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四運動的歷史法則

旅客式的學生 作者:聞一多


大家都知道,近百年來,中國社會是處于一種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狀態(tài)中。封建的主人地主官僚與殖民國的主人帝國主義,這兩個勢力之能夠同時并存在于我們這里,已經(jīng)說明了它們之間的一種奇異的關(guān)系,一種相反而又相成,相克而又相生的矛盾關(guān)系。在剝削人民的共同目的上,它們利害相同,所以能夠互相結(jié)合,互相維護。同時分贓不勻又使它們利害沖突而不能不互相齟齬。然而它們卻不能決裂。因為,他們知道,假如帝國主義獨占了中國,任憑它的武器如何鋒利,民族的仇恨會梗塞著它的喉頭,使它不能下咽,假如封建勢力壟斷了中國,那又只有加深它自己的崩潰,以致在人民革命勢力之前,加速它自己的滅亡??傊?,被壓迫被榨取的,究竟是“人”,而人是有反抗性的,反抗而團結(jié)起來,便是力量,不是民族的力量,便是民主的力量,這些對于帝國主義或封建勢力,都是很討厭的東西。于是他們想好分工合作,讓地主官僚出面執(zhí)行榨取的任務,以緩和民族仇恨。(這是帝國主義借刀殺人!)讓帝國主義一手把著槍炮,一手提著錢袋,站在背后保鏢,以軟化民主勢力。(這是地主官僚狗仗人勢?。┧鼈兪锹斆鞯?,因為,雖然它們的欲壑都有著壟斷性與排他性,它們卻都愿意極力克制這些,彼此互相包容,互相照顧,互機妥協(xié),而相安于—種近乎均勢的狀態(tài)中。果然,愈是這樣,它們的壽命愈長,那就是說,惟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人民的解放才愈難實現(xiàn)。

可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壽命偏是不能長,而中國人民畢竟非解放不可!基于資本主義國家間內(nèi)的矛盾,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威力大大的受了制約,矛盾尖銳化到某種程度,使它們自相火拼起來,帝國主義就得暫時退出中國。帝國主義退出了中國,人民的對手便由兩個變成一個,這便好辦了!只要能讓人民和封建勢力以一比一的力量來決斗,最后勝利定屬于人民。我說最后勝利,因為一上來,封建勢力憑了它那優(yōu)勢的據(jù)點和優(yōu)勢的武器,確乎來勢洶洶,幾乎有全盤勝利的把握。但它究竟是過了時的乏貨,內(nèi)部的腐化將逼得它最后必需將據(jù)點放棄,武器交出,而歸于失敗。五四運動及前前后后,便是這個歷史事實的具體說明。

一九一四年以前,活動于中國這個政治經(jīng)濟戰(zhàn)場上的,是一種三角斗爭,包括(一)各個字號的帝國主義,(二)以袁世凱為中心的封建殘余勢力,以及(三)代表人民力量的市民層民主革命的兩股潛伏勢力:(甲)國民黨政治集團,(乙)北京大學文化集團。那時三個力量中,帝國主義勢焰最大,封建勢力僅次于帝國主義,政治上代表人民愿望的國民黨,幾乎是在茍延殘喘的狀態(tài)中保持著一線生機,至于作為后來文化革命據(jù)點的北京大學,在政治意義上,更是無足輕重。但等一九一四年,歐洲諸帝國主義國家內(nèi)在的矛盾,尖銳化到不能不爆發(fā)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的情形便大變了。歐洲列強,不論是協(xié)約國或同盟國,為著忙于上前線進攻,或在后方防守,忽然都退出了中國。歐洲帝國主義退出了,中國社會的本質(zhì),便立時由半封建半殖民地,變?yōu)榧s當于百分之九十的封建,百分之十的殖民地(這百分之十的主人,不用說,就是日本)。于是袁世凱和他的集團忽然交了紅運,可是袁世凱的紅運實在短得可憐,而他的作孽,北洋軍閥的紅運也不太長。真正走紅運的倒是人民,你不記得僅僅距袁氏稱帝后四年,督軍團解散國會和張勛復辟后二年,向封建勢力突擊的文化大進軍,五四運動便出現(xiàn)了嗎?從此中國土地上便不斷的涌著波瀾日益壯闊的民主怒潮,終于使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北洋軍閥徹底崩潰。這時人民力量不但鏟除了軍閥,還給剛從歐洲抽身回來的帝國主義吃了不少眼前虧。請注意:帝國主義突然退出,封建勢力馬上抬頭,跟著人民的力量就將它一把抓住,經(jīng)過一番苦斗,終于將它打倒——這一歷史公式,特別在今天,是值得我們深深玩味的!

誰說歷史不會重演?雖然在細節(jié)上,今天的“五四”不同于二十六年前的“五四”,可是在主要成分上,兩個時代幾乎完全是一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歐洲帝國主義退出,于是中國半殖民地的色彩取消了,半封建便一變而為全封建,(請在復古空氣和某種隆重禮物的進獻中注意籌安會的鬼,還有這群鬼群后的袁世凱的鬼?。┈F(xiàn)在封建勢力正在囂張的時候,可是,人民也并沒有閑著,代表人民愿望,發(fā)揮人民精神,喚醒人民力量的政治、文化種種集團也都不缺少,滿天烏云,高聳的樹梢上已在沙沙發(fā)響,近了,更近了,暴風雨已經(jīng)來到,一場苦斗是不有避免的。至于最后的勝利,放心吧!有歷史給你做保證。

歷史重演,而又不完全重演。從二十六年前的“五四”到今天,恰是螺旋式的進展了一周。一切都進步了。今天帝國主義的退出,除了實際活動力量與機構(gòu)的撤退,還有不平等條約的取消,中國人賣身契的撕毀。這回帝國主義的退出是正式的,至少在法律上,名義上是絕對的,中國第一次,坐上了“列強”的交椅。帝國主義進一步的撤退,是促使或放縱封建勢力進一步的伸張的因素,所以隨著帝國主義的進步,封建勢力也進步了。戰(zhàn)爭本應使一個國家更加堅強,中國卻愈戰(zhàn)愈腐化,這是什么緣故?原來腐化便是封建勢力的同義語,不是戰(zhàn)爭,而是封建余毒腐化了中國。今天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腐化方面,比二十六年前更變本加厲,是公認的事實。時髦的招牌和近代化的技術(shù),并不能掩飾這些事實。反之,都是加深腐化的有力工具,和保育毒菌的理想溫度。然而封建勢力的進步,必然帶來人民力量的進步,這可分四方面講。(一)西南大后方市民階層的民主運動。這無論在認識上,組織上或進行方法上,比起五四時都進步多了,詳情此地不能討論。(二)敵后的民主中國。這個民主的大本營,論成績和實力,遠非五四時代的廣東所能比擬,是人人都知道的。(三)封建勢力內(nèi)部的醒覺分子。這部分民主勢力,現(xiàn)在還在潛伏期中,一旦爆發(fā),它的作用必然很大。這是五四時代幾乎完全沒有過的一種勢力,今天在昆明,它尤其被一般人所忽略。以上三種力量都是自覺的,另有一種不自覺的,但也許比前三者更強大的力量,那便是(四)大后方水深火熱中的農(nóng)民。雖然他們不懂什么是民主,但是誰逼得他們活不下去,他們是懂得的。五四時代,因帝國主義退出,中國民族工業(yè)得以暫時繁榮,一般說來,人民的生活是走上坡路的。今天的情形,不用說,和那里正相反。這情形是政治腐化的結(jié)果,而政治腐化的責任,正如上文所說,是不能推在抗戰(zhàn)身上的。半個民主的中國不也在抗戰(zhàn)嗎?而且抗得更多,人民卻不餓飯。(還不要忘記那本是中國最貧瘠的區(qū)域之一。)原來抗戰(zhàn)中我們這大后方,是被人利用了,當作少數(shù)人吸血的工具利用了。黑幕已經(jīng)開始揭露,血債早晚是要還清的,到那時,你自會認識這股力量是如何的強大。

帝國主義的進步,封建勢力的進步,結(jié)果都只為人民的進步造了機會,為人民的勝利造了機會。不管道路如何曲折,最后勝利永遠是屬于人民的,二十六年前如此,今天也如此。在“五四”的鏡子里,我們看出了歷史的法則。

(1945年4月27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