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 秦穆公的霸業(yè)

民族文話 作者:鄭振鐸


九 秦穆公的霸業(yè)

秦居西北,迫近戎狄。民風以強悍見稱。周宣王時,秦仲伐西戎,不克,為所殺。平王東遷時,秦襄公逐去犬戎,占有了周西都畿內(nèi)八百里之地。秦遂大強起來。到了德公,徒于雍。他們始終在西陲,為中國之屏藩,其新興的銳氣大有像周民族初起時的情形。在《詩經(jīng)·秦風》里,豪強之風躍然如見。而《無衣》一詩,尤為執(zhí)戈矛以御邦國的最好的戰(zhàn)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備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備我甲兵,與子偕行。

那樣的同胞感,洋溢于紙上,實是秦民個個所同具的。

到了秦穆公的時候,遂開始有侵略中原,拓土西疇之雄心,奠定了統(tǒng)一中國的基礎(chǔ)。正像周民族在王季和文王的時代一樣。

穆公以五羖羊皮從楚人那里贖了百里奚來,用他為謀主。秦師滅了芮又要潛師取鄭(這是公元前六二七年的事)。到了滑,鄭商人弦高矯君命犒師。穆公知其有備,滅滑而還。晉文公那時剛死不久,晉人欲襲秦師。先軫說道:“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彼鞌∏貛熡跉ィ@百里孟、明視等三帥。但晉侯卻釋了孟明等回秦。穆公素服郊次,向師而哭,深自引咎。復使孟明為政。第二年,秦師又與晉師戰(zhàn)于彭衙,敗績。但到了第三年,穆公又率師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尸而還(《秦誓》作于此時。但書序則以為作于由殽敗歸之時)。

此后,他便專力于經(jīng)營西戎。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的祖先是晉人,逃入了戎地。由余還能說晉語。穆公使人設(shè)法要降了由余。他以由余為謀主,用其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疤熳邮拐俟^賀繆公以金鼓”。

號為“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使也是因“攘”外而得到了成功的。

當時環(huán)同于秦地的西北境者,據(jù)《史記》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之戎;岐梁山?jīng)芷嶂保辛x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岸鴷x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蹦鹿谋闶恰拔魅职藝?。

韓非子寫戎王(大約是八國中之一)的失敗原因很合理。穆王使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叭滞跻娖渑畼范f之。設(shè)酒張飲,日以聽樂。終歲不遷,牛馬半死”(《史記》作“終年不還”,無“牛馬半死”句,大誤)。這便是以中國的高等文化來誘惑這些游牧民族的。戎人沉醉于女樂,終年不遷移,牛馬自然要死亡半數(shù),而其力量也因以大弱。遂為秦所滅。因了由余熟悉西戎諸國的兵勢與其地形,別的戎族或小國便也都很容易的為秦國所“服”了。漢民族的拓土西陲,當始于此時。漢代張騫們的功跡,只是竟秦人未竟之功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