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
《樂府古題要解》:《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險。
噫吁嚱 〔1〕 ,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 〔2〕 ,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 〔3〕 ,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5〕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6〕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 〔7〕 ,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 〔8〕 ,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9〕 。又聞子規(guī)啼 〔10〕 ,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 〔11〕 ,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12〕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13〕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14〕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1〕 《宋景文公筆記》: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
〔2〕 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柏灌、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民椎髻哤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3〕 《元和郡縣志》:太白山,在鳳翔府郿縣東南五十里。諸山莫高于此。
〔4〕 《蜀王本紀》: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山。秦王獻美女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為石。
〔5〕 左思《蜀都賦》:陽烏回翼乎高標。高標,一名高望,乃嘉定府之主山。
〔6〕 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
〔7〕 《元和郡縣志》:青泥嶺,在興州長舉縣西北五十三里。懸崖萬仞,上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為青泥嶺。
〔8〕 《星經(jīng)》:參十星,玉井四星在參左足下,捫參必歷乎井也。岷山之地,上為井絡(luò)。參三星為蜀之分野,井八星為秦之分野。脅息,縮氣也。
〔9〕 《雉子斑》古辭:雄來飛,從雌視。
〔10〕 子規(guī),即杜鵑也。蜀中最多。春暮即鳴,夜啼達旦,至夏尤甚。
〔11〕 木華《海賦》:磊 而相。李善注:相,相擊也?!俄崟罚海?。
〔12〕 郭璞《江賦》:砯巖鼓作。李善注:砯,水擊巖之聲。
〔13〕 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14〕 陳子昂書:殺人如麻。
王琦注曰:白,蜀人,自為蜀詠耳。言其險更著其戒。風(fēng)人之義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