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誓死抗暴與民眾

小言論:第三集 作者:鄒韜奮


最近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氏偕同張學良氏親抵熱河激勵將士抗日,并在歡迎會作激昂演說,說他代表中央政府向眾聲明“決不放棄東北,決不放棄熱河,敵人縱占據南京,但必無人肯簽屈伏條約”。宋氏并在“致前敵將士詞”里面說了這些話:“到現在,我們全國人都徹底的曉得,強盜臨門,惟一的生路就是武力自衛(wèi)?!薄拔覀冊摪炎约旱难獊硐此⑷ァ疂M洲國’三字奇恥大辱?!薄爸T君的熱血要凝結作光榮我民族的燈塔,向天下永放光輝;諸君的浩氣要激動全世界弱小民族,使一齊抵抗強權,獲得自由平等。”“你們的犧牲是有全國作后盾的。你們打到天邊,全國人民亦追隨你們到天邊;你們打到海底,全國人民亦追隨你們到海底:總而言之,我們全國人現在是整個的生死同命。”

宋氏以代理行政院長的地位,公開作上面的宣言,表示“到現在”政府已下了抗日的決心,自前年九一八以來,國難已經過了十七八個月,這是當局第一次作最激昂最明顯的表示,而且由宋氏親身到前線作此第一次最激昂最明顯的表示,這種態(tài)度轉變之所由來,實值得我們的嚴重的注意。前年九一八沈陽事變初發(fā)生時,軍事當局采取不抵抗主義,不但行所無事,而且囂囂然對眾宣布,絕不諱言。一二八之役,本定將十九路軍調防省事,后以調防未完,日軍急不及待,自討苦吃,這次“光榮我民族”的抗日戰(zhàn)事,實在是無意中得之(可參看翁照垣將軍所著《淞滬血戰(zhàn)回憶錄》所記的事實)。但內則全國輿論的嚴厲責難,關外則浴血苦戰(zhàn)的義勇軍之再接再厲,雖在重重壓迫下的民眾意志,仍澎湃磅礴的表現它的力量。于是無論怎樣厚顏的軍人,怯懦的官吏,沒有一人敢視不抵抗之為當然,但卻改一頂帽子戴上,采用等于不抵抗的“長期抵抗”,在此漫漫“長期”中,眼巴巴的望著國土一塊一塊的被日帝國主義者狼吞虎咽的盡量送到肚里去。但民眾對于前仆后繼的東北義勇軍,節(jié)衣縮食,力籌接濟;對于因循怯懦靦顏占據高位的人物,鄙薄賤視的態(tài)度,隨處可見;對于所謂“長期抵抗”的妙用,冷嘲熱譏,隨處可聞;雖在重重壓迫下的民眾意志,仍澎湃磅礴的表現它的力量。此次當局態(tài)度之倏然轉變,并不是因為“到現在”才“徹底的曉得強盜臨門”,因為“強盜”光臨已久了;也不是因為“滿洲國”“到現在”才給我們以“奇恥大辱”,因為“滿洲國”由日帝國主義一手造成,也早有成績了;也不是因為國聯絕望,因為國聯之無能為力,不但全國民眾不必“到現在”才“徹底的曉得”,就是袞袞諸公也早在文電談話中公然表示過的了。所以此次當局態(tài)度的倏然轉變,可以證明民眾力量的偉大——雖在重重壓迫中的民眾力量仍然有這樣的偉大!日軍閥已表示斷然必須攻取熱河,熱河去而華北危,華北搖動而全國失卻屏障,試問這是中國大眾所能坐視容忍的嗎?

于此有最當注意的一點,即民眾既知他們力量的偉大,要使反抗日帝國主義的斗爭不致再蹈茍安妥協的覆轍,必須繼續(xù)的發(fā)揮民眾的偉大力量。我們現在所大惑不解的,是當局一面表示有意抗日,一面對于民眾的抗日運動,卻壓迫摧殘,不遺余力。姑舉最顯著的例子說說吧,據民權保障同盟總干事楊杏佛氏赴平視察監(jiān)獄的結果,說起“最近數月,在抗日會捕去之學生,有已判決入反省院者,亦有尚在看守所者……均帶有極重之腳鐐,其拘禁均根據《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未經正式法庭審判”。民眾因反抗日帝國主義而犯“危害民國”的大罪,叫他們帶著極重的腳鐐“反省”些什么!我們承認反抗帝國主義——尤其是日帝國主義——的斗爭,誠然“我們全國人現在是整個的生死同命”,但這“生死同命”的斗爭,必須“全國人”共同起來掙扎奮斗的。倘若民眾僅僅為著抗日問題而開會討論,就犯了什么“緊急治罪法”,試問如何“一致奮起,作有力之聲援”?“全國”何從起來作“后盾”?

中國民族要求自由平等,反帝工作是絕對無可逃避的,但必須團結全民族的大眾力量,有長時間的整個的百折不回的不怕犧牲的斗爭計劃。日帝國主義的走狗只是若干狂妄的軍閥,我們如以全民族的大眾力量對他們周旋,最后的勝利無疑的是屬于我們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