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
〔吾鄉(xiāng)地勢
,河渠屈曲,長橋短勺,皆鄉(xiāng)之善人捐資修建,百余年來,民不病涉焉。茲詳其歲月,紀(jì)其姓氏,后之人宜踵而行之,庶不至傾圮云。志橋梁。〕
一里橋,在二十五圖鎮(zhèn)東北漕港側(cè),乾隆三十七年夏傳詩募建,易名樹德橋。
二里橋,在二十五圖鎮(zhèn)東北漕港側(cè),乾隆三十六年陸嘉賓重建。
〔張夢(mèng)鱉《二里橋野望》:短棹漕溪外,禾田喫罷稏香。漁罾扳細(xì)雨,雁字寫斜陽。小港村莊曲,平橋客路長。白蘋與紅蓼,蕭瑟蘸秋光?!?/p>
放生橋,在二十五圖漕港上北址,即昆山縣之井亭,隆慶辛未僧性潮建。國朝嘉慶十六年傾圮,僧覺銘募建,又于橋東建立碑亭,為行旅休息之所。臨水石駁,為行舟停泊之地。建橋工費(fèi),捐資姓字,俱載覺銘所撰《重建放生橋始末》中?!矘蛳路嚼镌S禁止?jié)O人罟網(wǎng),本為慈門寺放生之地,后禁漸弛,副都御史王昶呈縣,申明前禁,四面水中立椿,以為界限,漁船不得停泊,朔日收置生命放于此。〕
〔按建橋歲月,昆、青兩志皆載萬歷年間,橋傾之后,有碎石鐫“辛未”,二字,萬歷在位四十八年,無辛未歲,蓋隆慶五年也?!?/p>
〔潘奕雋《重建放生橋記》:放生橋在昆山青浦兩邑之界,北跨井亭,南跨珠里,為明隆慶年間慈門寺僧性潮所建。今歲久漸就傾圮。橋?yàn)閮煽h往來孔道,一時(shí)擔(dān)簦躡屩之侶,咸惕然抱顛越覆溺之虞。圓津院住持覺銘大師愀然憂之,謀于同志。罔不翕應(yīng),于辛未夏鳩工,壬申臘月工竣,計(jì)費(fèi)白金萬一千零一百有奇。癸酉九月,余過圓津,見夫虹影臥波,云物蓊蔚,覺師請(qǐng)為之記。夫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乘諸夏令,澤不陂障,川無舟梁。單子所譏,況有其舉之勿為紹之,其何以永前休庇里閭乎?是則覺師之不辭勞瘁,諸同志之利濟(jì)是邦者,皆可記也。嘉慶十九年甲戌閏月?!?/p>
〔按是橋向有土丐流民停宿煨飯,及販牛牧牛之人拴系。橋鑲縫灰沙,最忌牛尿,積久滲漏。并有附近居民,始在橋堍搭棚,繼則用木立柱,后則用瓦蓋屋。一堍如是,則兩堍效尤,竟成侵占。今橋成之后,昆青兩邑紳耆金珩、黃堂、鄒登標(biāo)、席恒世等呈縣,立碑示禁?!?/p>
泰安橋,在二十五圖北柵,〔俗名何家橋?!趁魅f歷十二年里人建。
〔陳蔣麟《泰安橋即景》: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聞市上,漁笛在溪東。蒲扇輕搖暑,蕉衫短受風(fēng)。晚涼閑獨(dú)步,古寺一橋通。〕
平安橋,在二十五圖中市,〔俗名戚家橋?!辰ㄖ梦丛?。
〔王希伊《夜泊平安橋?qū)υ隆罚杭t欄碧檻枕灣流,殘?jiān)氯玢^照客舟。古寺疏鐘深院漏,送人南北管人愁?!?/p>
龍河橋,在十一圖鎮(zhèn)東運(yùn)漕河上,〔俗名龍安橋?!硡墙B夔等建。雍正二年沈?qū)u重建,乾隆五十七年吳文浚重建。
〔徐薌坡《雨夜泊龍河橋》:蕭疏村樹人煙深,隔岸啾啾返暮禽。秋思蒼茫葭菼外,伊人何處苦清吟。圓泖迢迢一水通,龍河雨急泊孤篷。舟人正欲張帆渡,忽地南風(fēng)轉(zhuǎn)北風(fēng)?!?/p>
九峰橋,在十一圖南漕港上,〔俗名酒坊橋,《通志》作慶安橋。〕相傳行腳僧募建。乾隆三年周世昌重建。橋側(cè)構(gòu)亭鑿井,知縣周隆謙題曰“并受其?!?。乾隆四十二年,知縣黃童鯉屬董事夏傳詩、吳鴻章、周鐘、曾象賢、王史募建。
〔周隆謙《重建九峰橋記略》:珠街鎮(zhèn)南三里,并泖湖、蓮湖諸水而東注者,曰南漕港,為邑中運(yùn)糧孔道。港之澨有石橋名九峰,以地近九峰,故名。相傳行腳僧募建,無年月可考。歲久傾圮,過者病焉。里人周世昌捐家貲重建,絕水下石,款密鍵固,而高廣視昔有加。保伍不知,公徒不豫,不二載,工以訖,橋側(cè)復(fù)構(gòu)亭鑿井,以憩行人。橋長一十八丈,廣二丈四尺,高三丈四尺有四寸。所用錢以緡計(jì)者三千二百有奇,役以庸計(jì)者一千一百有奇。始于乾隆二年十月,成于三年十二月既望。噫嘻!世昌編戶民,僅耕百畝田,非若大姓比,而顧能輟其衣食之馀,以成有司之急務(wù),予嘉其好義,而樂為之書也?!?/p>
〔蔣維淦《三月十日偕周泉南登九峰橋望橫云天馬諸山》:向晚潮回玉一圍,登臨吟嘯共玄暉。飲溪黃犢過橋返,爭樹烏鴉隔岸飛。破廟尚紅殘照日,平波微綠踏春衣。亂山離立如佳客,惆悵煙云廿里違?!?/p>
春雨橋,在十一圖小江上。〔俗名小橋?!?/p>
〔周厚堉《題春雨橋》:斷岸溪流曲,孤村夕照微。小橋春雨足,花落鱖魚肥?!?/p>
綠野橋,在十一圓李馬浜上,南址即婁縣界,周世昌建。
中觀音橋,跨十一圖、二十五圖中市,建置無考。
低塌橋,跨十一圖、二十五圖祥寧浜口。
鈕家橋,跨十一圖、二十五圖祥寧浜,建置未詳。
〔邵璞《同張琴村過鈕家橋作》:斜照疏林霽色開,小橋流水絕塵埃。凋零云樹三秋暮,嘹唳天涯一雁來。苔滑漫攜穿徑屐,市喧誰喚隔墻醅。四愁欲繼張郎賦,只恐枯腸已盡才?!?/p>
迎祥橋,在二十五圖祥寧浜底大悲庵西,〔俗名草庵橋?!城∈瓿虉蛘陆?。
唐家橋,在十一圖中市。
隆和橋,在十一圖東市。
大新店橋,在十一圖東市,乾隆四十五年里人重修。
張家橋,在十一圖東市,巡檢司弄東,建置未詳。
駱家橋,在十一圖東市,建置未詳,嘉慶十四年里人重修。
報(bào)安橋,在十一圖鎮(zhèn)東柵真靜庵前,席端樊建。康熙間沈案重修。
惠安橋,在十一圖鎮(zhèn)東,〔俗名張釣港橋?!吵翆u案建。干隆初年里人重建,五十七年吳文浚重修。
萬安橋,在十一圖鎮(zhèn)東龍河汛側(cè)。
玉階橋,在十一圖鎮(zhèn)東南,〔俗名郁家橋?!秤赫晟?qū)u修。乾隆初年里人重修,五十一年里人復(fù)修。
〔江寬《玉階橋晚眺》:“側(cè)帽斜陽外,搴芳紅蓼洲。詩情天際落,人立小溪頭?!薄皾娧蹮煿恹?,微吟過小橋。一灣流水曲,綰住最長條?!薄傲昴昃G,吟情得得來。蒼茫還自詠,獨(dú)立興悠哉?!蓖踅B成《過玉階橋口號(hào)》:“黃葉青山外,村煙入晚秋。農(nóng)船橫野渡,茆屋繞溪流。路訪漁樵話,心隨禽鳥游。此間足幽賞,落日淡孤舟。”〕
壽寧橋,在十一圖關(guān)帝廟前?!菜酌P(guān)帝橋?!城∈四晟艥亟ā?/p>
〔王肇和《壽寧橋晚眺》:“偶步溪橋延望,夕陽遠(yuǎn)景都佳。紅蓼白蘋水際,丹楓翠竹云埋?!薄耙粠Т箺钸h(yuǎn)近,幾行野岸橫斜。網(wǎng)曬橋邊漁艇,煙生籬外人家。”“三泖波光淡蕩,九峰山色清佳。一片殘霞飛逗,數(shù)村疏柳昏埋?!薄氨§\沉沉日暮,輕帆葉葉風(fēng)斜。鳥倦尋巢歸樹,人多荷鍤還家?!薄?/p>
蕣塘橋,在十一圖東市,乾隆四十二年,里人夏云龍募重建。
高塌橋,在十一圖薛葭浜口。
低塌橋,在十一圖旱浜口。
恒春橋,在十一圖雪葭浜。
〔王昶《恒春橋二絕句》:“恒春橋下水縈紆,半入蓮湖半泖湖。誰唱棹歌微雨后,忽驚宿鷺起菰蒲?!薄按沽箺钆P碧流,往來每礙木蘭舟。篙師已報(bào)開新路,一任詩人載酒游?!薄?/p>
薛家港西橋,在十一圖陸九房西。
薛家港東橋,在十一圖陸九房東。
道士浜橋,在十一圖道士浜口,沈?qū)u建。
普安橋,在十一圖鎮(zhèn)南,嘉慶年重建。
接秀橋,在二十五圖瑚階港西柵外,乾隆四十四年里人建。
〔馮致芳《接秀橋晚泊》:冥冥村落迥,晻藹晚煙收。殘暑無多日,晴空淡欲秋。忽驚云影亂,是處月光浮。俯仰看身世,沈吟動(dòng)客愁?!?/p>
道院橋,在二十五圖云和道院側(cè)。
福星橋,在二十五圖瑚階港西柵,雍正二年王允昭等建。乾隆三十八年洪紹武重修。西木橋,在二十五圖瑚階港,建置無考。
詠風(fēng)橋,在二十五圖瑚階港口,天啟七年建。
〔邵堂《詠風(fēng)橋詩》:十里蓮湖水,吞流架晚虹。涼波三泖夕,斜日一闌風(fēng)。漁火炊殘荻,人家?guī)Ю錀?。市聲空際起,詩思入煙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