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總理夫人宋慶齡女士最近因總理國葬典禮,特由德取道俄京莫斯科返國。我們國民因哀念為國奮斗而死的總理,對于總理夫人當然也是很敬重的,所以她此次回國,引起國人的歡迎與注意,是當然的一件事。不過此次夫人因欲避免新聞記者之絮聒麻煩,極力回避,而新聞記者卻又無孔不鉆的不肯放,乃構(gòu)成新聞界一件饒有趣味的事情。此次夫人在北平將往碧云寺參與祭禮時,就先有許多新聞記者攜帶攝影機,準備包圍,夫人來時腳步異常迅捷,并由介弟宋子良君撐著紙傘,替她前后左右大掩而特掩,那一班攝影大家徒呼負負。夫人于六月一日國葬典禮舉行之后,即于當晚乘專車來滬,車于當晚十時十五分由南京下關(guān)開出,預(yù)計可于翌晨四時許到滬,這樣一來,似乎可以避免上海新聞記者的麻煩,因為夜闌更靜,幾位記者先生也許要依戀溫衾,難舍香夢。(這是指采訪新聞的外勤記者,至于編輯新聞的內(nèi)勤記者,往往達旦不寐。)不料在當晚二時許就有許多“無冠帝王”披星戴月到站靜候,該專車到蘇州時已三時半,因加煤,三時三刻始開,直至翌晨五時五十分始到上海北站。各記者一擁上車,不料夫人早準備躲避,一面由衛(wèi)士佯言夫人尚在安眠,請稍候,一面夫人卻靜悄悄的由另一門溜出!各記者覺察上當,急出月臺追趕,夫人不愿表示意見。于是各報記不著什么政見,卻大記夫人穿的衣服什么顏色,穿的絲襪什么顏色,穿的革履什么顏色,走路怎樣快,頭發(fā)怎樣少,更說到面容怎樣,有一報說“夫人面容清瘦”,有一報卻說“夫人面貌較四年前離平時略為豐腴”,“清瘦”和“豐腴”似乎不能說不是相反吧,我恐怕總有一位“無冠帝王”的“御眼”患了近視或出了別的什么毛??!
名人怕記者的麻煩,不但中國,就是外國也往往有。他們不但“捉”住名人搜新聞,也“捉”住攝影,如在名人辦公室里,攝時還要他堂而皇之的坐在辦公桌旁,拿著筆寫字,裝出正在辦公的樣子。據(jù)說美國名記者某君常常懷疑名人這樣裝作寫字備攝的時候,到底寫些什么,有一次他“捉”住上議院議長在辦公室中這樣攝影,攝畢有意斜著眼偷看他寫了什么,卻見紙上寫著“倒霉!”(Go to hell?。┛梢娝麑τ谛侣動浾叩男睦?。像我們這樣的無名小卒,(恕我失禮!我知道讀者諸君中有不少名人。)來去自由,卻也是名人所享不到的一種清福。
其實新聞記者不憚煩苦的對名人實行“貓捉老鼠”的手段,也是為社會的讀者,社會是應(yīng)該感謝的,不過我愚妄之見,覺得倘與國家或社會無重要關(guān)系的事情,似乎可以放松些。有人說黃慧如女士雖不是什么要人,在懷孕時期內(nèi)因受新聞記者之“釘”得轉(zhuǎn)不過氣來,以致起病,實是新聞記者害死的,此雖苛論,但也不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