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植

十四家詩鈔 作者:朱自清


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jìn)見難問,應(yīng)聲而對,特見寵愛。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臨菑侯。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二十二年,增植邑五千,并前萬戶。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nèi)不自安。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植與諸侯并就國。黃初二年,監(jiān)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xiāng)侯。后封植為陳王。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年四十一。(節(jié)《三國志·魏書》卷十九本傳)

白馬篇

《樂府詩集·雜曲歌詞》:白馬者,見乘白馬而為此曲,言人當(dāng)立功立事,盡力為國,不可念私也?! ≈旒握髟唬焊璋遵R,用世之思也?! ≈烨唬捍嗽⒁庥谟摹⒉⒂蝹b,實(shí)自況也。子建《自試表》云,昔從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伏見所以用兵之勢,可謂神妙。而志在擒權(quán)馘亮,雖身分蜀境,首懸吳闕,猶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軀赴難,視死如歸,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1〕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2〕 ??叵移谱蟮? 〔3〕 ,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 〔4〕 ,俯身散馬蹄 〔5〕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6〕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7〕 。長驅(qū)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8〕 。父母且不顧 〔9〕 ,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0〕

〔1〕 《隨書·地理志》:自古言勇俠者皆推幽、并。

〔2〕 《尚書·禹貢》孔傳:楛中矢干?!犊鬃蛹艺Z》:孔子曰,肅慎氏貢楛矢。

〔3〕 李善注:的,射質(zhì)也。

〔4〕 李善注:凡物飛,迎前射之,曰接。

〔5〕 余蕭客《文選音義》引《典論》:荀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shí)難能。余言,執(zhí)事未睹夫項(xiàng)發(fā)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李善注:顏延年《赭白馬賦》,經(jīng)玄蹄而雹散,歷素支而冰裂。曰馬蹄、月支,皆射帖名也。

〔6〕 《說文》離字下引歐陽喬說曰:離,猛獸也。螭當(dāng)為離,假作螭。

〔7〕 呂延濟(jì)曰:歷,策也?!盾髯印窏钭ⅲ簹v鶩,疾鶩也。

〔8〕 呂向曰:懷,惜也。

〔9〕 鄭玄《毛詩箋》:顧,念也。

〔10〕 《呂氏春秋》:管子云:平原廣城,車不結(jié)軌,士不旋踵。鼓之,三軍之士視死若歸。臣不若王子城父。

古直箋:此詩蓋為張遼作也?!段褐尽の涞奂o(jì)》:建安十二年,公征三郡烏桓,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所謂長驅(qū)蹈匈奴也。此篇蓋賦破虜實(shí)況也。

名都篇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名都者,邯鄲、臨淄之類也。以刺時人騎射之妙、游騁之樂,而無憂國之心也?! 卿吭唬簩こH俗髅荚姡厮亚竺家磺惺挛?,雜錯以炫博。而子建只推出一少年,以例其余。于少年中只出得兩事:一曰馳騁,一曰飲宴。卻說得中間一事不了又一事,一日不了又一日,只是牢騷抑郁,借以消遣歲月,一片雄心無有泄處。其自效之意,可謂深切著明矣。

名都多妖女 〔1〕 ,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 〔2〕 ,長驅(qū)上南山。左挽因右發(fā),一縱兩禽連。余巧未及展,兩手接飛鳶。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膾鰓臇胎 〔3〕 ,寒鱉炙熊蹯 〔4〕 。鳴儔嘯匹侶 〔5〕 ,列坐竟長筵。連翩擊鞠壤 〔6〕 ,巧捷惟萬端。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云散還城邑 〔7〕 ,清晨復(fù)來還。

〔1〕 《一切經(jīng)音義》:引《三蒼》:妖,妍也。沈德潛曰:起句以妖女陪少年,乃客意。

〔2〕 張銑曰:捷,引也。

〔3〕 《毛詩》:魚鱉膾鯉。李善注引《蒼頡解詁》曰:臇,少汁臛也。臛,俗 字?!墩f文》: ,肉羹也。

〔4〕 《說文》:寒,凍也。古直箋:寒鱉者蓋即出鑒凍食之鱉也?!镀邌ⅰ罚汉架咧昌?。注:謂今之 寒也。 與鯖同,醬類也。黃節(jié)注:醬稱寒者,《廣雅》: ,醬也。 與涼通(據(jù)《周禮》注)。寒正涼之義?!蹲髠鳌罚涸追蜢t熊蹯不熟。

〔5〕 本集《洛神賦》:命儔嘯侶。

〔6〕 郭璞《三蒼解詁》:鞠,毛丸,可蹋戲。古直箋:擊鞠壤,謂蹴鞠及擊壤也。

〔7〕 《舞賦》:駱驛而歸,云散城邑。

陳祚明白:白日二句下,定當(dāng)言壽命不常,少年俄為老丑,或歡樂難久,憂戚繼之,方于作詩之意有合。今只曰云散還城邑,清晨復(fù)來還而已。萬端感慨,皆在言外。

泰山梁甫行

《樂府解題》:曹植改《泰山梁甫》為“八方”。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fēng)雨。劇哉邊海民 〔1〕 ,寄身于草墅。妻子像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1〕 《廣韻》:劇,艱也。

朱嘉征曰:觀風(fēng)也。觸目作憂勤語。

朱緒曾曰:朱乾云,詠齊之土風(fēng)也。此詩殆作于封東阿、鄄城之日乎?吾聞君子不鄙夷其民,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今無矜恤之心,而有鄙夷之意,子建亦昧于素餐之義矣。按東阿、鄄城,皆非邊海之地。此憫漢末黃巾寇亂,民人流離而作。朱乾所論非也。

吁嗟篇

《樂府解題》:曹植擬《苦寒行》為《吁嗟》。

吁嗟此轉(zhuǎn)蓬,居世何獨(dú)然。長去本根逝 〔1〕 ,宿夜無休閑。東西經(jīng)七陌,南北越九阡 〔2〕 。卒遇回風(fēng)起,吹我入云間。自謂終夭路,忽然下沉泉。驚飆接我出 〔3〕 ,故歸彼中田。當(dāng)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宕宕當(dāng)何依 〔4〕 ,忽亡而復(fù)存。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 〔5〕 。流轉(zhuǎn)無恒處,誰知吾苦艱。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 〔6〕 ,愿與根荄連 〔7〕 。

〔1〕 《說苑》:魯哀公曰,秋蓬惡其本根,美其枝葉。秋風(fēng)一起,根本拔矣。

〔2〕 《風(fēng)俗通》:東西曰陌,南北曰阡。

〔3〕 《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郭注:暴風(fēng)從下上。猋通作飆。

〔4〕 《說文》:宕,過也。段玉裁注:宕之言放蕩。古直箋:宕宕猶蕩蕩。

〔5〕 古直箋:《禹貢》有九澤?!稜栄拧酚惺??!稘h郊祀志》:天下名山八,五在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山、泰山、東萊山。

〔6〕 賈山《至言》曰:雷霆之所擊,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7〕 《爾雅·釋草》:荄根。郭注:別二名,俗呼韭根為荄。

古直箋:本傳:植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嘗汲汲無歡。裴松之引此篇注其下,是則此篇為太和三年徙東阿后作也。

朱緒曾曰:按子建藩國屢遷,求試不用,愿入侍左右,終不能得,發(fā)憤而作。愿為中林草四句,即表所云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yùn)積,死不恨矣之意。裴松之采入《志》注,大有史識。

朱乾曰:眾建親戚,所以屏藩。唇亡則齒寒,親族離則國寒,所以為《苦寒行》也。

野田黃雀行

《樂府詩集》以此篇與《置酒篇》,俱為《野田黃雀行》。朱乾《樂府正義》曰:《楚策》:莊辛曰,黃雀俯啄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取義于此,大約相戒免禍。

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yáng)其波。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1〕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wǎng) 〔2〕 ,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1〕 本集《鷂雀賦》:鷂欲取雀?!墩f文》:鷂,鷙鳥也。

〔2〕 《方言》: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間,凡取物之上謂之撟捎。

吳摯甫曰:高樹旬,言在高位春竟為不善也。海水句,言天下騷動也。利劍句,言己無權(quán)不能去惡也。結(jié)友句,言同心雖多而無益也?!段郝浴吩唬禾恿?,欲治丁儀罪,轉(zhuǎn)儀為右刺奸掾,欲儀自裁。而儀不能,乃對中領(lǐng)軍夏侯尚叩頭求哀。尚為涕泣而不能救。后遂因職事收付獄殺之。詩中籬間雀,疑即指儀,少年即指尚。植為此篇當(dāng)在收儀付獄之前,深望尚能救儀,如少年之救雀也。

張蔭嘉曰:首四句以樹高多風(fēng),海大揚(yáng)波,比起有權(quán)勢之易于為力。

朱緒曾曰:《文心雕龍·隱秀》云:陳思之《黃雀》,公干之《青松》,格高才勁,而并長于諷諭。此與《鷂雀賦》同意。

七哀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1〕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dú)棲。君若清路塵,妄若濁水泥 〔2〕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3〕 。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4〕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

〔1〕 李善注:夫皎月流輝,輪無輟照,以其余光未沒,似若徘徊。前覺以為文外傍情,斯言當(dāng)矣。

〔2〕 《漢書》:民歌曰,涇水一石,其泥數(shù)斗。吳兆宜注子建《九愁賦》云: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詞義各別。黃節(jié)注:清路塵與濁水泥是一物。浮為塵,沉為泥,故下云浮沉異勢,指塵泥也。亦喻兄弟骨肉一體,而榮枯不同也?!稑犯犯淖鞲咚亍崴?,則二物不倫,未喻陳思意矣。

〔3〕 諧,和也。

〔4〕 古詩曰:從風(fēng)入君懷,四坐莫不嘆。

雜詩六首選三首

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yuǎn)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

轉(zhuǎn)蓬離本根 〔1〕 ,飄颻隨長風(fēng)。何意回飆舉,吹我入云中。高高上無極 〔2〕 ,天路安可窮 〔3〕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yuǎn)從戎。毛褐不掩形 〔4〕 ,薇藿常不充 〔5〕 。去去莫復(fù)道,沉憂令人老 〔6〕 。

仆夫早嚴(yán)駕,吾行將遠(yuǎn)游。遠(yuǎn)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將騁萬里途,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fēng),淮泗馳急流。愿欲一輕濟(jì),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1〕 李白詩注:蓬花如毬,風(fēng)起則轉(zhuǎn)。

〔2〕 《呂氏春秋》:風(fēng)乎,其高無極也。

〔3〕 仲長子《昌言》:蕩蕩乎,若昇天路而不知其所登。

〔4〕 《淮南子》:布衣掩形,鹿裘御寒。言貧人冬則羊裘短褐不掩形也。

〔5〕 《列女傳》:曾子謂黔婁妻曰,先生在時,食不充虛,衣不蓋形?!墩f文》:薇,似藿菜之微者?!秲x禮》注:藿,豆葉。

〔6〕 《詩經(jīng):小弁》:維憂用老。

古直箋:第一首,黃初四年朝京師歸途懷白馬王彪之作。彪時歸吳。第二首,為數(shù)數(shù)徙都而作。第三首,太和二年曹休敗聞至后之作。

贈白馬王彪

彪字朱虎,黃初三年徙封吳王?! 〈嗽娙u《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文王》七章,二三疊,四五、五六疊。

黃初四年正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jié)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shù)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fā)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jì)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lǐng)情內(nèi)傷。

太谷何寥廓,山樹郁蒼蒼。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縱橫。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玄黃猶能進(jìn),我思郁以紆。郁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dāng)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fēng)發(fā)微涼,寒蟬鳴我側(cè)。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fù)過,忘歿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fù)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愛恩茍不虧,在遠(yuǎn)分日親。何必同衾嚋,然后展殷勤。憂思成疾疹,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zhí)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fā)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