guān)系是不得已的污惡,不是可以高言的,更無論詠嘆了。到了這時代,女性以圣母和主母的兩種形式,重復(fù)出現(xiàn)于世,潛伏著的永久的人性,在詩人胸中覺醒過來,續(xù)唱他未了的歌,正是自然的事。但是這兩個女性的代表,雖然同是女人,卻都有神圣威嚴圍繞著,帶著不可逼視的光芒,詩人的愛于是也自然的離了肉體,近于精神,差不多便替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柏拉圖的愛”(Platonic Love)做了先驅(qū)了。
騎士文學(xué)的發(fā)達,是逐漸的。最初是史詩的復(fù)活,藉了十字軍護教的英雄,詠嘆人生的活動,先是敘戰(zhàn)爭,次敘冒險,隨后敘戀愛;先是專講正教的人物,其后也漸及異教。但這都是敘事一面,到了普洛凡斯(Provence)文學(xué)興起,于是抒情詩遂占勢力,戀愛成了詩中的主題。這個傾向,在歐洲文學(xué)界上本來是共通的,普洛凡斯地處南方,思想又較自由,所以首先發(fā)現(xiàn);他的影響漸漸由南而北,遂遍西歐。普洛凡斯的這種詩人,特別有一種名稱,叫作忒洛巴陀耳(Troubadour),多是武士或貴族出身。他們詩里的主旨是愛,——對于神及女人之愛。但是兩者幾乎有混同的傾向,因為忒洛巴陀耳的戀愛的對象都是已婚的主婦,并非處女,詩中只有愛慕而無欲求,也沒有結(jié)婚的愿望。這個原因,上面已經(jīng)說及,便是這里的所謂戀愛,并非平等關(guān)系,乃是從主仆關(guān)系出來的,所以詩中的愛人在實際是威嚴的主母,與圣母之可仰而不可即仿佛一樣。詩人的“戀愛的服務(wù)”(Service of Love),先為詩歌的請求,倘主母許可,正式的與以接吻及指環(huán)等親身之物,以為印證,以后便承受他的詩的贊美。這戀愛的服務(wù)雖然因為公認戀愛,可以說是人性解放的初步,卻還受各種束縛,有許多非人情的地方,他們所愛的既然是一個神圣的偶像,——圣母或主母——詩中的戀愛因此也自然是理論而非經(jīng)驗,是理想上的當然而非人情上的必然:這正是不得已的缺點。理論的戀愛雖然可以剖析的很是微妙,但沒有實際的無窮的變化,所以忒洛巴陀耳的詩只以巧妙勝,不以真摯勝。英國且德(H. J. Chaytor)在所著《忒洛巴陀耳》()中總敘這類戀愛詩的要旨云:
“詩人首先贊美其所愛者;她在肉體上精神上都是完全,她的美照耀暗夜,她的出現(xiàn)能使病者愈,使悲者喜,使粗暴者有禮,等等。詩人的對于她的愛與貞壹是無限的:和她分離將比死更壞,她的死將使世界無歡,而且他欠她一切所有的善或美的思想。這只為她的緣故,他才能夠歌吟。與其從別人受到最高的恩惠,他寧可在她手里受無論怎樣的苦痛和責罰。……這個熱情變化了他的性質(zhì):他是一個比先前更好更強的人,預(yù)備饒恕他的仇敵,忍受一切肉體的艱苦;冬天在他同愉快的春天一樣,冰雪像是柔軟的草地和開花的原野。但是如或不見還報,他的熱情將毀滅他;他失了自制,同他說話也不聽見,不能吃,不能睡,漸漸變成瘦弱,慢慢的陷到早年的墳?zāi)估锶チ?。即使這樣,他也不悔恨他的戀愛,雖然他引他到苦與死里去,他的熱情永久的變強,因有希望扶助著他。但是倘若他的希望實現(xiàn)了,他欠這一切,都出于夫人的慈惠,因為他自己的能力是一點都不能有所成就的。”
我們在這里再引一節(jié)頌圣處女馬理亞的詩,忒洛巴陀耳的戀愛詩風(fēng)差不多可以略見一斑了。
“夫人(Domna),無刺的薔薇,甜美在一切花之上,結(jié)實的枯枝,不勞而生谷的地,星,太陽之母,你自己父親的保母,在世界上或遠或近,沒有女人能夠像你。
夫人,凈而且美的處女,在產(chǎn)前如此,其后亦然;耶穌基督從你受了肉身,而不使生瑕,正如太陽照時,美光通過窗上玻璃而入內(nèi)?!?
這種騎士的詩歌,雖然有一種窠臼,但是略能改正社會上對于婦女的觀念,頗有功績。德國同派的詩人于贊美意中的個人以外,兼及女性的全體,其態(tài)度尤為真誠而平允。如來因瑪耳(Reinmar von Hagenau)詩云:
女人,怎樣的一個祝福的名!
說來怎樣的甜美,想來怎樣的可感謝!
烏爾列息(Ulrich von Lichtenstein)云:
我想神不曾造過比女人更好的物。
又詩云:
女人是凈,女人是美,
女人是可愛而且優(yōu)雅,
女人于心里困苦的時候是最好,
女人帶來一切的好事,
女人能召男人向名譽去,
阿,能承受這些的人是幸福了。
至于華爾德(Walter von der Vogelweide)下面的話,又與但?。―ante)的意見相一致了。
戀愛的最好的報酬,是男子自己品格的增高。
有著好女人的愛的人,
羞恥一切的惡行。
以上所說,是中古時代順應(yīng)了社會潮流而發(fā)生的一派文藝思想,但同時也別有反抗的一派,占有相當?shù)膭萘?。在各種傳奇(Romance,)里最為習(xí)見,如福斯德(Faust)博士賣靈魂求快樂,丹訶什爾(Tannh?user)入愛神山(Venusberg)之類,便是一例,但在彈詞《奧加珊與尼古勒德》()里,這趨向最為明了。奧加珊愛奴女尼古勒德,但是他的父親伯爵不答應(yīng),叫女的教父子爵勸誡他,說倘若娶了尼古勒德,將墜地獄,不得往天堂里去。奧加珊答說:
“在天堂里我去干什么呢?我不想進去,我只要得我的甜美的朋友,我所摯愛的尼古勒德就好了。因為往天堂去的,都是那些人:那老牧師們,老跛腳和那殘廢者,他們整天整夜的在神壇前,在教堂底下的窟室里咳嗽;那些穿舊外套和破衣服的人們;那些裸體,赤足,都是傷痕的;饑餓干渴,寒冷困苦而死的。這些人們往天堂去,我與他們一點都沒有干系。但是地獄里我卻愿去?!以傅侥抢锶ィ灰形业奶鹈赖呐笥涯峁爬盏略谖业纳砼??!?
其后敘述尼古勒德從幽居中逃出,月夜經(jīng)過園中的情景,令人想起所羅門的《雅歌》。
“她用兩手拿著衣裾,一手在前,一手在后,輕輕的在堆積在草上的露里挨著,這樣走過了花園。她的頭發(fā)是黃金色,垂著幾縷愛發(fā);她的眼睛,藍而帶笑;面色美好,嘴唇朱色,比夏天的薔薇或櫻桃更紅;牙齒白而且??;她的乳堅實,在衣下現(xiàn)出,如兩個圓果;她的腰很細,兩手可以圍過來。她走過去的時候,踏著雛菊,花映在伊的腳背和肉上,仿佛變了黑色,因為美麗的少年處女是這樣的白?!?
在《浪游者之歌》()集里,也多有這類贊嘆肉體美的句子,如:
額呵,喉呵,嘴唇呵,面頰呵,
都給與我們戀愛的資糧;
但是我愛那頭發(fā),
因為這是黃金的顏色。
又如《美的呂提亞》(“Lydia bella”)的首節(jié)云:
美的呂提亞,你比清早的新乳,
比日下的嫩百合還要白!
同你的玫瑰白的肉色相比,
那紅薔薇白薔薇的顏色都褪了,
那磨光的象牙的顏色都敗了。
《浪游者之歌》是當時在歐洲各大學(xué)游學(xué)的少年教士所作,用拉丁文,多仿頌歌體,而詩的內(nèi)容,卻是西蒙士所說的酒與女人與歌,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出禁欲思想的失敗,知道將有什么新的發(fā)展要出現(xiàn)了。
這新的發(fā)展,便是文藝復(fù)興與宗教改革。文藝復(fù)興是異教精神的復(fù)活,但是伊大利的文藝家用了和平手段,使他與基督教相調(diào)和,順了騎士文學(xué)的思潮,將希臘思想渡了過來。宗教改革本是基督教的中興,改革者卻出于激烈反抗的態(tài)度;路德根據(jù)了自然的人性,攻擊教會的禁欲主義,令人想起浪游者的詩,實在是頗妙的一個反比。路德說:
“凡是女人,倘若她不是特別的受過上天的凈化,不能缺少男人的伴侶,正如她不能缺少食飲睡眠,或別的肉體需要的滿足一般。凡男子也不能缺少女人的伴侶。這理由是因為在我們天性里,深深的種著生育的本能,與飲食的本能無異。所以神使人身上有肢體血管精液,并一切必需的機官。倘有人想制止這自然的沖動,不肯容人性自由,他正如想制止自然令弗自然,制火令弗燒,制水令弗濕,制人令弗食飲睡眠?!?
這一節(jié)話,即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也非常精確,幾乎是現(xiàn)代講“性的教育”(Sex-education,,,,)的學(xué)者的話了。但他又說:
“將婦女拿出家庭以外,他們便沒用了。……女人是生成管家的,這是她的定命,她的自然律?!?
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意見終是片面的。因為他在這里又過于健全,過于實際的;正如文藝復(fù)興的文人的“柏拉圖的愛”,因為過于理想,過于抽象,也不免為片面的一樣。
伊大利詩人但?。―ante)和同時的彼得拉耳加(Petrarca)一樣,一面是文藝復(fù)興的前驅(qū),一面又是忒洛巴陀耳的末裔。他的《神的喜劇》()里面,包羅中世的政教道德思想的綱要,他的《新生活》()又是醇化的戀愛觀的結(jié)晶。他在九歲的時候,遇見貝亞忒列契(Beatrice,),便發(fā)生初次的,亦是永久的戀愛,如《新生活》上所說,他看見了“比我更強的神”——愛神——了。但是那女人終于不很理他,正與彼得拉耳加所愛的勞拉(Laura)一樣,但丁卻終身沒有改變,因為他的愛是精神的,不以婚姻為歸宿,仿佛是忒洛巴陀耳的“宮廷之愛”(Courtly Love),而更為真摯。在但丁這愛的經(jīng)驗,實在是宗教的經(jīng)驗,圣書上“神即是愛”這句話,便是他的說明。世間萬有都被一個愛力所融浸,這也就稱作神;人們倘能投身愛流,超出物我,便是與神合體,完成了宗教的究竟大愿。但是人多關(guān)閉在自我的果殼里,不易解脫,只有在感著男女或親子之愛的頃刻,才與普遍的力相接觸,有一個出離的機會。由愛而引起的自己放棄,是宗教上的一種最要素,所以愛正可以稱為入道之門。但丁以見貝亞忒列契之日為新生活的發(fā)端,以愛的生活為新生活的本體,便是這個意思了。
但丁的戀愛觀,本出于忒洛巴陀耳而更為精微真摯,又是基督教的,與文藝復(fù)興時的“柏拉圖的愛”相似而實不同,柏拉圖在《宴饗》()篇中記梭格拉第述女祭司神榮(Diotima)之言云:
“進行的次序,或被引而歷經(jīng)所愛事物的次序,是以世上諸美為梯階,循之上行,以求他美:自一至二,自二以至一切的美形,自美形至美行,自美行至美念,自美念以上,乃能至絕對美的概念,知何為美的精華?!@是人所應(yīng)為的最高的生活。從事于絕對美的冥想?!?
“愛是最上的力,是宇宙的,道德的,宗教的。愛有兩種,天上的與世間的:世間的愛希求感覺的美,天上的愛希求感覺以上的美。因為感覺的美正是超感覺或精神的美的影子,所以我們?nèi)缱冯S影子,最后可以達到影后的實體,在忘我境界中得到神美的本身?!备杏X美的中間,以人體美——就中又以婦人美為最勝。又依善美合一之說,人的容貌美者,因他有精神美——即善——的緣故,譬如燈籠里的火,光達于外。因此在文藝復(fù)興時期,婦人——美婦人的位置與價值,很是增高。但是如英國弗勒丘(J. B. Fletcher)在《婦人美的宗教》里說,“柏拉圖的愛,從人情上說來,是自私的。他注視所愛的面貌,當作他自己冥想的法喜的刺激劑。這幾乎有點僵尸(Vampire)似的,他到處游行,想像的吸取少女及各物的甜美,積貯起他的心的蜜房?!币虼宋乃噺?fù)興的尊重婦女,也不是實在的,正如中古的女人崇拜一樣,但是新的局面卻總由此展開了。,,。
綜觀以上所說中古以前文學(xué)上的婦女觀,差不多總在兩者之間,交互變換,不將女人當作傀儡,,doll。,,。,。便當作偶像!但這是時代的關(guān)系,無足怪的。歷來的文學(xué),本來多出在男子的手里;便是女人所作,講他們自己的,也如英國約翰彌勒(J.S. Mill)所說,大半是“對于男子的諂媚”。但是這些歷史上的陳跡,無論怎樣蕪穢,卻總是發(fā)生現(xiàn)代思想之花的土堆,——別一方面,科學(xué)的知識固然也是一個最大的助力。如耶穌說:
“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薄澳銈儧]有念過么?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
康德(Kant)也說:
“男女聯(lián)合,成為一個整的全體;兩性互相完成?!?
又如性的神秘主義,在十八世紀以前,瑞典播格(Swedenborg)路易斯勃勒克(Ruysbroeck)等,以基督教為本,大加提倡;到了近代,也很有這傾向,但是經(jīng)過了科學(xué)的洗禮,更為徹底了。神秘派于人間的男女親子關(guān)系上,認出人神關(guān)系的比例,因為神是宇宙之源的“一”,萬有的生活原則,本來無不與他相應(yīng),性的牽引與創(chuàng)造,當然可以有神的意義?,F(xiàn)代的詩人卻更進一層,便直認愛即是神,不復(fù)以愛為求神的梯階,或神之愛的影子,即此男女親子的愛,便有甚深無量的意義,人人茍能充他的量,即是神的生活了。他們承認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小兒是小兒,這是現(xiàn)代科學(xué)思想之賜,也就是造成他們的平易而神秘的思想的原因了。英國嘉本特(E. Carpenter)在他的《嬰孩》(“The Babe”)詩中說:
兩個生命造出一個,只看作一個,
在這里便是所有的創(chuàng)造。
這可以稱是他的現(xiàn)代的性的神秘主義。以下一節(jié),是威爾士(H.G. Wells)的話,我們引來作本篇的結(jié)束。
“我想,同事的欲求,將自己個人的本體沒入于別人的欲求,仍為一切人間的愛的必要的分子。這是一條從我們自己出離的路,我們個人的分隔的破除,正如憎惡是這個的增厚一般。我們舍下我們的謹慎,我們的秘密,我們的警備;我們開露自己;在常人是不可堪的摩觸,成為一種喜悅的神秘;自卑與獻身的行為,帶著象征的快樂。我們不能知道何者是我,何者是你。我們的禁錮著的利己,從這個窗戶向外張望,忘了他的墻壁,在這短的頃刻中,是解放了,而且普通了?!?
附記
我動手做這篇文章,是在三月中旬的病后,才成了半篇,因為舊病又發(fā),也就中止了。遷延日久,沒有續(xù)作的機會,對于編輯者及讀者諸君實在很是抱歉。現(xiàn)在病勢略好,趕即續(xù)成此篇,但是前后相距已有四月,興趣與結(jié)構(gòu)計畫多有改變,山中又缺少參考的便利,所以遺漏錯誤在所不免,筆法亦前后不同,須求讀者的原諒。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在北平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