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陰陽家的支流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 作者:胡適


三、陰陽家的支流

騶衍諸人的政治的陰陽家,已是一個很大的思想迷信大組合了。然而這還只是狹義的陰陽家。廣義的陰陽家所包更多、更雜。依《藝文志》所記,有兵家陰陽十六家,書二百四十九篇,圖十卷,序曰:陰陽者,順時而發(fā),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绊槙r而發(fā)”,是順著時日干支;“推刑德”,是推陰陽,陰是刑,陽是德;“隨斗擊”,是占星斗(《淮南·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保?;“因五勝”,是依著五行相勝之理。這是兵家的陰陽,是陰陽家的一派。

《藝文志》又有術數(shù)之五行三十一家,書六百五十二卷,中有《泰一陰陽》、《黃帝陰陽》、《黃帝諸子論陰陽》……等等書。序曰: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以木金火土水配仁義禮智信。)《書》(《洪范》)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進用五事以順五行也,貌、言、視、聽、思(是為五事),心失而五行之序亂,五星之變作,皆出于律歷之數(shù)而分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而小數(shù)家因此以為吉兇,而行于世,以相亂。這里明說五行術數(shù)出于五德終始之學。這也是陰陽家的一派。

此外,如天文、歷譜、雜占、形法、醫(yī)經(jīng)、房中,各家都和陰陽五行有很密切的關系。其中一部分是陰陽家的支流,一部分也許是陰陽家的祖宗。陰陽五行之說都來自民間,陰陽出于民間迷信,五行出于民間常識。那些半迷信半常識的占星,看相、卜筮、醫(yī)藥等等,自然是陰陽五行說最初征服的區(qū)域。從這些區(qū)域里流傳出來,陰陽五行說漸漸影響到上層社會的思想學術。這種思想到了學者的手里,經(jīng)過他們的思索修改,裝點起來,貫串起來,遂成了一種時髦的學說了。這種下層思想受了學者尊信和君主歡迎以后,醫(yī)卜星相等等更要依托于陰陽五行之說了。故《藝文志》所收醫(yī)卜星相諸家的書,其中必有一部分代表古代的民間常識和迷信,那是陰陽家的祖宗;也有一部分代表秦漢二百年中新起的民間常識和迷信,那是陰陽家的子孫。這好像《周易》起于卜筮之書,經(jīng)過學者的提倡,便成為易學;從此以后,卜筮之學便掛上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的招牌了:故卜筮是易學的祖宗,又是易學的子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