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書例第二十九

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 作者:劉逢祿


主書例第二十九

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注:不從討賊辭者,主惡以失親親,故書之。

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注:主書者,不及事也。

祭伯來。注:主書者,以罪舉。內外皆書者,重乖離之禍也。

公子益師卒。注:主所以卒大夫者,明君當隱痛之也。

三年:日有食之。傳:何以書?記異也。注:諸言何以書者,問主書。

武氏子來求賻。注:主為求賻書也。

四年:衛(wèi)人立晉。注:主書,從受位也。

五年:公觀魚于棠。注:諸諱主書者,從實也。

莊六年:齊人來歸衛(wèi)寶。注:主書者,極惡魯犯命復貪利也。

九年:齊人取子糾殺之。注:主書者,從齊取也。

十年:宋人遷宿。注:主書者,從宋也。

十七年:鄭瞻自齊逃來。傳:書甚佞也,曰佞人來矣!佞人來矣!注:重言來者,道經主書者若傳云爾。

閔元年:公及齊侯盟于洛姑。注:主書者,起托君也。

齊仲孫來。注:主書者,賊不宜來。

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注:主書者,起文從實。

〔案:二年注同?!?

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注:主書者,從內不絕錄。

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zhàn)于韓,獲晉侯。注:主書者,從獲人例。

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鄭。注:主書者,錄王者所居也。

二十五年:宋蕩伯姬來逆婦。注:主書者,無出道也?!舶福喝荒曜⑼??!?

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注:主書者,從楚納之。

二十八年:晉人執(zhí)衛(wèi)侯,歸之于京師。注:主書者,以起文公逐之。

三十年:衛(wèi)侯鄭歸于衛(wèi)。注:主書者,名惡,當見。

文元年: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注:主書者,惡天子也。

十五年: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注:主書與甲寅同義。

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注:以主坐在君側,遂為罪也。

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檉,遂奔齊。注:主書者,善其不以家見逐怨懟,成踴,哭君,終臣子之道,起時莫能然也。

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注:主書者,善晉之義齊。

十六年:曹伯歸自京師。注:主所以見曹伯歸,本據喜時平國反之書,非錄京師有力也。

十八年: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復入于彭城。注:主書者,起其專封。

昭元年:莒去疾自齊入于莒,莒展出奔吳。注:主書去疾者,重篡也。

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注:主書者,惡納篡也。

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注:主書者,喜為大國所唁。

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注:主言入者,起其難也。

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注:主書者,在春秋前,見王者起,當追有功,顯有德,興滅國,繼絕世。

定元年:戊辰,公即位。注:主書者,重五始也。

八年:盜竊寶玉大弓。注:主書者,定公失政,權移陪臣,拘其尊卿,喪其寶玉,無以合信天子,交質諸侯,當絕之。不書拘季孫者,舉五玉為重。

十二年: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注:書者,善定公任大圣,復古制,弱臣勢也。不書去甲者,舉墮城為重。

十四年:衛(wèi)世子蒯聵出奔宋。注:主書者,子雖見逐,無去父之義。

哀二年:晉趙鞅帥師納衛(wèi)世子蒯聵于戚。注:主書者,與頓子同。

三年:齊國夏、衛(wèi)石曼姑帥師圍戚。注:主書者,善伯討。

四年:晉人執(zhí)戎曼子赤歸于楚。注:主書者,惡晉背叛,當誅之。

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注:主書者,惡諸侯君事夷狄。

釋曰:董生有言,《春秋》辨是非,故長于治人,文成數萬,其旨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又曰:《詩》無達詁,《易》無達占,《春秋》無達辭,從變從義,而一以奉人。以是知《春秋》之為道屢遷,而其義必有所專主。其為文周流空貫,不言之眇,皆在深察一言之發(fā),眾例具舉。是以說者各任其意,離其宗。何氏之于經,其最密者也。既審訣诐淫,判若白黑,而引伸觸類,離根散葉,貫穿周顧,網羅完具,又慮用之者輕重失倫,源委莫究,輒下宗義,以正指歸。竊嘗以為,先漢以公羊斷天下之疑,而專門學者自趙董生、齊胡毋生而下,不少概見,何氏生東漢之季,獨能隱括兩家,使就繩墨,于圣人微言奧旨,推闡至密。惜其說未究于世,故竟其余緒,為成學治經者正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