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宋五家詩鈔 作者:朱自清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shù)魚蝦。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 ,怒目猶吳蛙 。庖煎茍失所,入喉為鏌铘。嚴有翼《藝苑雌黃》云:“河豚盛氣易怒,捕時必以物觸之?!薄稘O隱叢話》后集二十四引。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持問南方人,黨護復矜夸。皆言美無度 ,誰謂死如麻 。吾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捌錉睢倍Z,“若此”二語,“吾語”,皆可省。退之來潮陽,始憚飡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① 張師曾《梅宛陵年譜》:明道四年,范仲淹(希文)徙潤州,過池陽。于其坐中賦河豚。時為建德令。(又:三年,范斥守饒州司諫。圣俞年卅三。)

② 封豕,大豕也,見《左傳》。

③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越王慮伐吳,欲人之輕死也,出見怒蛙乃為之式,從者曰:“奚敬于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

④ 《詩·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無度。

⑤ 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⑥ 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xié)律》詩云: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

⑦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云:而君復何為,甘食比豢豹。又云:雖蒙勾踐禮,竟不聞報效。

⑧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謂其御)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楓窗小牘》:東坡謂食河豚,值得一死。

《六一詩話》: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圣俞平生苦于吟詠,以閑遠古談為意,故其構(gòu)思極艱。此詩作于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為絕唱。

孔毅父《雜記》:永叔稱圣俞《河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于此時,貴不數(shù)魚蝦。”以謂河豚食柳絮而肥,圣俞破題兩句,便說盡河豚好處。乃永叔褒譽之詞,其實不爾。此魚盛于二月,至柳絮時,魚已過矣。(吳景旭《歷代詩話》五十六,當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三十一引。)

《石林詩話》卷上:今浙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常州江陰最先得。方出時,一尾至直干錢。然不多得。非富人大家預以金噉漁人未易致。二月后日益多,一尾才百錢耳。柳絮時,人已不食,謂之“斑子”?;蜓云涓怪猩x,故惡之。而江西人始得食。蓋河豚出于海,初與潮俱上。至春深,其數(shù)稍流入于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

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六一居士《詩話》載梅圣俞賦河豚魚詩……。圣俞詩多古淡,而此詩特雄贍,故尤為人稱美。如曰:“忿腹……鏌铘”;又曰:“退之……可嘉”,真佳作也。

歐《外集》二十三《書梅圣俞河豚魚詩后》云:余每體中不康,誦之數(shù)過,輒佳。亦屢書以示人為奇贈。

《歷代詩話》五十六:劉原父戲謂:鄭都官復有梅都官。鄭有鷓鴣詩,時呼鄭鷓鴣;梅有河豚詩,可呼梅河豚邪?則當時之推許此詩至矣。

朱子《答鞏仲至(豐)》書云:少時嘗語梅詩,亦知愛之。而于一時諸公所稱道如《河豚》等篇,有所未喻,用此頗疑。張、徐之論,亦未為過。至于寂寥短章,閑暇蕭散,猶有魏、晉以前高風余韻,而不極力于當世之軌轍者,則恐論者有未盡察也。

陳衍《宋詩菁華錄》:此詩絕佳者,實只首四句,余皆詞費。然所謂探驪得珠;其余鱗瓜之而,聽之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