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1〕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妄若濁水泥 〔2〕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3〕 。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4〕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
〔1〕 李善注:夫皎月流輝,輪無輟照,以其余光未沒,似若徘徊。前覺以為文外傍情,斯言當(dāng)矣。
〔2〕 《漢書》:民歌曰,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吳兆宜注子建《九愁賦》云: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詞義各別。黃節(jié)注:清路塵與濁水泥是一物。浮為塵,沉為泥,故下云浮沉異勢,指塵泥也。亦喻兄弟骨肉一體,而榮枯不同也?!稑犯犯淖鞲咚?、濁水泥,則二物不倫,未喻陳思意矣。
〔3〕 諧,和也。
〔4〕 古詩曰:從風(fēng)入君懷,四坐莫不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