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印書紙
聞怡谷老人言,桐城黃君的《論衡校釋》已出,前日往琉璃廠,因買得一部。王仲任為吾鄉(xiāng)先賢,素所景仰,嘗謂與明李卓吾清俞理初同為中國思想界不滅之三燈,《論衡》中九虛三增至今猶有萬丈光焰,惜自昔乏善本,常令人感覺不易讀耳。黃君此著有功于后學(xué)不少,鄙人亦大受惠賜,披讀數(shù)章,豁然意解。但用紙稍差,質(zhì)滑而分量重,且甚脆弱,其實以那么的高價發(fā)售,似亦不妨用竹紙印矣。此種紙微黃而光滑,便于印鋅版,出于日本,在彼地則不用于印書,只供廣告?zhèn)鲉沃?,不知來中國后何以如此被尊重,稱之曰米色紙,用以印精裝本用,此蓋始于開明書店,旋即泛濫全國矣。中國為印書最早之國,至今而盡忘其經(jīng)驗,連一張紙的好壞亦已不能知道,真真奇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