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侯景之亂

南史演義 作者:杜綱


二、侯景之亂

本書除了刻畫宋蒼梧王、齊東昏侯、陳后主等亡國之君的荒淫,還描述了侯景之亂帶給黎民百姓的災難,侯景之亂歷史上確有其事,讓我們來看下事件始末。

南北朝時期進入到公元6世紀,逐漸由南北對峙轉(zhuǎn)入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處于中原地區(qū)、占盡天時地利的東魏實力最強;西魏因宇文泰“內(nèi)安反側(cè),外御強鄰”;東魏與西魏由于是從北魏分裂而來,兩國之間戰(zhàn)亂不斷。而梁朝一直試圖收復中原,統(tǒng)一天下。

侯景,字萬景,北魏懷朔鎮(zhèn)鮮卑化羯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穩(wěn),擅長騎射,早期為爾朱榮的部下,后投靠高歡,得其重用,高歡雖對侯景委以重任,內(nèi)心卻猜忌他;侯景雖對高歡服帖,卻與其世子高澄不睦,高歡死后不久,侯景就公開反叛東魏。他先請求以河南六州附西魏,西魏授侯景以太傅、河南道行臺、上谷郡公的官爵,但并不出兵;侯景又求助于梁朝,愿以十三州附梁。梁武帝大喜,不顧群臣反對,接納侯景,封其為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諸軍事、大行臺。此時侯景雖附梁朝,但仍與西魏保持政治軍事聯(lián)系。

侯景初入梁時,想要求婚于王、謝名門,請梁武帝做媒,梁武帝嫌其門第不夠而拒絕了他,侯景因而對梁心懷怨念。侯景反叛東魏后不久,東魏讓俘虜蕭淵明寫信給梁武帝,聲稱若兩國重歸于好,便可放還蕭淵明。梁武帝偏向通好,近臣朱異、張綰等也主和。但傅岐和侯景堅決反對,尤其是侯景,他害怕自己會被梁朝作為交換蕭淵明的籌碼,上書梁武帝,陳述不可與東魏通好,并請纓北伐,均遭梁武帝駁回。又寫信送錢給朱異,請他改變主意,朱異收了錢卻不回信。侯景又偽造了東魏要求以侯景交換蕭淵明的書信,梁武帝看了該偽信以后竟然接受,復書說蕭淵明早上回來,侯景晚上就可以給東魏送過去。侯景看后大怒,決定以壽陽為基地,密謀叛亂。

侯景充分利用了梁朝的各種矛盾,廢除了梁朝盤剝百姓的市場稅和田租,使百姓都來參與叛軍,又將百姓子女分配給叛軍,使壽陽成為一個大軍營。經(jīng)過數(shù)月的準備,于公元548年9月,侯景起兵,正式拉開侯景之亂的序幕。

梁武帝派邵陵王蕭綸統(tǒng)率諸軍,征討侯景。但侯景因與蕭正德里應外合,很快就攻占了都城南京,將梁武帝活活餓死,掌控梁朝軍政大權(quán)。侯景起兵后相繼擁立又廢黜蕭正德、蕭綱(簡文帝)和蕭棟三個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為帝,國號漢。

侯景稱帝沒過多久,梁湘東王蕭繹在肅清其他宗室勢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辯討伐侯景,戰(zhàn)局逐漸扭轉(zhuǎn);駐守嶺南的陳霸先北上與王僧辯會師,于552年收復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殺死,叛亂終于平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