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謂“國學”

熱風 作者:魯迅


所謂“國學”

現(xiàn)在暴發(fā)的“國學家”之所謂“國學”是什么?

一是商人遺老們翻印了幾十部舊書賺錢,二是洋場上的文豪又做了幾篇鴛鴦蝴蝶體小說出版。

商人遺老們的印書是書籍的古董化,其置重不在書籍而在古董。遺老有錢,或者也不過聊以自娛罷了,而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獲利。還有茶商鹽販,本來是不齒于“士類”的,現(xiàn)在也趁著新舊紛擾的時候,借刻書為名,想挨進遺老遺少的“士林”里去。他們所刻的書都無民國年月,辨不出是元版是清版,都是古董性質(zhì),至少每本兩三元,綿連,錦帙,古色古香,學生們是買不起的。這就是他們之所謂“國學”。

然而巧妙的商人可也決不肯放過學生們的錢的,便用壞紙惡墨別印什么“菁華”什么“大全”之類來搜括。定價并不大,但和紙墨一比較卻是大價了。至于這些“國學”書的???,新學家不行,當然是出于上海的所謂“國學家”的了,然而錯字迭出,破句連篇(用的并不是新式圈點),簡直是拿少年來開玩笑。這是他們之所謂“國學”。

洋場上的往古所謂文豪,“卿卿我我”“蝴蝶鴛鴦”誠然做過一小堆,可是自有洋場以來,從沒有人稱這些文章(?)為國學,他們自己也并不以“國學家”自命的?,F(xiàn)在不知何以,忽而奇想天開,也學了鹽販茶商,要憑空挨進“國學家”隊里去了。然而事實很可慘,他們之所謂國學,是“拆白之事各處皆有而以上海一隅為最甚(中略)余于課余之暇不惜浪費筆墨編纂事實作一篇小說以餉閱者想亦閱者所樂聞也”。(原本每句都密圈,今從略,以省排工,閱者諒之。)

“國學”乃如此而已乎?

試去翻一翻歷史里的儒林和文苑傳罷,可有一個將舊書當古董的鴻儒,可有一個以拆白餉閱者的文士?

倘說,從今年起,這些就是“國學”,那又是“新”例了。你們不是講“國學”的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