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 四七
四七與五十兩人不知道是誰居長,但總之是年紀(jì)都要比伯宜公為大,因為小孩們叫他們?yōu)椴?,卻念作陽韻,上一字上聲,下一字平聲,雖然單讀如某伯時也仍念作藥韻。四七看他的臉相可以知道他是雅片大癮,又喜喝酒,每在傍晚??匆娝麖耐膺吇貋恚皇帜笾咴S長的潮煙管,一手拿了一大“貓砦碗”的酒(砦當(dāng)是槽字的轉(zhuǎn)變,指喂養(yǎng)動物的食器),身穿破舊齷齪的竹布長衫,頭上歪戴了一頂癟進(jìn)的瓜皮秋帽,十足一副癟三氣。但是據(jù)老輩說來,他并不是向來如此的,有一個時候相當(dāng)?shù)钠?,也有點能干,雖是不大肯務(wù)正路。介孚公于同治辛未(一八七一)年中進(jìn)士,點翰林,依照舊時封建遺風(fēng),在住宅和祠堂的門口須要懸掛匾額,那時匾上二尺見方的大字即是四七所寫,小時候看了一直覺得佩服。大概是癸巳年我同伯升在廳房里讀書的時候,曾經(jīng)請他寫過字看,前后相去二十多年,手已發(fā)抖寫不好了,可是看他的底子還在,比伯文自夸的顏歐各體要好得多。介孚公往江西做知縣時,曾帶了他去,但是照例官親總不大能安分,所以不久同了介孚公的外甥一起被打發(fā)回家來了。這其間多少年的事情全不清楚,我所能記得的便是那一副落魄相了,臉上沒有煙酒氣,衣服整齊的時代該是哪么個樣子,簡直沒法子想象,因為他后來的模樣完全是一個流氓了。
鄉(xiāng)下的流氓有這些分類,由訟師式的秀才文童組成的名為破靴黨,一般的低級的則叫作“破腳骨”,積極的進(jìn)行訛詐,消極的維持地盤,第一要緊的條件是禁得起打,他們的行話叫作“受路足”。四七在本家中間不曾有過訛詐的行為,但聽他在吃忌日酒的時候自述,“打翻以(又)爬起,爬起以打翻”,頗能形容出他的受路足的工夫。他的生活誠然窮苦,但每天的茶飯煙酒也相當(dāng)要幾個錢,不知道他是怎么籌劃來的,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是一個不可解的謎。大概這是破落大家出來的長衫幫“破腳骨”的一派作風(fēng)吧,如孟夫子應(yīng)當(dāng)也是這一路,但比起來卻要狼狽得多,因為他的腳真是給人家打折了(參看《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