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器用

讀書敏求記 作者:錢曾


器用

嘉靖辛丑刻于金閶。此乃舊抄也。

卷終一行,“阜昌宋隆夫書”,不知何人。內稱“大元皇帝”則為元人無疑。后有匏庵先生跋語。清常道人得之赤岸李氏。

汲郡呂大臨《次考古圖》成,并識古器所藏于目錄后。秘閣太常內藏外列三十七家,即后記謂閱之士大夫,得傳摹圖寫者,蓋非朝伊夕矣。其《續(xù)圖》五卷,《釋文》一卷,《文獻通考》懼不載。豈貴與及諸藏書家,都未見此本耶。

間以元刻仇校,牴牾脫落,幾不成書。此系北宋鏤版。予得之梁溪顧修遠,洵縹囊中異物也。后為季滄葦借去,屢索不還。耿耿掛胸臆者數年。滄葦歿,此書歸之徐健庵。予復從健庵借來,躬自摹寫,其圖像命良工繪畫,不失毫發(fā),楮墨更精于槧本。閱之沾沾自喜。嗟嗟!此書得而失,失而復得,繕寫成帙,予之嗜好,可謂勤矣!然聚散何常,終歸一慨,學者唯以善讀為善藏可耳。

《博古圖》成于宣和年間,而謂之重修者,蔡絳曰:“蓋以采取李公麟《考古圖》在前也”。至大翻雕而仍謂《重修博古圖》,未知所修何事?循名責實,豈不可笑?!笆菚裨炀ぃ址ň隳W陽,乃當時名手所書,非草草付諸剞劂者”。凡臣王黼撰云云。元版都為削去,殆以人廢言歟!

《泉志》鄱陽洪邁撰。嘉靖壬午秋,茶夢庵抄本。

元至大二年十月,詔以歷代舊錢與新錢并行,是書成于三年季春。

萬歷乙巳,清常道人校錄孫蘭上本。

蘇易簡集《文房四譜》,徐騎省序之云:“筆硯紙墨為學所資,不可斯須闕。予亦好學者,覽此書而珍之,故為文冠篇,以示來者”。此序是牧翁手錄,通本皆經勘勘對疑誤,讀者其善視之。

《硯箋》四卷,高似孫修《經籍志》作一卷,誤也。昔人言吳融《八韻賦》,古今無敵,惜乎亡來已久。此存得《古瓦硯賦》一篇,應錄入《子華詩集》中。

友字友仁,蘇州人。善為歌詩,工八分隸楷,博極群物。辟小室僅可容膝,清坐竟日。自號硯北生,著《硯北雜志》,槜李項氏刊行之。其原本今藏予家。又著《墨史》,纂魏晉宋墨法三人,唐及五代墨工二十人、宋一百七十人,附以高麗、契丹、西域、金國。其搜訪可謂不遺余力矣。又云:“新羅墨有蠅飲其汁立死者,不知用何毒,亦異聞也”。

《新纂香譜》河南陳敬子中編次。內府元人抄本。凡古今香品、香異、諸家修制、印篆、凝和、佩薰涂傅等香,及餅、煤、器、珠、藥、茶,以至事類傳、序、說、銘、頌、賦、詩莫不網羅搜討,一一具載。熊朋來序之云:“陳氏《香譜》,自子中至浩卿,再世乃脫稿,可謂集大成矣。古人命筆,雖小道不敢聊爾成書,今人偶撮一二零斷“香譜”,刊入類書中,沾沾夸詡。真不滿鬻香長者之一笑也。書館琴窗,蕭晨良夜,靜對此譜,如燒大象藏香一丸,興光網云,覆甘露味國,爾時鼻觀先參者,為何如也。

詳論弓弩箭之制,其稱“蹺蹬弩’。張憲伏之于中林,而捉真珠;郎時俊用之于射狐關,而敗四太子。殆是紹興年間經進之書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