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唐宋古文運動始末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選·韓愈 作者:韓愈


二、唐宋古文運動始末

唐朝安史之亂后,國勢衰落,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弄權(quán),由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的一次文風、文體、文學語言的革新運動,是在“復古”的口號下,主要對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的一場文學革命,與歐洲的文藝復興相似。其內(nèi)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其形式就是反對駢文,提倡古文。

唐代古文運動,韓愈等人舉起“復古”的旗幟,提倡學古文,習古道,以此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儒家思想。這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yīng),逐漸形成了群眾性的斗爭浪潮,壓倒了駢文,形成一次影響深遠的“運動”。這一運動有其發(fā)展過程。在駢文盛行時,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陳子昂曾主張“復古”,是文體革新的先驅(qū)者。其后,蕭穎士、李華等繼起,提出取法三代兩漢的主張,為韓柳古文運動做了思想準備。中唐時期雖經(jīng)安史之亂,唐朝國力衷弱,但貞元以后,社會暫時安定,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中興”的希望。這樣韓愈等人倡導古文運動的時機也就成熟了。他們提出“載道”、“明道”的口號,這是古文運動的基本理論。他們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yǎng),重視寫真情實感,強調(diào)要有“務(wù)去陳言”(韓愈《答李翊書》)和“詞必己出”(韓愈《南陽樊紹述墓志銘》)的獨創(chuàng)精神。他們一方面親自實踐,一方面又培養(yǎng)了許多青年作家,使古文運動的聲勢日漸壯大。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后》)。所以,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過韓愈特別強調(diào)儒家的仁義和道統(tǒng),而柳宗元則主張“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

北宋古文運動,即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主張對詩、文進行革新。

晚唐時期,古文運動趨于衰落,出現(xiàn)了講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風。北宋時期,以歐陽修為代表的一些文人,極力推崇韓、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運動。一面反對晚唐以來的不良文風;一面提倡繼承韓愈的道統(tǒng)和文統(tǒng),強調(diào)文道統(tǒng)一,道先于文的觀點,寫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掃清了綺靡晦澀的文風,使散文走上了平易暢達、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道路。人們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共稱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兩次古文運動稱之為“唐宋古文運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