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期望

大眾集 作者:鄒韜奮


期望

在前天的報上,看到先生編輯《大眾生活》的消息,使得我快樂到萬分。回想先生以前編輯的《生活》周刊,我從第五卷起,沒有一期未曾讀過,后來《生活》被停止郵寄了,想了方法請上海友人按期買了轉(zhuǎn)寄給我,直到《生活》被迫停刊時為止,因為那時我還在故鄉(xiāng)鹽城讀書呢。同時我所知道《生活》的讀者是各界的人們都有的,不像現(xiàn)在一般刊物的讀者僅僅限于學生的,故《生活》可以說是極普遍的大眾讀物。自《生活》停刊了以后,一般大眾和失去良師一樣的悲痛;然而考究《生活》何以使人如此的愛護呢,在我的意思,不外下列的幾個原因:一,文字生動精警而有趣味。二,各項重要問題無所不談,但不趨專門化。三,誠懇的暗示人生修養(yǎng)。四,積極的促進社會改造。再加上先生公正精透的《小言論》,人生百面鏡的《信箱》,因此風行海內(nèi),暢銷寰宇了。最近我常和同學樹君說:“《生活》??院?,上海的周刊旬刊雖多,沒有夠得上稱為‘大眾讀物’而具有以前《生活》一樣價值的,很希望現(xiàn)在有類似《生活》的刊物出現(xiàn),使大眾再得到適當?shù)牧己玫淖x物?!边@話說了不久,就看到《大眾生活》出版預(yù)告的消息了,可以說是我的希望實現(xiàn)了,該是如何的快樂呢!

看到《大眾生活》這個名辭,誰都知道一定是大眾化的讀物。再看先生所述《大眾生活》的目標是“在根據(jù)現(xiàn)代中國的急切需要,力求民族解放的實現(xiàn),封建殘余的鏟除,個人主義的克服”。的確,民族解放是現(xiàn)代大眾所急切地需要的;封建殘余不鏟除,社會無法改造;個人主義不克服,社會事業(yè)無從發(fā)展。由此可知《大眾生活》和以前《生活》的主張沒有多大出入的,只有更加具體化一點了。而《大眾生活》所用的工具還是“通俗生動的筆調(diào)”,也和《生活》一樣的。至于《大眾生活》對于大眾的希望是僅在“引起對于時事及重要問題的特殊注意與研究興味”,我覺得還有點“美中不足”,我更希望《大眾生活》使大眾再得到人生修養(yǎng)的暗示,這就是先生以前辦《生活》時所主張的。因為現(xiàn)代大眾受到的教育,水平還是很低的,對于人生修養(yǎng)的訓(xùn)練,非常的淺薄。他們認為人生的娛樂,是打牌宿妓;他們認為人生的目的,是升官發(fā)財。因此弄得社會上烏煙瘴氣,沒有升平之日。我很希望先生繼續(xù)依照《生活》時代的服務(wù)社會的精神,使大眾由《大眾生活》得到做“人”的方法,做“人”的訓(xùn)練,這樣造福社會,更非淺鮮了。

其次我還希望《大眾生活》對于讀者信箱,最好還是設(shè)置,因為信箱的內(nèi)容,確可顧到極有價值的人生問題,社會問題,而先生對于每一問題的解答,更足供若干人的借鏡,由生活書店編印之《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和《遲疑不決》等書的風行海內(nèi),就可知大眾對于信箱內(nèi)容的重視了。國內(nèi)外各地通訊,尤請?zhí)貏e注意,從這里才尋得出鏟除封建殘余的方策呢。

最后我對先生還貢獻一點芻蕘,就是在現(xiàn)代的中國,言論自由仍是一個夢想,我希望先生以極慎重的努力,把《大眾生活》慢慢培育起來成為良好的大眾讀物,切勿使它中途夭折,因為現(xiàn)在創(chuàng)辦刊物,任你是光明磊落,往往遭到意外的無理的摧殘與壓迫。(下略)

徐鳳石

鳳石先生:

承蒙你懇摯的獎勉,非常感愧,先要謝謝你的厚意。本社同人只有愈益奮勉,永不辜負諸位好友的期望。

不幸夭折的《生活》,在現(xiàn)在看來,感覺到有許多的缺點,但仍承蒙許多讀者好友垂念不忘,這也是使記者很感愧的。倘若諸友認為《生活》在當時對于社會不無一點點的貢獻,我覺得大概是因為它的愚誠,是在能反映著當時社會大眾的公意,始終不投降于黑暗的勢力,始終堅決地不肯出賣社會大眾給它的信用。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還是要堅持到底的。

但是時代的巨輪是向前進的,《大眾生活》產(chǎn)生的時代和《生活》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記者出國兩年多,回國后最深刻感覺的一件事是讀者大眾在認識和思想上的飛躍的進步。關(guān)于這一件事實的最顯明的佐證,是有好些刊物因為歪曲了正確的認識和思想,無論在宣傳和發(fā)行方面如何努力,還是沒有人睬它。這是就一般說。講到《大眾生活》,我們不但希望它能避免《生活》的缺點,保留《生活》的優(yōu)點——倘若有一些些的話——而且要比《生活》前進。試舉一二例子來說:例如先生所提起的“各項重要問題無所不談,但不趨專門化”,社會是一天一天地在前進著,有許多在從前認為是“專門化”的知識,也許到現(xiàn)在卻應(yīng)該是一般化了;我們要盡力使原來是“專門化”的,現(xiàn)在要在文字的寫作技術(shù)上使它大眾化起來,由此提高一般的知識水準。我覺得為大眾的利益方面著想,以后任何專家都須特別注意到這一點;一方面有他們各個的精深的專家的研究,一方面卻須訓(xùn)練他們自己能把專門的知識用通俗的方法灌輸于大眾。又例如“暗示人生修養(yǎng)”,現(xiàn)在不是由個人主義做出發(fā)點的所謂“獨善其身”的時代了,要注意怎樣做大眾集團中一個前進的英勇的斗士,在集團的解放中才能獲得個人的解放。關(guān)于這一點,有一件雖然微細而卻顯明的事實可以做個例子。從前實施所謂“職業(yè)指導(dǎo)”的人們,總是把應(yīng)該怎樣努力怎樣吃苦的話勸導(dǎo)青年,這對于當時有業(yè)可就而不肯努力不肯吃苦的青年說,當然不能算錯,但近來有不少很肯努力很肯吃苦的青年,因為次殖民地的經(jīng)濟破產(chǎn),不是因他們自己的個人過失而遭著失業(yè)的痛苦,指導(dǎo)者再對他發(fā)揮“拚命努力拚命吃苦”的高論,便是犯著牛頭不對馬嘴的毛病了。

我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人生”無須“修養(yǎng)”,但是“修養(yǎng)”不應(yīng)以個人主義為出發(fā)點,卻要注意到社會性;是前進的,不是保守的;是奮斗的,不是屈伏的;是要以集團一分子的立場,共同努力來創(chuàng)造新的社會,不是替舊的社會茍延殘喘。所以“引起對于時事及重要問題的特殊注意與研究興味”,也未嘗不含在“人生修養(yǎng)”里面。

關(guān)于國內(nèi)外通訊和信箱的設(shè)置,先生的建議,我們當接受,不過發(fā)表的信以有發(fā)表價值者為限,所以不一定期期都有。

最后先生很熱誠可感地希望《大眾生活》不要“中途夭折”,我們也和先生一樣地希望著,不過當然還要以不投降黑暗勢力為條件,因為無條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為惡的生存,雖生猶死,乃至生不如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