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瀧岡阡表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選·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瀧岡阡表

《瀧岡阡表》是歐陽修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祭文之一。瀧岡,在今江西的永豐縣鳳凰山,歐陽修的父親死后葬在這里。《瀧岡阡表》是歐陽修在他父親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贊父親的孝順與仁厚,母親的儉約與安于貧賤。

本文言辭清麗質(zhì)樸,率意而作,用具體瑣事來表現(xiàn)父母生前美德,但也不乏空泛的溢美之辭。

夫養(yǎng)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jié)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為我累?!势渫鲆玻瑹o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薄也?!g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嘆,曰:‘術(shù)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后當以我語告之?!淦骄咏趟拥?,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汝其勉之!夫養(yǎng)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后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后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yǎng)。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蓋自嘉祐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试娓圪浗鹱瞎獾摯蠓?、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叔鄯庠絿蛉?。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于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于后世,而庇賴其子孫矣?!蹦肆衅涫雷V,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唉!我的父親崇國公,葬在瀧岡占卜吉地。六十年之后,他的兒子修才能夠在墓道上立碑,這并不是敢有意遲緩,是因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志守節(jié),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yǎng)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于助人,又愛結(jié)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財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沒有留下可賴以生存的家產(chǎn)。我靠什么守節(jié)呢?我對你父親是了解的,因此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我嫁給你父親的時候,沒趕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親是個很孝順的人。你從小失去了父親,我不能斷定你之后必有成就,但是我知道你父親一定后繼有人。我剛出嫁時,你父親為他母親守孝剛一年,歲末祭祀祖先,他總是流淚說:‘祭祀的東西再豐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養(yǎng)啊?!既怀孕┖玫木撇耍矔鳒I說:‘從前母親在時常常不夠,如今富足有余,又無法讓她嘗到!’剛開始我遇到這種情形,還以為是剛服完喪不久才這樣。后來卻經(jīng)常如此,直到去世,沒有一次不這樣。我雖然沒來得及侍奉婆婆,但是能從你父親的行為上看出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父親做官,曾經(jīng)在夜里點蠟燭看案卷,他多次停下來嘆氣。我問他,就說:‘這是一個判了死刑的案子,我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辦不到?!覇枺骸梢詾樗狼粽疑穯??’他說:‘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不能夠,那么,死者和我就沒有遺憾了,況且去尋求生路而又辦到呢,正因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認真推求而被處死的人可能有遺恨啊。經(jīng)常為死囚求生路,還不免錯殺;偏偏世上總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頭看見奶娘抱著你站在旁邊,于是指著你嘆氣說:‘算命的說我戌年就會死,如果這個預言應驗了,我就看不見兒子長大成人了,將來你要把我的話告訴他。’他也常常用這些話教育其他晚輩,我聽多了,所以記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樣,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從不裝腔作勢。他行事厚道,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唉!他也是厚道并且重視仁的??!因此,我就知道你父親一定會有好后代的原因。你一定要努力啊!奉養(yǎng)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要孝順;利益雖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愛之心。我沒什么可教你的,這些都是你父親的愿望。”我流著淚記下了這些教誨,不敢忘記。

先父年幼喪父,努力學習。咸平三年考中進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做過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瀧岡。

太夫人姓鄭,她的父親名諱是德儀,世代都是江南名門望族。太夫人恭敬、節(jié)儉、仁愛又有禮儀教養(yǎng),起初誥封為福昌縣太君,進封為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從我們家道中落以后,她就勤儉持家,后來家境富裕了,也不許花費過多,她說:“我的兒子不能茍且迎合世人,節(jié)儉一些,才能度過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難?!焙髞?,我被貶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說:“咱們家本來就是貧賤,我已經(jīng)習慣這種生活了。你能安樂,我也就能安樂了?!?

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祿來供養(yǎng)母親。又過了十二年,到朝廷任職,才得到皇上封賜雙親的恩典。又過了十年,我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親因病在官邸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又過了八年,我以不相稱的才能,做了副樞密使,進為參知政事。又過了七年,才解除職務。自從進入軍、政二府后,天子施恩,褒獎三代宗親。自從仁宗嘉佑年間以來,每逢國家大慶,必定獲得皇上的恩賜。曾祖父連續(xù)追贈到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母連續(xù)加封為楚國太夫人。祖父連續(xù)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母連續(xù)加封贈為吳國太夫人。先父崇國公連續(xù)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母連續(xù)加封為越國太夫人?;噬铣醮闻e行祭天大禮,先父賜爵為崇國公,先母進爵為魏國太夫人。

于是,我流著淚說:“唉!做好事沒有得不到回報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罷了,這是必然的道理。我的祖先,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理應享有這種盛大的報答。雖然他們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但是賜爵位、受封官,顯赫榮耀,褒揚光大,具有三朝恩賞誥封為證。這就足以把它刻在墓表上,流傳到后世,庇蔭子孫?!庇谑桥帕形壹沂来淖V系,全都刻在石碑上,接著又記下先父崇國公的遺訓,以及母親用來教導我、期待我的話,都寫在阡表上,好讓大家知道,雖然我德行淺薄,能力微小,適逢其時才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節(jié),沒有辱沒自己的先祖,是有其原因的。

神宗熙寧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兒子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謹撰墓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