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注重同等學力的考試規(guī)程

小言論:第一集 作者:鄒韜奮


孫中山先生從前演講五權(quán)憲法時,有過這幾句話:“沒有考試,就是有本領的人,我們也沒有方法可以知道,暗中便埋沒了許多人材”,可見他對于考試所注重的是“本領”,是“人材”,有同等的“本領”或同等的“人材”,都應該讓他們有由考試以表現(xiàn)的機會,中山先生并未擱開“本領”或“人材”而告訴我們說非有一紙文憑的都不準應考。最近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邵元沖氏發(fā)表關(guān)于考試的談話,謂“四月初至六月底止,舉行檢定考試,按照法規(guī),應高等考試者須大學或?qū)iT以上畢業(yè),應普通考試者須中學以上畢業(yè),但中國亦有自行修業(yè),其程度盡有堪與大學或中學同等,均特與以機會,使應檢定考試,經(jīng)檢定后,即可應高等或普通考試”,邵氏此語可謂能體中山先生注重“本領”與“人材”的遺意。繼見考試院所公布的《檢定考試規(guī)程》,亦明白規(guī)定“有中等以上學校畢業(yè)之同等學力者,得應普通檢定考試;有大學或?qū)?茖W校畢業(yè)之同等學力者,得應高等檢定考試”,此種不忘注重“本領”與“人材”的辦法,比銓敘部之呆照已否立案的學校畢業(yè)證書以吹毛求疵,教育部之呆照有文憑無文憑以壓迫蠻干,高明得多了;現(xiàn)在一般青年所最感煩悶者為求學與求業(yè)問題,當局應該虛心誠意替他們多籌一條生路,不應該裝腔作勢替他們多加一條絕路。

中國創(chuàng)辦新教育三四十年以來,博士車載斗量,學士滿街都是,一方面常嚷人浮于事,一方面時聞才難之嘆,無非空銜頭的飯桶多,能辦事的實才少,所以我們此后應竭力提倡“本領”,應竭力提倡“人材”:使求學者深明虛有其表的空架子之不足重,重在求得“本領”而造成“人材”;使求事者深明東鉆西求的講情面之不可恃,只恃確有“本領”而有所貢獻的“人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