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文壇大混戰(zhàn)的前夜!
自從五四運動掀動了這整個文壇的浪潮,連滾帶爬的猛進到今日。十余年來政治狀態(tài)的混亂,反映到文壇步法的龐雜,已經(jīng)成了不可否認的事實。就在這龐雜的一團里面,有的已經(jīng)跑到了時代十萬八千里路的前面,而抓不住時代的核心。有的還在十六世紀的社會里呻吟,而不肯放棄舊的骸骨。守在象牙之塔里的作家,高唱著唯美主義,民族主義的英雄,狂呼著熱血頭顱。頹廢者只寫貧病交加;才子佳人只沉醉于風花雪月。
這樣雜雜亂亂的一群,通通在這混亂的文壇上占了一大部份或一小部份的勢力,如同軍閥們瓜分著地盤一樣。各盡所能的用著千變?nèi)f化的花樣來吸取廣大的讀者去擁護他們。暗中在自己割有的一塊地盤里,筑起堅固的防壘,以避免外來勢力的侵入。招兵買馬,積草囤糧,都準備來一個更龐雜的混戰(zhàn)。誰勝了誰就握得這個文壇的霸權(quán)。
這一些萬花撩亂的把戲,這一個殺氣重重的文壇,已經(jīng)把青年們的眼睛,擾亂得分不出青紅皂白了。大多數(shù)都盲目地跟著這喊殺喝的聲音打磨旋!青年們有熱烈的情緒,勇敢堅毅的精神,都想在這烏煙瘴氣的陣線中找著一條良好的出路。
文壇的防壘太堅固了,青年們沖撞不進!
有的,少數(shù)的,已經(jīng)拜了門,成了宗派,開始踏進這混亂的文壇。但是多數(shù)的仍舊在彷徨,仍舊是感到永遠沒有歸宿的苦悶。
投稿到雜志或報紙的副刊上去吧,多如石沉大海,連個水泡都沒有,稿子就被編輯先生摔進了字紙簍。書店的老板,看見你是無名人就要頭痛三日,更不敢審察你的作品的內(nèi)容。要求引入門墻吧,請你先三跪九叩首的叫幾聲“老頭子”稱幾聲“門生”,才許你當一個小嘍啰。有名作家的假面具,貓兒哭老鼠的慈悲;處處都刺痛了無名青年們的心坎!
然而這是文壇大混戰(zhàn)的前夜呀!無名的青年們不甘寂寞,都需要一個為自己為大眾而奮斗的營陣!
因此去年十二月里,我們這幾個百分之百的無名小卒,為著思想上性情上都沒有大不了的分歧,又同是一樣的沒有出路,便偶然的組成了這么一個“社”。大家都窮,暫時只好借著這么一本小冊子,來經(jīng)常發(fā)表我們的郁積。
這不是一個大大的集團,沒有門墻也沒有派別。就是因為大家都是“無名”所以叫它個“無名社”。我們十萬分誠摯的同情于象我們這樣的無名朋友,歡迎加入到我們這社里來。大家團結(jié)著,用自己的力量來開拓一條新的文藝之路。從這大混戰(zhàn)的前夜里,沖到時代的核心中去!
我們不需要頹廢的無病呻吟,更不需要才子佳人的風花雪月。不需要守在象牙之塔里的藝術(shù)家,也不想做一個文壇上的英雄豪杰。我們唾棄舊的尸骸,同時也不自稱能干的描寫一九三三年的世界。
眼前這一個龐雜的文壇,我們認定它就在這大混戰(zhàn)里大半將要遭到不可避免的毀滅。新的世界,完全是大眾的。大眾的內(nèi)容,大眾的情緒,一直到大眾的技術(shù)。
我們這幾個無名小卒們,不敢有絲毫的妄想,只要求能夠老老實實地攀住時代的輪子向前進。在時代的核心中把握到一點偉大的題材,來作我們創(chuàng)作的資料。我們不夢想趁著這個龐雜的大混戰(zhàn),來占據(jù)這文壇的一個角角兒;我們只求多認識幾個無名的朋友,共同來開拓一條新的出路!
我們的心,比竹子的心還要虛。一直虛到連一個小小的節(jié)笆都沒有。
現(xiàn)在,這個小刊物已經(jīng)和親愛的朋友們見面了,這自然使我們欣幸。形式,就是這樣小小地一個二十面紙的旬刊,每月按次刊三本。內(nèi)容絕對不涉及政治情形,只登載屬于我們這一個范圍以內(nèi)的作品,如:文藝的批判,論文,翻譯,創(chuàng)作小說,戲劇,詩歌,小品文,等項。編輯的目標是百分之百的注重作品,不重感情。誠摯的將這塊小小的園地,獻給廣大的無名作者!
來吧!親愛朋友們!我們團結(jié)起來,沖到時代的核心中去,開拓一條光明燦爛的出路!
這是一個文壇大混戰(zhàn)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