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創(chuàng)作

我怎樣寫小說 作者:老舍


要創(chuàng)作當先解除一切舊勢力的束縛。文章義法及一切舊說,在創(chuàng)作之光里全沒有存在的可能。

對于舊的文藝,應(yīng)有相當?shù)恼J識,不錯,因為它們自有它們的價值。但是不可由認識古物而走入迷古;事事以古代的為準則,便是因沿,便是消失了自身。即使摹古有所似,究是替古人宣傳。即使考古有所獲,究是文學以外之物,不是文學的本身。

托爾司泰說:“每人都有他的特性,和他獨有的,個人的,奇異的,復雜的疾病。這點疾病是醫(yī)學中所不知道的,它不是醫(yī)書中所載之肺病,肝病,皮膚病,心臟病,神經(jīng)??;它是由這各種機關(guān)的不調(diào)和而成的。這個道理是醫(yī)生所不能曉得的?!边@段話很好拿來說明文學的認識:好考證的,好研究文章義法的,好研究詩詞格律的,好考究作家歷史的,好玩弄版本沿革的,都足以著書立論,都足以作研究文學的輔助;但這些東西都不是文學的本身,文學的本身是高于這一切,而不是這些專家所能懂的。

在舊書中討生活的可以作學者,作好教授;但是往往流于袒古,心靈便滯塞了;往往抱著述而不作的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便是文學衰死的先兆。

抱著“松花”是不會孵出小雞的。想孵出小雞,頂好找?guī)讉€活卵。

讀一本偉大的創(chuàng)作,便勝于讀一百本關(guān)于文學的書。讀過幾段《紅樓夢》,便勝于讀十幾篇紅樓考證的文字。文學是生命的詮解,不是考古家的玩藝兒。

文學的批評不是一字一句的考證,是欣賞,是估定文學的價值。我們“真”讀了杜甫,便不再稱他為“詩圣”,因為還要拿他與世界上的大詩人比一比,以便看出他到底怎么高明。這樣看出短長,我們便不復盲從,不再迷信自家古物。承認杜甫沒有莎士比亞偉大,決不是污蔑杜甫,我們要知道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世界!抱著幾本黃紙線裝書便不能滿足我們了!

孔子說:讀詩可以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在文學史中,這些話便是好材料。從文學上看,孔子對于詩根本是外行。真要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動植物教科書豈不更有用,何必讀詩?我們今日還拿孔子的話說詩,便是糊涂。以孔子的話還給孔子,以我們自己的眼光認識文學,才真能有所了解。

不因沿才有活氣,志在創(chuàng)作才有生命。

我們的《紅樓夢》節(jié)翻成英文,我們的《三國志演義》也全部譯成外國語,對于外國文學有什么影響?毫無影響!再看看俄國諸大家的作品,一經(jīng)翻譯,便震動了全世界!不要自餒,我們的好著作叫人家比下去,不是還有我們嗎?努力創(chuàng)作,只有創(chuàng)作是發(fā)揚國光,而利澤施于全世的。

我們自有感情,何必因李白、白樂天酒后牢騷,我們也就牢騷。我們自有觀察力,何必拿“盈盈寶靨,紅酣春曉之花;淺淺蛾眉,黛畫初三之月”等等敷衍。我們自有判斷,何須借重古句古書。因襲偷巧是我們的大毛病,這么一個古國,這么多的書籍,真有高超思想,妙美描寫的,可有幾部?真誠是為文第一要件,藉風花雪月寫我們的心情,要使讀者,讀了文字,也讀心情,看不出文字與心靈的分歧處。文字是工具,是符號;思想感情是個人的,是內(nèi)心的。文字通過心靈的鍛煉,便成了個人的。風花雪月是外面的,經(jīng)過心靈的浸洗,便是由心靈吹出來的風花月雪的現(xiàn)象,使讀者看見,同時也聞到花的香,聽到風的響,還似醉非醉,似夢非夢的迷戀在這詩境之中,這便是文學作品的成功。

批評家可以不會創(chuàng)作,而沒有一個創(chuàng)作家不會批評的。在他下筆之前,對于生命自然已有了極詳細的視察,極嚴格的批評,然后才下筆寫東西。讀文者是由認識而批評而指導,正如作者之由認識而批評而指導。

反之,作者是抄襲摹擬,讀者是挑剔字句的毛病,這作者讀者便該捆在一處,各打四十大板。

對于生命與自然由認識批評指導,才能言之有物。批評不是專為挑剔毛病,要在指導。胡適先生批評舊文字的弊病,同時他指導出新文字的應(yīng)用,于是這幾年來文學界中才有一些生氣。指導是積極的,對于文學的發(fā)展,效力最大。

文字的限制是中國文學不偉大的一因。文字呆板,加以因襲的毛病,文學便成了少數(shù)人的玩藝,而全無生氣。抄襲舊辭,調(diào)弄平仄是瓦匠砌墻,不是大建筑家的計劃?,F(xiàn)在好了,文字的束縛除解了許多,我們可以用活文字寫東西了??墒敲∵€有:第一,白話的本身是很窮窘的,句的結(jié)構(gòu)太少變化,字的太少伸縮,文法的太簡單,用字的簡少,都足以妨礙思想發(fā)表的自由。但是這文字本身的惡劣,我們既不打算采用某種外國語來代替,也就只好努力利用這不漂亮的國貨。第二,白話已是成形的東西,可是白話文學還在萌芽期中,這便是我們的責任來創(chuàng)筑一座新的金塔。我們最大的毛病便是不肯吃苦,每當形容景物,便感覺到白話的簡陋不夠用,而去偷幾個古字來撐門面。有的更聰明一點,便把偷來的辭句添上個“嗎”,“呢”,“喲”來冒充自造。這便是二葷鋪添女招待,原來賣得還是那些菜。

有思想自是作文最重要的事,但是不要忘了文學是藝術(shù)中的一個星球,美也是最要的成分。假如我們只有好思想,而不千錘百煉的寫出來,那便是報告,而不是文藝。文學的真實,是真實受了文學煉洗的;文學家怎樣利用真實比是不是真實還要緊。在文字上不下一番工夫,作品便不會高貴。我們應(yīng)有作八股文的態(tài)度,字字句句要細心配對,我們的作品,要成為文字的結(jié)晶,要使讀者不再想引用古句,而引用我們自己的話。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將來的歷史是由我們造成的!使將來的人們忘了《離騷》,諸子,而引據(jù)我們,是我們應(yīng)有的野心。有人說:興會所至,下筆萬言,不增刪一字。這或者是事實,可是我不敢這樣信,更不敢這樣辦?!八肋h是作文章,點,冒號,分號,驚嘆號,問號永遠在他的眼前”這是喬治姆耳稱贊沃路特兒拍特兒的話,也是我們當遵從的。

要看問題:凡是一件事的發(fā)生,不會被喊打倒的打倒,也不會因有喊萬歲而萬歲。文學家的態(tài)度是細細看問題,然后去指導。沒有問題,文學便漸成了消閑解悶之品;見著問題而亂嚷打倒或萬歲,便只有標語而失掉文學的感動力。偉大的創(chuàng)作,由感動漸次的宣傳了主義。粗劣的宣傳,由標語而毀壞了主義。

創(chuàng)作:拋開舊勢力的重負,抱著批評的態(tài)度,有了自己的思想,用著活的文字,看著一切問題,我們的國家已經(jīng)破產(chǎn),我們還甘于同別人一塊兒作夢嗎?我們忠誠于生命,便不能不寫了。在最近二三十年我們受了多少恥辱,多少變動,多少痛苦,為什么始終沒有一本偉大的著作?不是文人只求玩弄文字,而精神上與別人一樣麻木嗎?我們不許再麻木下去,我們且少掀兩回《說文解字》,而去看看社會,看看民間,看看槍炮一天打殺多少你的同胞,看看貪官污吏在那里耍什么害人的把戲。看生命,領(lǐng)略生命,解釋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看便起了心靈的感應(yīng),這個感應(yīng)便是生命的呼聲???,看別人,也看自己;看外面,也用直覺;這樣便有了創(chuàng)作的訓練。

創(chuàng)作!不要浮淺,不要投機,不計利害?;畹奈膶W,以生命為根,真實作干,開著愛美之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