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本

海源閣宋元秘本書目 作者:楊保彝


宋本

宋乾道本史記一百三十卷三十冊六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先歸陳澄中,轉(zhuǎn)歸北圖。《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史記集解索隱》一百三十卷,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本,卷四十三配清光緒元年楊保彝影宋鈔本,三十冊。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史記》第一部。

宋淳熙本史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冊四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先歸劉少山,轉(zhuǎn)歸北圖?!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史記集解索隱》一百三十卷,宋淳熙三年張桿桐川郡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史記》第二部。

宋本《史記》七十卷二十冊四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史記》第三部。散出后先歸李木齋,轉(zhuǎn)歸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侗本┐髮W(xué)圖書館藏李氏書目》著錄,題《史記集解》一百三十卷,二十冊,宋刻本。夢莊批:此系全書,歸德化李氏。當(dāng)即此本。楊氏題七十卷類誤。

宋殘本史記五十九卷二十六冊二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北圖收購始末記》云:“存九十二卷,宋裴駟《集解》、唐司馬貞《索隱》,楊目原題宋刻殘本,有楊氏藏印,缺卷缺葉前人影宋鈔補(bǔ),書匣及楊目原題五十九卷、二十六冊,二匣。可見此本實(shí)存九十二卷,楊氏題五十九卷者誤?!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史記集解索隱》一百三十卷,宋乾道七年蔡夢弼刻本,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二十三配宋淳熙三年張杼桐川郡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卷一百一、一百十配清顧柔嘉鈔本,存九十二卷,二十六冊?!?

宋本漢書一百二十卷六十冊六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漢書》第一部。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漢書集注》一百卷,宋蔡琪家塾刻本,六十冊,卷二十九、四十五至四十七、五十六至五十七上、八十六、八十八、八十九配另宋本。

宋本漢書一百二十卷三十冊〔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亦作三十冊,此沿《隅錄》之誤。據(jù)下第二部宋本《后漢書》注,與此本合一函,各作三十冊。其實(shí)應(yīng)各作六十冊,作三十冊者楊氏兩代人均偶尖檢耳。此本為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漢書》第二部,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

《北圖收購始末記》書名作《前漢書》,一百二十卷,缺葉前人鈔補(bǔ),楊紹和跋,六十冊?!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書名作空則后書注》,一百卷,宋刻元明遞修本,楊紹和跋,六十冊。

宋本后漢書一百二十卷四十冊〔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后漢書》第一部,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后漢書注》九十卷,《志注補(bǔ)》三十卷,北宋王叔逞刻本,卷四十下配另一宋刻本,四十冊。

宋本后漢書一百二十卷三十冊與上《漢書》共一函?!惭a(bǔ)〕此本見《隅錄》卷二。北國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侗眻D收購始末記》云:“楊目原題宋刻本,有楊氏藏印,缺卷前人鈔配,六十冊?!薄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后漢書注》九十卷,《志注補(bǔ)》三十卷,宋刻元明遞修本,卷十至十九配清鈔本,六十冊。此作三十冊,系沿《隅錄》之誤。

宋本三國志六十五卷三十二冊四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楊氏四經(jīng)四史之齋宋本《三國志》。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北圖善本書目》題宋刻本,卷二、四十至四十一配清影宋鈔本,三十二冊。

宋本晉書一百三十卷三十六冊六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先歸周叔弢,轉(zhuǎn)歸北圖,《自莊嚴(yán)堪善本書目》、《北圖善本書目》均有著錄,題宋刻本。

宋本晉書詳節(jié)三十卷八冊一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楊敬夫在天津出售二十六種之一,散出后先歸劉少山,轉(zhuǎn)歸北圖,《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元刻本,楊氏誤定宋本。

宋本資治通鑒孜異三十卷十四冊二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北國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宋紹興二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刻宋元遞修本?!侗眻D收購始末記》云:卷二十七至三十前人影宋鈔配。

宋本通鑒釋文辨誤十二卷八冊一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通鑒紀(jì)事本末四十二卷八十冊四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侗眻D收購始末記》云:各卷有缺葉,卷十三至十七、十九、二十二、二十九前人鈔配,十六函。《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宋寶佑五年趙與□(此處原文為方框字)刻宋明遞修本,朱錫庚跋。

宋本建康實(shí)錄二十卷十六冊二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先歸周叔嫂,轉(zhuǎn)歸北圖,《自莊嚴(yán)堪善本書目》、《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紹興十八年荊湖北路安撫使司刻遞修本。

宋本路史前記九卷余論十卷發(fā)揮六卷十五冊二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國紐陽十八卷八冊二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兩漢博聞十二卷十二冊一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宋乾道八年胡元質(zhì)姑孰郡齋刻本,卷一至三配清鈔本?!侗眻D收購始末記》云:卷五至卷六、卷十缺葉,前人鈔補(bǔ)。

宋本通鑒總類二十卷四十冊一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輿地廣記三十八卷十二冊二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先歸劉少山,轉(zhuǎn)歸北圖?!侗眻D善本書目》著錄,題宋刻遞修本,卷一至二配清鈔本,黃丕烈、顧廣圻跋。

宋本新編方輿勝覽七十卷三十冊四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

《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宋咸淳三年吳堅(jiān)、劉震聲刻本,二十冊?!侗眻D收購始末記》亦作二十冊,四匣。楊氏所題冊數(shù),系沿《隅錄》及《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之誤。

宋本咸淳臨安志九十八卷三十六冊八函獻(xiàn)唐案:《隅錄》作九十五卷,四十八冊,八函,《江目》作一百卷,三十六冊,六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著錄與《江目》同。王獻(xiàn)唐調(diào)查登錄時(shí)僅殘存二冊。經(jīng)兩次匪亂,先后輾轉(zhuǎn)歸於北圖者凡七十八卷,見《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其中由潘氏寶禮堂歸北圖者,二十四卷,由傅沅叔歸北圖者二十二卷〔其中十卷王獻(xiàn)唐代購于濟(jì)南市肆〕,經(jīng)趙斐云持售傅沅叔者十六卷,共三十八卷。尚有十六卷,來自何處,未見著錄。

宋本東南進(jìn)取輿地通鑒二十卷十冊二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散出后去向不明。

宋本會(huì)稽三賦三卷二冊一函〔補(bǔ)〕此本見《隅錄》卷二,不分卷。北圖收購鹽業(yè)九十二種之一,《北圖善本書目》著錄,題宋刻元修本,一卷,顧廣圻鈔補(bǔ),黃丕烈跋,并改入集部別集類。

宋本漢雋十卷八冊二函〔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散出后先歸潘明訓(xùn),轉(zhuǎn)歸北圖。《寶禮堂宋本書錄》、《北圖善本書目》均有著錄,題宋淳熙十年象山縣學(xué)刻本。

宋本楔帖績考一卷一冊〔補(bǔ)〕此本《隅錄》未收。散出后先歸周叔歿,轉(zhuǎn)歸北圖?!蹲郧f嚴(yán)堪善本書目》、《北圖善本書目》著錄,改題《蘭亭績考》,二卷二冊,宋淳佑刻本,卷一配勞健鈔本,并改隸子部藝術(shù)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