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蠶飼類

蠶桑萃編 作者:衛(wèi)杰


蠶飼類

凡桑葉之外,可食者六,曰蒿白,蒿可餵小蠶,曰萵苣,大眠起后,桑葉缺少,以萵苣補之,曰柘,柘葉堅硬,非小蠶所能食,惟三眠起后,大眠起后,可先餵柘葉,次餵桑葉,若先餵桑,恐蠶不食柘,此為桑葉缺乏,不能供蠶食者而言,乃以蒿柘代之,有桑之家,無須乎此,然儲之亦可療蠶病。

桑葉有蠶不食者四,曰芽觜,萌芽初出也,俗名眼頭,其味苦澀,曰毛背桑葉,濇而帶毛,蠶不食,曰金葉,葉上有黃斑者,亦名金桑,其樹將槁,曰油葉,色黑如油也,因筐內(nèi)貯葉過於緊實所致。

雨后摘下之葉,既濕且寒,不可令蠶食,大眠以前食之,則變褐色生瀉病,即或不病,老來必成氣水蠶,不作繭。

露未乾時,摘下之葉為露葉,惟大眠起后,遇天晴無霧,可用帶露葉,因露為天酒,能補助好蠶,使后來繭絲光潤,若病蠶食之,即輭壞,大眠以前食之,亦生瀉病。

霧中摘葉為霧葉,霧有毒,大眠以前食之,蠶老必成白肚,蠶肚下有白水流出,沾好蠶身上亦壞,若遇霧天,須將門窗關(guān)閉。

遇大風(fēng)時,塵沙四起,桑葉沾沙,蠶食之則病脹。

大眠之后,桑可澆糞,甫澆即便摘葉為臭葉,亦云肥葉,穢氣未退,大眠前食之,則蠶身粗肥,皮膚光亮如油漆,謂之肥青,當(dāng)眠不眠,如澆糞過七日,則不忌矣。

當(dāng)烈日中摘桑,為熱葉,澀而不潤,蠶食之,則腹結(jié),頭大尾焦。

摘下被風(fēng)吹乾者,為枯葉,全無津液,蠶食之,則腹結(jié),頭大尾焦。

桑葉堆積過久,一經(jīng)熱蒸,便生氣水,為氣水葉,大眠前食之,即成白肚蠶。

小桑未滿三年,為奄桑,小蠶不可食,食則生病,大眠后桑葉缺少,無妨兼用。

雞桑,即花桑也,其葉甚薄,邊有鋸齒,以之飼蠶,多成薄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