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聞一多全集》編輯記和擬目

我所見的清華精神 作者:朱自清


聞先生的稿子去年從昆明運來,是十一月到齊的。當時梅校長聘請了雷海宗、潘光旦、吳晗、浦江清、許維遹、余冠英六先生,連我七人,組成“整理聞一多先生遺著委員會”,指定我做召集人。家屬主張編全集,我們接受了。我擬了一個目,在委員會開會的時候給大家看了。委員會的意思,這個全集交給家屬去印,委員會不必列名;委員會的工作先集中在整編那幾種未完成的巨著上。于是決定請許維遹先生負責《周易》和《詩經(jīng)》,浦江清先生負責《莊子》和《楚辭》,陳夢家先生負責文字學和古史,余冠英先生負責樂府和唐詩,而我負總責任。但是這幾種稿子整編完畢,大概得兩三年。我得趕著先將《全集》編出來。

《全集》擬目請吳晗先生交給天津《大公報》、上海《文匯報》發(fā)表。這里收的著作并不全是完整的,但是大體上可以算是完整的了。有些文篇是我們手里沒有的,我們盼望讀者抄給我們,或者告訴我們那里去抄。至于沒有列入的文篇,我們或者忘了,或者不知道,也盼讀者告知。結(jié)果雖然得到的來信不算多,可是加入的文篇不算少,這是我們很感謝的。一方面我們托了同事何善周先生,他是聞先生的學生,他專管找人抄稿。我們大家都很忙,所以工作不能夠太快;我們只能做到在聞先生被難的周年祭以前,將《全集》抄好交給家屬去印。抄寫也承各位抄寫人幫忙,因為我們錢少,報酬少?!度芳s一百萬字,抄寫費前后花了靠近一百五十萬元。最初請清華大學津貼一些,后來請家屬支付一半,用遺稿稿費支付一半;這稿費也算是家屬的錢。

《全集》已經(jīng)由家屬和開明書店訂了合同,由他們印。慚愧的是我這負責編輯的人,因為時間究竟迫促,不能處處細心照顧。抄寫的人很多,或用毛筆,或用鋼筆,有工楷,也有帶草的。格式各照原稿,也不一律。聞先生雖然用心抄他的稿子,但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四十八歲就要編《全集》,格式不一律,也是當然。抄來的稿子,承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各位同人好幾次幫忙分別校正,這是很感謝的!

擬目分為八類,是我的私見,但是“神話與詩”和“詩與批評”兩個類目都是聞先生用過的講演題目,“唐詩雜論”也是他原定的書名。文稿的排列按性質(zhì)不按年代,也是我的私見。這些都是可以改動的。擬目里有郭沫若先生序,是吳晗先生和郭先生約定的;還有年譜,同事季鎮(zhèn)淮先生,也是聞先生的學生,正在編輯中。似乎缺少一篇傳,但是我們找不到作傳的人。聽說史靖先生的《聞一多的道路》就是一本傳,那么,也就好了。不過史靖先生不知敘到了聞先生的童年沒有。去年在成都李、聞追悼會里見到聞先生的小傳,說到他的幼年生活,我猜是馬哲民先生寫的,馬先生跟聞先生小時是同學,可惜當時沒有問一下?!度犯队〉臅r候,還想加上聞先生的照像,一些手稿和刻印,這樣可以讓讀者更親切的如見其人。

擬目(略)

《聞一多先生死難周年紀念特刊》,《清華周刊》社編,

1947年7月20日出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