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柳宗元傳

唐宋八大家作品集選·柳宗元 作者:柳宗元


一、柳宗元傳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后魏侍中濟陰公之系孫。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鎮(zhèn),太常博士,終侍御史。宗元少聰警絕眾,尤精西漢、詩騷。下筆構思,與古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貝。當時流輩咸推之。登進士第,應舉宏辭,授校書郎、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

順宗繼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zhuǎn)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即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元和十年,例移為柳州刺史。時郎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刺史,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執(zhí)友,胡忍見其若是?”即草奏章,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xiāng)法。其已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里皆隨宗元師法。凡經(jīng)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于時,時號“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舊唐書·柳宗元傳》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是后魏侍中濟陰公的遠世子孫。曾伯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時的宰相。父親柳鎮(zhèn),是太常博士,終于侍御史一職。柳宗元小時候,聰明機警超出大眾,尤其精通西漢的文章和《詩經(jīng)》、《離騷》,構思寫文章,可與古人相匹敵。精心構思裁剪,縝密細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貝殼。在當時文林同輩都推崇他。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第,又應考中宏辭科,被授予校書郎、藍田縣尉的職務。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監(jiān)察御史。

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韋執(zhí)誼掌權,對柳宗元另眼相看,將他和監(jiān)察呂溫悄悄地引入禁宮之中,和他們商議大事。柳宗元又轉(zhuǎn)為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想要重用他,但恰逢任職不久,王叔文就失敗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司馬。柳宗元遭受流放放逐的災禍,來到野蠻荒涼的瘴癘之鄉(xiāng),身處崎嶇阻塞的環(huán)境,懷有騷人抑郁的情懷,所以抒情敘事,有所行動必定用文章記錄下來。作騷體文章十多篇,閱覽的人都為之感動凄側(cè)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舊例被移作柳州刺史。那時朗州司馬劉禹錫被移作播州刺史,詔書下達時,柳宗元同自己身邊的人說:“劉禹錫上有老母,年事已高,如今他要到蠻方遠郡去做刺史,在西南邊境的地方,來回有上萬里的路程,怎么帶著老母親一起去呢。如果母親不去,母子各在一方,這便成為永別。我和禹錫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這樣呢?”于是起草奏章,請求把柳州授給劉禹錫,自己卻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其事,所以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刺史。

柳州風俗,用男或女作為抵押去借錢,如果到期還不上錢,人質(zhì)便被錢主所沒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這種風俗。對那些已經(jīng)被錢主收了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錢將他們贖回,歸還給他們的父母。長江至嶺南之間,凡是想考進士的人不遠千里,都來跟隨柳宗元,拜他為師。凡是經(jīng)柳宗元指點過的人,一定會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聲震動當時,那時他的號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終年四十七歲。觀察使裴行立幫柳宗元辦理喪事,并護送他的妻子兒女返回京師,當時的人都贊揚他很講義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