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倫敦竹枝詞》

文學(xué)的美 作者:朱自清


“春節(jié)”時(shí)逛廠甸,在書攤上買到《倫敦竹枝詞》一小本。署“局中門外漢戲草”,“觀自得齋”刻。慚愧自己太陋,簡直沒遇見過這兩個(gè)名字,只好待考。詩百首,除首尾兩首外,都有注。后有作者識(shí)語,署光緒甲申(一八八四);而書刻于光緒戊子(一八八八)。但有一詩詠維多利亞女王登極五十年紀(jì)念,是年應(yīng)為光緒丁亥(一八八七);那么便不應(yīng)作于甲申了。這層也只好待考。

書后有署?甫的《跋》云:

……一詩一事,自國政以逮民俗,罔不形諸歌詠。有時(shí)雜以英語,“雅魯”“娶隅”,詼諧入妙。雖持論間涉憤激,然如醫(yī)院大政,亦未嘗沒有立法之美,殆所謂憎而知其善者歟?……

這幾句話說得很公道?!熬种虚T外漢”無論如何是五十年前的人物了,他對(duì)于異邦風(fēng)土的憤激怪詫是不足奇的。如郵筒、電話、電燈、照相,都覺新異,以之入詩,便是一例。所奇的是他的寬容、他的公道。如《詠西畫》云:

家家都愛掛春宮,道是春宮卻不同:只有橫陳嬌小態(tài),絕無淫褻丑形容。

注云:

凡畫美人者,無論著色墨筆,皆寸絲不掛,惟蔽其下體而已,聽事書室皆懸之,毫不為怪。

詩的前半似乎有些憤激,但后半的見解就算不錯(cuò),比現(xiàn)在遺老遺少高明得多。作者身在倫敦,又懂點(diǎn)英語(由詩中譯音之多知之),所以多少能夠了解西化。又其詩所記都是親見親聞,與尤個(gè)《外國竹枝詞》等類作品只是紙上談兵不同,所以真切有味。詩中所說的情形大體上還和現(xiàn)在的倫敦相仿佛;曾到倫敦或?qū)⒌絺惗氐娜丝催@本書一定覺著更好玩兒。

諸詩時(shí)雜英語,所譯的音,與平常迥乎不同,所以?甫《跋》里說他“詼諧入妙”?,F(xiàn)在選抄若干首,凡懂點(diǎn)英語的人,看了定會(huì)發(fā)笑的。但解釋譯語,只摘錄原注,不代注原文,蓋所以存幽默也。

風(fēng)來陣陣乳花香,鳥語高冠時(shí)樣妝。結(jié)伴來游大巴克,見人低喚“克門郎”。原注:巴克,譯言花園也??碎T郎,譯言來同行也。

握手相逢“姑莫林”,喃喃私語怕人聽。訂期后會(huì)郎休誤,臨別開司劇有聲。原注:姑莫林,譯言早上好也。開司,譯言接吻也。

往來蹀躞捧盤盂,白帽青衣綽約如。一笑低聲問佳客,這回生代好同車。原注:生代,譯言禮拜日也。

十五盈盈世寡儔,相隨握算更持籌。金錢笑把春蔥接,贏得一聲“坦克尤”。原注:坦克尤,譯言謝謝你也。

銷魂最是亞魁林,粉黛如梭看不清。一盞槐痕通款曲,低聲溫磅索黃金。原注:亞魁林,譯言水旅園也?;焙?,譯言酒也。英人謂一為溫。

紅草絨冠黑布裙,擺攤終日“戲園”門。自知和氣生財(cái)?shù)?,口口聲聲“邁大林”,原注:邁大林,譯言我的寶貝也。

相約今宵踏月行,抬頭克落克分明;一杯濁酒黃昏后,哈甫怕司到乃恩。原注:英人謂鐘曰克落克,謂半曰哈甫,謂已過曰怕司,謂九曰乃恩:哈甫怕司乃恩者,九點(diǎn)半鐘已過也。

一隊(duì)兒童拍手嬉,高呼“請(qǐng)請(qǐng)菜尼斯”。童謠自古皆天意,要“請(qǐng)”天兵靖島夷。原注:英人呼中國人曰菜尼斯。凡中國人上街,遇群小兒,必皆拍掌高唱曰,“請(qǐng)請(qǐng)菜尼斯”,不知其何謂也。(按:這一首實(shí)在太可笑了?!罢?qǐng)”是“菜尼斯”的破音,是英國人罵中國人的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