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國女學二十五周年紀念會演說詞

蔡元培自述 作者:蔡元培


愛國女學二十五周年紀念會演說詞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一日)

今日愛國女學校二十五周年的紀念節(jié),我不能親來祝賀,抱歉得很。今把我要說的話寫出來,請內子養(yǎng)浩代我說一說。

諸位看著本校有這許多學生,學科這樣完備,校舍也這樣宏敞,而且建筑校舍的地基也已經規(guī)定,不久就可以著手建筑,將以為本校是向來這樣容易發(fā)展的。殊不知二十五年前初建設的本校,實在簡陋不堪。

當民國紀元前十年頃,我與前繼室黃仲玉結婚后,同來上海,寓新馬路登賢里。那時候,林少泉先生偕他的夫人與他的妹子宗素女士由福建來上海,而通電反對大阿哥的經連山先生有意提倡女學。曾于吾寓中開會一次,到會的女士,除林氏兩位外,有韋增佩、增瑛姊妹,吳弱男、亞男姊妹,薛錦琴、陳擷芬諸女士;男子除林、經二先生外,有蔣智由、陳夢坡、吳彥復諸先生。于是有開辦女校的計畫。到這一年的冬季,就由我與蔣、陳、林、吳諸先生開辦這所女學校了。爾時,又由蔣先生介紹烏目山僧,因彼是羅伽陵夫人的代表,愿出點捐款,助我們成功。

開辦的時候,所有學生,都是發(fā)起人的眷屬,教員就是發(fā)起人。公推蔣先生任校長,不到一個月,蔣先生要往日本游歷,把校長的職務卸給我了。到第二年的正月,年紀大一點的舊學生,都不能來;我們招了幾個小學生,只請了一位專任的教員,其余的功課,我與仲玉擔任了。等到南洋公學散學以后,組織一個愛國學社。學社的名,就是從本校推用過去的,因為那時候,本校的發(fā)起人已經同別的學者組織了一個中國教育會,本校與愛國學社,都作為中國教育會所辦的事業(yè)。爾時,學社設在泥城橋,從吳稚輝先生的勸告,把本校移到學社左近。于是社中學生的姊妹,競來就學,學生人數(shù)漸多。中國教育會的會員,來任教員的也較多,如王小徐先生的數(shù)學,葉浩吾先生的史學,吳稚輝先生、蔣竹莊先生的國文,鐘憲鬯先生的理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教員。

愛國學社解散后,我辭了本校校長,請鐘憲鬯先生繼任。適逢張竹君女士到上海,宣傳女子職業(yè)的重要,提倡手工,本校增設手工班,招特別學生,來學者及數(shù)百人。后來,張女士擬自立手工學校,學生有去此就彼的。鐘先生辭職,中國教育會仍令我任校長,我的從弟國親,同鄉(xiāng)何閬仙先生、吳丹初先生都來幫助。辦了一年多,我要回紹興辦學務公所,又辭職。嗣后,經徐紫虬先生、蔣竹莊先生、徐固卿先生、宋俠公先生與季融五先生的繼續(xù)經營,才有現(xiàn)在的盛況,較之我從前辦理的時候,真不可同日而語了。我深喜本?,F(xiàn)在的光榮,并祝將來不斷的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