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與某君書
手教敬悉。承惠賜貴刊及刊物,至感,愧無木瓜以奉報瓊瑤耳。天馬書店詳細未知,因有浙五中舊生在內(nèi),命自選一集,故以《知堂文集》予之,原來只是炒冷飯,亦無甚意思也。貴處承允出板,久所欣感,唯苦于寫不出東西,無可報命,冷飯又豈可多炒,此想均在鑒察中也。×××君言論不甚入時,取憎于青年新人,亦是當然,竊意以為在不投機不唱虛偽高調(diào)之點或不無可取,故鄙人覺得不必過于責備,況即×君之低調(diào)鄙人也唱不出耶?妄言聊申鄙懷耳,希勿見責。平津不知究竟危險否,此似亦非吾輩臆測所能知,恐只能聽訓而已,無地可遷,姑且安之。匆匆奉復,順頌近安。
(作人啟,四月七日,二十二年)
案敝信向不留稿,篋底忽得此紙,乃系寫錯重改者,故抄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