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張君

十力語要 作者:熊十力


答張君

來函引李君談讀書三漸次,初以古人為師,繼以為友,終以為敵。李君何許人,愚妄至是耶?李君如每讀一書皆如是,則以迷惑終其生,甚可哀矣!世間浮亂之書自不少,初讀即師之,毋乃愚賤太過。若夫高文典冊,如此土六經、諸子與梵方釋宗三藏洪文,吾讀之,無論完全贊同與否,要是終身之師,何可與之為敵?即其立義有反之吾心而不合者,吾以敬慎之心矯其弊,而自求一個是處,猶賴前哲之激發(fā)也,而敢敵乎?讀書而存終敵之心,則必故意挑剔,故意狐疑,而初讀時未挾敵意,或有正解,轉因后之敵意而消失,豈不可痛?古今大智人,其于讀書所獲心處,恒反覆體認,愈印愈深,而后所見益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孟子義精仁熟之言,大有深趣,始師之,中友之,終敵之,觀念以次低降,義可精乎?仁可熟乎?人生實難,為學不易,何得如此誤過一生?令友幸加忠告。

今日上庠之教,專以知識技能為務而不悟外人雖極力注重科學,同時亦必于文哲方面特別提倡,使各部門的知識得有其統(tǒng)宗。而凡所以啟導社會與發(fā)揚時代精神及培植個人生活力量者,尤賴有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哲學與文學。吾國人不幸忽略此意??箲?zhàn)以來,雖稍注意文哲,然各大學文學院,殊乏獨立創(chuàng)獲與極深研幾及困知強行的精神,此為事實之無可諱言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