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支提寺志 作者:崔嵸


【雙髻峰】一名玉髻,兩峰對峙,高出云表。寺之主山。

【缽盂峰】山秀而圓。在山門前。

【錦屏峰】寺之外案,聯(lián)于寶蓋。

【金燈峰】夜深常有天燈起于林間,初升如斗,漸高漸大,至若車輪。照耀山谷,不異白晝。倏起倏滅,忽有忽無。又名放光峰,聯(lián)于錦屏。

【報雨峰】在金燈右。每天晴霽,峰起云霧,風雨倏至。

【來悟峰】在寺東北七里許。昔玄本禪師睹此悟道,因名。

【天柱峰】在寺右。巨麗雄標,為雙髻之表。

【絳節(jié)峰】群峰螺集,連于天柱。

【大童峰】距寺東北十里。峭壁凌空,多產(chǎn)松、檜、毛竹。頂有仙跡。丹灶、藥臼、石缽盂、玉鏡碧色皆天然也。峰畔有石棋盤,面徑數(shù)尺,旁兩石,儼對坐焉。左側(cè)石障平開一幅,常靄紫氣,曰“云屏”。

【小童峰】連于大童峰,高亞之。傍有仙井,泉極甘冽。

【紫芝峰】宋大中祥符間,產(chǎn)紫芝一十五本,高丈許。在童峰之南。

【左弼峰】在童峰左。按《仙經(jīng)》云,茅君為左弼仙卿。

【右弼峰】在童峰右。按《仙經(jīng)》云,韓眾為右弼仙伯。

【卓錫峰】在寺西北二里許。

【紫微峰】在寺西北三里許。

【帝釋峰】在寺右一里許。

【幢幡峰】在寺東二里許。

【吉祥峰】在寺西一里許。

【貴人峰】在錦屏左。

【掛月峰】去寺西南五里許。

【普賢峰】距寺西十里。即天峰也。

【維摩峰】在說法臺前。

【華頂峰】峰最高,可以瞰海,多產(chǎn)紋石。本大寺發(fā)脈處也。

【毛女峰】平梳兩髻,儼若毛女狀。在筆架左。

【合掌峰】在霍童西。兩峰倚峙,如合掌狀。

【九仙蜂,唐高僧本凈嘗居此。清宵,有九人寄宿凈納諸庵中。昧旦,化鶴唳空而去。在霍童東。

【慧日峰】去寺二十里。即慧日庵之外案。尖銳青靄,日出當其頂,舊志有“海門日出慧山紅”之句。

【菩薩峰】狀如大士跏趺于獅子之背。在合掌左。

【金峰】在霍童西北三里許。時有神燈夜現(xiàn)。頂構小庵,俗呼“茅師廬”,供大悲圣像。后有石盤出圣水,色若乳。久旱,鄉(xiāng)人虔禱,水出雨輒應。

【展誥峰】平突而秀,宛如展浩。在金峰左。

【石牛峰】距寺北五里許。

【羊櫥峰】峰多白石,如群羊出入狀。在石牛左。

【高蓋峰】峰上可觀潮汐,峰畔有洞,即霍林洞之別戶也。一名天巖,距寺東十里許,邑志謂高山蓋是。

【玉女峰】在紫芝右。俯瞰清流,孤標挺立,極煙云窈窕之態(tài)。

【法華峰】宋昭愛禪師于此誦《法華經(jīng)》至《窮子喻品》得悟,因名。距寺東三里許。

【卓筆峰】青靄尖銳,高插云霄。去寺東十里。

【寶蓋峰】即南峰。去寺三里。

【連萼峰】在寺西北五里許。

【展旗峰】連于大童。若搴旆飄揚之狀。

【馬鞍峰】在展旗右。

【紫磨峰】與馬鞍連頂。有兩石相疊,宛如磨盤,色紫潤,風來自轉(zhuǎn),夜靜微聞有聲。

【香爐峰】在大童前。相傳周道成躡香爐峰上升,其跡深尺許,又曰“升仙峰”。

【劍峰】尖削若劍插空中。在霍童北。

【雞跡峰】與劍峰連。石脊如雞跡痕。

【飛來峰】在仙湖傍。

【獅子峰】在鳳來巖右?;敉簿欧?,皆如獅子,或仰嘯或蹲伏,此峰最肖。

【筆架峰】在石牛左。

【仙橋峰】在獅子峰右。昔有仙橋,從小墩橫空架于峰上,二童子攜籃而行,俄有老嫗拽之,橋遂折,因呼其峰曰“仙菜”,地曰“折橋”。峰半有石臼,深三、四尺,曰“搗米巖”,俗呼為仙人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