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庫二
延祐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木剌忽怯薛第一日嘉禧殿內(nèi)有時分,對速古兒赤也奴、院使呀不花與張彥清學(xué)士有來,叔固大學(xué)士對本監(jiān)官闊闊出少監(jiān)傳,奉圣旨,秘書監(jiān)裏有的書畫,無簽貼的教趙子昂都寫了者么道。
至元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內(nèi)裏斡魯朵裏有時分,孛羅官人、張左丞、趙侍郎欽奉圣旨:“秘書監(jiān)裏有損壞了底文書書畫,都擗掠底好者。欽此?!?
至元十四年二月,裱褙匠焦慶安計料到裱褙書籍物色:
書籍文冊六千七百六十二冊
褙殼綾〔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二尺一寸〕
每冊〔黃綾二尺,計一萬三千五百二十四尺〕
每冊〔題頭藍綾半寸許,三百三十八尺一寸〕
紙札每冊〔大小紙六張,計四萬五百七十二張〕
濟源〔夾紙三張,計二萬二百八十六張〕
束鹿〔綿紙三張,計二萬二百八十六張〕
打麵糊物料
黃蠟〔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明膠〔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白礬〔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白芨〔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藜蔞〔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皂角〔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茅香〔一錢,計四十二斤四兩二錢〕
藿香〔半錢,計二十一斤二兩一錢〕
白麵〔五錢,計二百一十二斤一兩〕
硬柴〔半斤,計該二百一十一秤五斤〕
木炭〔二兩,計五十二秤一十三斤四兩〕
畫軸大小相滾作二幅計,一千單九軸,每軸用物料:
顏色綾紅絹〔八尺,計八千七十二尺〕
色綾〔上等四尺,計四千三十六尺〕
黃綾〔一千五百尺〕藍綾〔一千五百尺〕
白綾〔五百一十八尺〕皂綾〔五百一十八尺〕
色絹〔計四千三十六尺〕
黃絹〔一千五百尺〕藍絹〔一千五百尺〕
白絹〔五百一十八尺〕皂絹〔五百一十八尺〕
紙每一軸〔大小四十張,計四萬三百六十張〕
濟源〔夾紙一十六張,計一萬六千一百四十四張〕
束鹿〔綿紙二十四張,計二萬四千二百一十六張〕
打麵糊物料每軸
黃蠟〔二錢,計一十二斤九兩八錢〕明膠〔一錢,計六斤四兩九錢〕
白礬〔一錢,計六斤四兩九錢〕白芨〔一錢,計六斤四兩九錢〕
藜蔞〔二錢,計該六十三斤一兩〕
藿香〔一錢,計六斤四兩九錢〕
白麵〔一兩,計該六十三斤一兩〕硬柴〔一斤,計六十三秤一十斤〕
茅香〔二錢,計一十二斤九兩四錢〕皂角〔二錢,計一十二斤九兩八錢〕
木炭〔半斤,計三十一秤八斤四兩〕
至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照得至元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內(nèi)裏斡魯朵裏有時分,孛羅官人、張左丞、趙侍郎欽奉圣旨:“秘書監(jiān)裏有損壞了底書畫,都擗掠的好者?!睔J此。具呈照詳去后,準中書工部關(guān),就令大都路差裱褙匠焦慶安前來本監(jiān),將所有書籍圖畫,各各損壞大小不等,相滾計料,合用物料開坐狀呈。
大德四年十月三十日,準中書工部關(guān),奉中書省判送,大德四年九月二十四日,速古兒赤眾家奴、哈剌撒哈都欽奉圣旨:“秘書監(jiān)裏有底書畫,揀好底眾家奴、哈剌撒哈都您兩個管著者。省官人每根底與文書,依著張參政說底,杭州鋪馬裏取好匠人,都裱褙得完備者。合用底紙綾子教將作院官人每根底應(yīng)付上用綾者。擗掠底完備時,教留守司官人每上等不油底江南好木頭做匣子者,別個底做漆匣子收拾者。用著底玉圖書教咱每年號依著在前樣中,教馬家奴酌中底玉磨與者。太府監(jiān)裏有底玉軸頭,少底添與者。教張參政提調(diào)者?!泵吹朗ブ剂艘病J此。至大德六年六月裱褙畢工,書畫手卷六百四十六軸。本監(jiān)照得,欽奉圣旨,裱褙秘府書畫,今已完備。所有簽貼,合委請字畫精妙之人題寫。
大德五年二月初五日,本監(jiān)準中書戶部關(guān),差萬億庫官元提舉引領(lǐng)司庫皇甫士元與本部丁奏差,於內(nèi)府庫赍得玉軸頭五十九個赴秘書監(jiān)內(nèi),於都省張參政當(dāng)面對秘書官依數(shù)納足。
青菜玉軸頭大小五十四個,內(nèi)
水石一個
菜玉軸頭三個
瑪瑙軸頭二個
天曆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照得,當(dāng)年三月二十一日,闊徹伯怯薛第二日興圣殿后穿廊裏有時分,速古兒赤不顏帖木兒、溫都赤哈剌八都兒、哈剌哈孫、給事中答里麻失里、舍別赤也里雅雅、胡參書、柯參書等有來,本監(jiān)官譚學(xué)士、秘書卿穆薛飛特奉圣旨:“秘書監(jiān)書畫好生收拾者。少的廚柜架子,您行與工部文書,教添造者?!泵吹朗ブ剂艘?。欽此。
至元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秘書監(jiān)照得,本監(jiān)應(yīng)有書畫圖籍等物,須要依時正官監(jiān)視,子細點檢曝曬,不致蟲傷浥變損壞。外據(jù)回回文書就便北臺內(nèi)令兀都蠻一同撿覷曝曬。
至元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張左丞奏:先奉圣旨,教張平章俺兩個分間江南起將來底文書去來。據(jù)經(jīng)史子集、典故文字、陰陽禁書、書畫宋神容,俱係秘書監(jiān)合行收掌。如別衙門遇有合撿閱書籍,立收附於秘書監(jiān)關(guān)取,用畢卻行還監(jiān)呵,怎生?”奉圣旨:“那般者?!睔J此。
至元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監(jiān)官圓議得:本監(jiān)見收書畫,非奉圣旨及上位不得出監(jiān)。
延祐五年三月初九日,監(jiān)官議得:秘書庫所藏御覽圖籍、禁秘天文、歷代法書名畫,諒為不輕。近年以來,凡遇出納秘書郎等自行開封,倘蒙上位不測取索書畫失誤未便。今后移請監(jiān)官一員,不妨本職,逐月輪流提調(diào)。如遇陰雨,點視疏漏,常例舒展曝曬。及出納書畫不測之事,直日秘書郎等計會提調(diào)府親詣府庫,用心監(jiān)視,一同開封,毋致似前違錯。仰移關(guān)監(jiān)丞王奉訓(xùn),依上提調(diào)。仍下秘書郎,依上施行。
至正二年五月,準監(jiān)丞王奉議道關(guān),切謂古之書庫,亦各有目,圖畫亦各看題,所以謹貯藏而便披玩也。伏睹本監(jiān)所藏,俱係金宋流傳及四方購納古書名畫,不為少矣,專以祗備御覽也。然自至元迄今,庫無定所,題目簡秩,寧無紊亂,若不預(yù)為,將經(jīng)史子集及歷代圖畫隨時分科,品類成號,倘時奉旨,庶乎供奉有倫,因得盡其職也。合無行下秘書庫,依上編類成號,置簿繕寫,誠為相應(yīng)。
在庫書
書
經(jīng)一百二十一部,一千二十三冊
史七十九部,一千七百二十四冊
集五十七部,一千七百二十四冊
道書三百三部,四百二冊
醫(yī)書一十四部,一百七十一冊
方書八部,一百五十二冊
先次送庫書一十二部,四百七十八冊
經(jīng)六部,一百一十三冊
史四部,七十五冊
集二部,二百九十冊
后次發(fā)下書一千一百五十四部,一萬六百三十四冊
經(jīng)書二百四十四部,二千一百四十五冊
史一百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四十三冊
子一百二十二部,七百一十二冊
集四百六十三部,五千九百三十四冊
法帖四十二部,二百一十七冊
續(xù)發(fā)下書六百四十二部、七千五百一十冊
經(jīng)一百六十六部,一千九百四十六冊
史四十六部,一千二百七十冊
子二十六部,七十三冊
集一百二十部,二千五十三冊
類書九十六部,九百三十一冊
小學(xué)書六十八部,二百二十八冊
志書三十三部,三百三十冊
醫(yī)書五十一部,四百六十一冊
陰陽書一十五部,一百三十冊
農(nóng)書一十二部,三十七冊
兵書五部,二十一冊
釋道書三部,二十二冊
法帖一部,一十冊
書畫二千單八軸
法書四百八十二軸
法書八十三軸
手卷三百九十九卷
內(nèi)府取三十十五卷
今在庫三百六十四卷
名畫一千五百五十六軸
名畫一千一百五十五軸
內(nèi)府取八十三軸
今在庫一千七十二軸
手卷三百七十一卷
內(nèi)府取出三十卷
今在庫二百三十七卷
看冊七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