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三 談蘇聯旅行社

萍蹤寄語:第三集 作者:鄒韜奮


到蘇聯去旅行的人,大概多由蘇聯旅行社照料一切,記者所述關于蘇聯的《寄語》,也常提到蘇聯旅行社,所以我覺得關于蘇聯旅行社的情形,有略加說明的必要。

在蘇聯只有兩個旅行的機關:一個是普羅旅行社(Proletarian Tours),這個組織的宗旨是在幫助和鼓勵蘇聯的居民在本國各地旅行,用的是紙羅布,一切平民化,是專為能夠適應本國情形者而設的;還有一個便是蘇聯旅行社(Intourist),是偏重為外國人到蘇聯去旅行的便利而設的,用的是金幣。本文所述,即指后者,聽說是在一九二九年成立的。這個機關的成立和數年來的長足的發(fā)展,也可作為蘇聯建設成功的一種寒暑表看;因為它有成績給人看,外國人也驚異它的成績,無論是友是敵,都想去看看;最初因可看的地方還不多,尤其是各地關于旅行上的種種設備還有不全的,所以由這個旅行社照料可游的地方還有較嚴的限制,漸漸地愈益開放,現在除遠僻之地如西比利亞及中亞蘇維埃(Soviet Central Asia)各處關于旅行上的設備仍有困難外(西比利亞雖有西比利亞鐵道,但欲深入內地旅行,交通及旅館等等方面仍多不便之處),其他各地均可通行無阻,年年有新的區(qū)域由該旅行社開放給旅客,就是年年有長足進步的事實上的表現。

蘇聯旅行社總機關設在莫斯科,在蘇聯境內各大城設有分社十五處;在邊境及比較重要的各鄉(xiāng)鎮(zhèn)設有代理處十個。在國外如美,英,德,法,奧,丹麥,挪威,波斯,土耳其,日本,匈加利等,都設有分社;此外在國外設有代理處約五十個,中國哈爾濱也有該社的代理處。在蘇聯境內較大的分社,僅其所用的招待員(以女的居大多數),每處達七八十人或百余人之多;因系國立機關,和交通機關(各鐵路輪船等等)以及各種有關系的機關,都呵成一氣,有密切的聯絡;有許多分社即設在所附屬的旅館內,使在辦事方面既便利而又經濟。

我們想到“旅行社”這個名詞,很容易連帶想到上海的中國旅行社以及各地的通濟隆(Thomas Cook)一類機關的職務,但實際卻很不同。在尋常的旅行社,它的職務大概不外替你買火車票或輪船票,替你接送行李,有人送你到碼頭,或在碼頭上接你,替你兌換銀錢等等。除此以外,你到了一地,便可脫離他們的照料。蘇聯旅行社對于以上的職務當然也照樣執(zhí)行,不過不僅乎此,自從你由某地動身入境,一直到你出境達到你的出發(fā)點的某地,乘幾點鐘的火車,或乘那班輪船,住何旅館,如何游覽參觀,一切都繼續(xù)地在它照料之中;用“包辦”這個名詞來形容它的職務,似很恰當;由它把你從某地接到境里來,一直照料到把你送出境,送到你所從來的某地為止。

這樣辦法似乎太拘束,但同時卻給你以不少的便利,尤其是在蘇聯的現狀之下,例如有蘇聯旅行社替你預定火車位置或輪船艙位,或預定旅館房間,在蘇聯各機關便盡量給以便利,很少麻煩,如由個人自己去辦,買火車票也許要在“尾巴”(queue即成行立著等候的長隊)上等幾小時,甚至幾天買不到,旅館空的也很少,你也許等許多時候得不到一個鋪位,這不是他們有意為難,確因這些東西在目前還是不夠支配。又例如俄語是各國語言中最難的一種,而且在蘇聯各地土語有一百余種之多,便學不勝學,旅行社用有經過特別訓練的招待員,英德法意各國語言隨你選擇,都可奉陪游覽參觀,擔任翻譯,擔任解釋一切,依時間的長短和地點的遠近,他們都有規(guī)定好的一定的“包辦”的價目,你將費照繳之后,只須等著吃,住,看,就是了。

于此有個疑問發(fā)生:我們往蘇聯去是要看看它的實際的情形,現在有著這樣呆板的“包辦”的辦法,我們能看到所要看的東西嗎?還是只不過能看到他們允許看到的東西?這個疑問的答案是:倘若旅客不被疑為偵探,行動的自由并不受什么拘束,要看的東西,只須不是屬于軍事范圍,都可以看到。例如旅客到蘇聯之后,蘇聯旅行社照例每天有為旅客接洽好的幾個參觀的地方,或是工廠,或是農場,或是教育機關,或是托兒所等等,但是如有旅客要選看他所要看的事物或機關,也可以提出要求,不過倘若地方過遠,要另加車費就是了。每天由旅行社備好車輛,派好招待員陪伴參觀的只有兩小時左右。此外的時間,旅客自己要往其他各地看看跑跑,全可自由,并沒有人阻撓或監(jiān)視著。

其實如果在蘇聯不過作兩三個月的勾留,就是天天看一兩處關于實業(yè)文化等等的機關,即依著“他們允許看的東西”,已經夠忙!已經夠我們研究!已經不能都看完!在幾年的短時期內的努力,已有這些成績給人看,而且還在繼續(xù)不斷地努力著,這是任何游歷蘇聯的旅客所不能不感到興奮的——就是這次和記者同船去的積極擁護資本主義制度的“黑博士”,看了許多地方的建設情形之后,也不得不動容贊嘆。

關于蘇聯旅行社對于旅客服務的精神,大概說起來是好的方面居多,雖則也還不免有缺點,使有些旅客不能滿意,因為有的職員肯負責,不怕麻煩;有的職員不肯負責,怕多事;簡言之,辦事嚴密的精神和可靠的程度(尤其是口頭答應的話,非督促著做到不能算數),還有不及西歐各國的地方。依記者親歷的經驗,在蘇聯由北而南而西到了七八個城市,所遇旅行社的職員或招待員熱誠照料令人感謝的不少,但在列寧格拉失卻攝影機的時候,所遇該處旅行社的辦事人便不行。后來在莫斯科時,也有一位女旅伴的攝影機被竊,遇著一位熱心的女招待員替她去報告警察(因帶有攝影機的旅客,在護照上都由海關注有商標及號碼),結果居然物還故主。我在列寧格拉那天下午失卻攝影機回到旅館后,即向帳房間報告,并因當夜即須匆匆偕同旅行團同往莫斯科,為時已晚,請該社代為報告警察,那位所謂女主任也者聽時就不肯負責,說要由那天陪我們出游的那位女招待員去辦,而那位女招待員在我們起程前又杳無蹤影,無處尋覓,于是我的那個不幸的攝影機終于不得不“奉送”了。這不是我為著失了區(qū)區(qū)一個攝影機而發(fā)牢騷,同游者遇著這類“不肯負責”的事情也不乏其人,這不過是一個例子。誠然,這樣大規(guī)模的機關,如蘇聯旅行社,訓練許多人員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說該社成立以來不過幾年,已較前進步得多了。

(一九三四,十二,廿四,晚。倫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