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靠天吃飯”

且介亭雜文二集 作者:魯迅


“靠天吃飯”

“靠天吃飯說”是我們中國的國寶。清朝中葉就有《靠天吃飯圖》的碑,民國初年,狀元陸潤庠先生也畫過一張:一個大“天”字,末一筆的尖端有一位老頭子靠著,捧了碗在吃飯。這圖曾經(jīng)石印,信天派或嗜奇派,也許還有收藏的。

而大家也確是實行著這學(xué)說,和圖不同者,只是沒有碗捧而已。這學(xué)說總算存在著一半。

前一月,我們曾經(jīng)聽到過嚷著“旱象已成”,現(xiàn)在是梅雨天,連雨了十幾日,是每年必有的常事,又并無颶風(fēng)暴雨,卻又到處發(fā)現(xiàn)水災(zāi)了。植樹節(jié)所種的幾株樹,也不足以挽回天意?!拔迦找伙L(fēng),十日一雨”的唐虞之世,去今已遠,靠天而竟至于不能吃飯,大約為信天派所不及料的罷。到底還是做給俗人讀的《幼學(xué)瓊林》聰明,曰:“輕清者上浮而為天”,“輕清”而又“上浮”,怎么一個“靠”法。

古時候的真話,到現(xiàn)在就有些變成謊話。大約是西洋人說的罷,世界上窮人有份的,只有日光空氣和水。這在現(xiàn)在的上海就不適用,賣心賣力的被一天關(guān)到夜,他就曬不著日光,吸不到好空氣;裝不起自來水的,也喝不到干凈水。報上往往說:“近來天時不正,疾病盛行”,這豈只是“天時不正”之故,“天何言哉”,它默默地被冤枉了。

但是,“天”下去就要做不了“人”,沙漠中的居民為了一塘水,爭奪起來比我們這里的才子爭奪愛人還激烈,他們要拚命,決不肯做一首“阿呀詩”就了事。洋大人斯坦因博士,不是從甘肅敦煌的沙里掘去了許多古董么?那地方原是繁盛之區(qū),靠天的結(jié)果,卻被天風(fēng)吹了沙埋沒了。為制造將來的古董起見,靠天確也是一種好方法,但為活人計,卻是不大值得的。

一到這里,就不免要說征服自然了,但現(xiàn)在談不到,“帶住”可也。

(七月一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