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曾子曰:“君子之于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遵之以道而勿強言。心雖愛之,不形于外,常以嚴莊蒞之,不以辭色悅之也。不遵之以道是棄之也。然強之,或傷恩,故以日月漸磨之也?!?
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家訓》曰:“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宮,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此不簡之教也。”
石碏諫衛(wèi)莊公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弊怨胖獝圩硬恢蹋怪劣谖H鑱y亡者,可勝數(shù)哉!夫愛之,當教之使成人,愛之而使陷于危辱亂亡,烏在其能愛子也?人之愛其子者,多曰:“兒幼未有知耳,俟其長而教之?!笔仟q養(yǎng)惡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逼溆昧︻櫜欢嘣?!又如開籠放鳥而捕之,解韁放馬而逐之,曷若勿縱勿解之為易也。
《曲禮》:幼子常視母誑。
立必方正,不傾聽。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數(shù)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shù)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
曾子之妻出外,兒隨而啼。妻曰:“勿啼,吾歸為爾殺豕。”妻歸以語曾子,曾子即烹豕以食兒曰:“毋教兒欺也?!?
賈誼言:“古之王者,太子始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提孩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于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弟博聞有道術者,以衛(wèi)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于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于楚,不能不楚言也。”
《顏氏家訓》曰:古者圣王子生孩提,師保固明仁孝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shù)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乃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長成,終為敗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諺云:“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爾。當以疾病為喻,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豈愿苛虐于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顏氏家訓》曰:“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共叔之死,母實為之。趙王之戮,父實使之。劉表之傾宗覆族,袁紹之地裂兵亡,可謂靈龜明鑒?!贝送ㄕ撘?。
后漢尚書令朱暉,年五十失妻,昆弟欲為繼室。暉嘆曰:“時俗希不以后妻敗家者?!彼觳蝗ⅰ=裰?,年長而子孫具者,得不以先賢為鑒乎?
《內則》曰:“子婦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婦出,而不表禮焉?!?
君子之所以治其子婦,盡于是而已矣。今世俗之人,其柔懦者,子婦之過尚小,則不能教而嘿藏之。及其稍著,又不能怒而心恨之。至于惡積罪大,不可禁遏,則喑嗚郁悒,至有成疾而終者。如此有子不如無子之為愈也。其不仁者,則縱其情性殘忍暴戾,或聽后妻之讒,或用嬖寵之計,捶撲過分,棄逐凍餒,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已?!犊嫡a》稱:“子弗祗服厥父事,大傷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敝^之元惡大憝。蓋言不孝不慈,其罪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