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居友學說評論》序

蔡元培自述 作者:蔡元培


《居友學說評論》序

(一九三八年二月八日)

余在二十年前,發(fā)表過“以美育代宗教”一種主張,本欲專著一書,證成此議。所預擬的條目有五:()推尋宗教所自出的神話;()論宗教全盛時期,包辦智育、德育與美育;()論哲學、科學發(fā)展以后,宗教對于智育、德育兩方面逐漸減縮以至于全無勢力,而其所把持、所利用的,惟有美育;()論附宗教的美育,漸受哲學、科學的影響而演進為獨立的美育;()論獨立的美育,宜取宗教而代之。此五條目,時往來于余心,而人事牽制,歷二十年之久而尚未成書,真是憾事。

蕭君子升,自少即有懷疑宗教、好美術之根性,聞余說而好之。曾自長沙至北平,與余上下其議論,真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了。而其勤學乃遠過于余,曾求其說于歐西各哲學家,而得居友氏的著作,除教科書外,有九大部:其中論宗教的一部,論道德的三部(),論美學與美術的三部,其他論教育與遺傳,論時間觀念,亦為哲學與宗教歧異點之所在;而一個哲學家之詩,則尤為其一般理想之所寄,時時有溢出于論著以外的。誠與蕭君所要求的完全相符,于是蕭君有介紹居友學說于中國的志愿。蕭君懷此志已十余年,徒以在國內有教育界、行政界的任務;留法時又有華法教育會的與其他任務,不能有專心研討的機會。直至最近五年,始擺脫一切,在法國巴提爾大學專研居友學說。他的工作分三方面進行。第一,詳讀居友著作,并搜集各國譯本,及各國學者的批評,備譯述時的參考。第二,訪考居友的家庭、師友、游蹤、墓地,為知人論世的助力。第三,譯居友的詩,先演成法語散文,次譯為華文新體詩,再構成中國古體詩。

蕭君全譯居友學說的志愿,不是五年計劃所能包舉;而大量工作,不能不于相當期間,作一小結束。于是除第三方面的譯詩,以手續(xù)繁重,不能不留待他日成編外,先以第一及第二方面所搜得的材料與研求的結果,次第整理,成《居友學說評論》。自有此作,而蕭君介紹居友學說之工作,已啟其端緒,必能繼續(xù)進行,不慮中止。且自有此作,而國內讀者,必能引起其愛讀居友著作之興會,而為蕭君增同志不少。余為蕭君同志之一,故樂為之序。

(蔡元培手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