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傳》櫟園先生未完之書也。先生故精深于六書之學,四方操是藝以登其門者,往往待先生一裁,別以成名。先生于其患難相從,退食平居之鄛,薈蕞其印列于左方,人冠之小傳大要,指次其印學之所以然,而其人生平亦附著。然書固未完也,予受而考之,先生且百歲,操是藝以登其門者奚窮先生,往后有作者既不幸而不在此族矣,若夫先生知其人得其印而又謂之傳矣,其人之幸也;知其人得其印而傳不暇以為者猶數(shù)十人焉,先生皆手書其人姓字,以有待,猶不幸之幸也。書未完而三善備異,有技若已有,一也;其有功于六藝,二也;讀先生之傳,庶幾知有是人者,蓋其文之著也,三也;或問于余曰:“春秋之例,微之。故人之先生,曷微乎是人乎?”余曰:“非也,先生人其印爾,非人其人也,且印人其詞也傳,則既書其字矣,書其里矣,或書其世矣,抑間書其人之為人矣?!比缰??可以微之例例之。余曩聞諸先生曰:“文生于字者也,字之縱橫曲直相銜而生,有子有母,有音有義,先生三歲一同之,豈細故乎?秦漢到今,聲之誤,體之變不知其幾,今藉印文以稽古,學者之職志也。且謂子云“雕蟲小技”而不知其《太玄》、《法言》,庸謂知子云之人乎?吾庶幾俾后人因印易知其人,且人盡相望而盡于百年之內(nèi),即印寧獨在者,而文字之傳稍遠,庶幾俾后人因傳以知其印,因印以知其人云爾。余以是知先生之不微其人也?!痹瓶驮唬骸跋裙繃@《漁洋感舊集》為未完之書,今不幸而類是?!庇嘤衷唬骸胺且?,衣之脫其襻帶,器之損其邊,與當者猶為完衣、完器,物何者不傷于用也。余考《感舊集》所收詩數(shù)家耳,間有評跋數(shù)言耳。家先生發(fā)端于此,未什之一也,而《印人傳》不然,得其人與印而之未傳者十之二耳。又其及見于先生之傳者,文字之美則洋洋灑灑矣。猶為完衣、完器物也。比之石倉歷代詩之小序,其例也,得其人而印而未之傳者,君皆仍其目,罔有出入焉。得藉手笙詩之缺,附于《小雅》,甚善。故曰:非《感舊》例也,《感舊》不可續(xù),《印人傳》不必續(xù)也?!被蚵動嗯c雪〔云〕客之言而嘆曰:“審爾,謂《印人傳》為已完之書而可?!蹦昙彝瑢W晚生錢陸燦書。
葉銘《周櫟園先生小傳》:君諱亮工,字元亮,號櫟園,又號減齋,河南祥符人,移家白下。明崇禎十三年庚辰進士,由濰縣令行取御史。國朝授兩淮鹽運使,歷戶部右侍郎。削籍??滴醭鯊蛢L事,歷江安督糧道,好古圖史,書畫方名彝器,有《讀畫錄》《印人傳》、《字觸》、《書影》、《入閩記》、《閩小記》、《賴古堂詩文集》、《賴古堂文選》、《鹽書》、《同書》、《蓮書》、《尺牘新鈔》、《藏弆集》、《結(jié)鄰集》、《刪定虞山詩人傳》、《耦雋》等書。明萬歷四十年壬子生,康熙十一年壬子卒,年六十有一。宣統(tǒng)二年五月仁和葉銘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