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詩易解

木片集 作者:周作人


不是為的表示自己年歲老大,認(rèn)識一堆方塊字,有古典文學(xué)的知識,要來賣弄,我常喜歡勸人讀古詩,從原文去賞鑒它。因?yàn)檫@并不難懂,說也奇怪,實(shí)在比古文要好懂得多,只要按字直讀下來,大抵可以讀懂,不像古文有那些別扭的字法句法和“之乎者也”作怪,這至多要費(fèi)點(diǎn)工夫,加上襯語和一二替代語,意思便明了,我們試舉唐詩為例,李白杜甫二家杰作里,選出兩篇來看看。

首先是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jī)。

其次是杜甫的《贈衛(wèi)八處士》,因詩較長,所以只選了它的一部分: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

試想整整一千二百年前,唐朝天寶時(shí)代詩人巨作,我們現(xiàn)在還能念得,而且從它的原文里直接享受它的好處,這正是中國說漢語的人的特點(diǎn),是世界各國所沒有的。文學(xué)遺產(chǎn)有那么豐富,又是那么易于接受,散文著作可以上溯到幾百年前,韻文的還可更早得多,更追溯上去,有些周朝的《詩經(jīng)》也可懂得,幾乎有三千年了。三千年前的詩文至今還可讀懂,豈不是世界的美譚么?

不過話得說回來,太高調(diào)了韻文易懂,也是有毛病的,因?yàn)槲宜e出的例也只有唐詩的少數(shù),而且又以盛唐為主,若是晚唐及宋詩又不免別扭了。也有些詩句很是平易,但卻并不容易懂,此乃是由于詩的措詞特別之故。例如韋莊的一首《金陵圖》: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

為什么“六朝如夢”,為什么“無情最是臺城柳”,這須要另外說明補(bǔ)充,在于文字的表面之外的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