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身份意識則有完全不同的來源?!拔逅摹毙挛幕\動的領軍人物蔡元培先生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號召力,與他身為前清進士、翰林院編修的士大夫身份不無關系。
2017-09-04
經濟觀察報書評我爸說,最好喝的茅臺原酒是甜的,有點兒粘性,但不膩。會有一種滿口都是香的感覺,整個舌頭所有的味蕾都有飽滿的味道,你咽下酒的時候會覺得那種甘甜是在一起下行的。
2017-09-04
獨眼:講講故事美是三位一體的,就是真、善、美的三位一體,美是核心。大學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地方,我們今天真正要領悟的也是劍橋之美。
2017-09-03
新京報書評周刊人工智能的威脅論雖表達了憂患意識,但為時過早。退一步講,即使未來有這么一天到來,人類也已經在這個進程中,充分享用了人工智能為其帶來的恩惠,并深刻反思了有關人性、社會、文…
2017-09-03
澎湃新聞傳統(tǒng)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便是古詩文,不掌握熟練閱讀古詩文的能力,如何了解傳統(tǒng)文化?不了解,又談何同情理解?
2017-09-03
南都周刊在中世紀的黑暗中,是穆斯林世界的星光照亮了地中海世界的科技天空:“阿拉伯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fā)端、現(xiàn)代數學和煉金術,基督教的中世紀什么都沒留下(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2017-08-31
澎湃新聞增設“網絡文學新人獎”,不僅是對新興的網絡文學和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認同、肯定與激勵,更是促進網絡文學日益規(guī)范化的一個有效抓手,是網絡作家確立作家身份、進入主流文學體系的標…
2017-08-31
光明網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吳義勤說,廣大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涌現(xiàn)出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情抒寫中國夢的優(yōu)秀作品,贏得了億萬讀者的喜愛和共鳴。
2017-08-30
中國文化報短篇小說的重要特點,是極端虛構性。它在現(xiàn)實故事結束的地方開始小說意義上的故事,是在看似無文處作文。它主要寫的不是已經發(fā)生的故事,而是尚未發(fā)生但有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是創(chuàng)造的…
2017-08-30
文匯報要有追隨你心和直覺的勇氣。大家很快就會知道這個勇氣是不容易的。因為“隨大流”、“同質化”發(fā)展是特別保險的。你要跟別人做的不一樣,必須要有勇氣。
2017-08-30
澎湃新聞“小確喪”恰恰以一系列的小團體為載體。六格漫畫“我們是誰”雖表達了一種“喪”的情緒,但一切提問都不是以“我”而是以“我們”作為主語。
2017-08-30
澎湃新聞當代中短篇小說的生長,其動力不只來自于跨界或新生的力量,還有更多作家持續(xù)在既有寫作傳統(tǒng)內部發(fā)力,深植厚掘,夯實了當代小說的基礎。
2017-08-30
文藝報八月的頤和園,不僅有無邊的荷塘景色,更有一場講述國寶守護的文物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