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迅譯著書目

三閑集 作者:魯迅


魯迅譯著書目

一九二一年

《工 人綏惠略夫》(俄國M·阿爾志跋綏夫作中篇小說。商務(wù)印書館印行《文學(xué)研究會叢書》之一,后歸北新書局,為《未名叢刊》之一,今絕版。)

一九二二年

《一個青年的夢》(日本武者小路實篤作戲曲。商務(wù)印書館印行《文學(xué)研究會叢書》之一,后歸北新書局,為《未名叢刊》之一,今絕版。)

《愛 羅先珂童話集》(商務(wù)印書館印行《文學(xué)研究會叢書》之一。)

一九二三年

《桃 色的云》(俄國V.愛羅先珂作童話劇。北新書局印行《未名叢刊》之一。

《吶 喊》(短篇小說集,一九一八至二二年作,共十四篇。印行所同上。)

《中 國小說史略》上冊(改訂之北京大學(xué)文科講義。印行所同上。)

一九二四年

《苦 悶的象征》(日本廚川白村作論文。北新書局印行《未名叢刊》之一。)

《中 國小說史略》下冊(印行所同上。后合上冊為一本。)

一九二五年

《熱風(fēng)》(一九一八至二四年的短評。印行所同上。)

一九二六年

《彷 徨》(短篇小說集之二,一九二四至二五年作,共十一篇。印行所同上。)

《華 蓋集》(短評集之二,皆一九二五年作。印行所同上。)

《華 蓋集續(xù)編》(短評集之三,皆一九二六年作。印行所同上。)

《小說舊聞鈔》(輯錄舊文,間有考正。印行所同上。)

《出 了象牙之塔》(日本廚川白村作隨筆,選譯。未名社印行《未名叢刊》之一,今歸北新書局。)

一九二七年

《墳 》(一九○七至二五年的論文及隨筆。未名社印行。今版被抵押,不能印。)

《朝 華夕拾》(回憶文十篇。未名社印行《未名新集》之一。今版被抵押,由北新書局另排印行。)

《唐宋傳奇集》十卷(輯錄并考正。北新書局印行。)

一九二八年

《小 約翰》(荷蘭F.望·藹覃作長篇童話。未名社印行《未名叢刊》之一。今版被抵押,不能印。)

《野草》(散文小詩。北新書局印行。)

《而 已集》(短評集之四,皆一九二七年作。印行所同上。)

《思 想山水人物》(日本鶴見祐輔作隨筆,選譯。印行所同上,今絕版。)

一九二九年

《壁 下譯叢》(譯俄國及日本作家與批評家之論文集。印行所同上。)

《近 代美術(shù)史潮論》(日本板垣鷹穗作。印行所同上。)

《蕗 谷虹兒畫選》(并譯題詞。朝華社印行《藝苑朝華》之一,今絕版。)

《無 產(chǎn)階級文學(xué)的理論與實際》(日本片上伸作。大江書店印行《文藝?yán)碚撔矔分弧#?

《藝術(shù)論》(蘇聯(lián)A.盧那卡爾斯基作。印行所同上。)

一九三○年

《藝 術(shù)論》(俄國G.蒲力汗諾夫作。光華書局印行《科學(xué)的藝術(shù)論叢書》之一。

《文 藝與批評》(蘇聯(lián)盧那卡爾斯基作論文及演說。水沫書店印行同叢書之一。)

《文 藝政策》(蘇聯(lián)關(guān)于文藝的會議錄及決議。并同上。)

《十 月》(蘇聯(lián)A.雅各武萊夫作長篇小說。神州國光社收稿為《現(xiàn)代文藝叢書》之一,今尚未印。)

一九三一年

《藥 用植物》(日本刈米達(dá)夫作。商務(wù)印書館收稿,分載《自然界》中。)

《毀 滅》(蘇聯(lián)A·法捷耶夫作長篇小說。三閑書屋印行。)

譯著之外,又有

所??闭撸瑸椋?

唐劉 恂《嶺表錄異》三卷(以唐宋類書所引?!队罉反蟮洹繁荆⒀a(bǔ)遺。未印。)

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卷(校明叢書堂鈔本,并補(bǔ)遺。未印。)

所纂輯者,為:

《古小說鉤沈》三十六卷(輯周至隋散逸小說。未印。)謝承《后漢書》輯本五卷(多于汪文臺輯本。未印。)

所編輯者,為:

《莽原》(周刊。北京《京報》附送,后???。)

《語 絲》(周刊。所編為在北平被禁,移至上海出版后之第四卷至第五卷之半。北新書局印行,后廢刊。)

《奔 流》(自一卷一冊起,至二卷五冊???。北新書局印行。)

《文藝研究》(季刊。只出第一冊。大江書店印行。)

所選定,校字者,為:

《故 鄉(xiāng)》(許欽文作短篇小說集。北新書局印行《烏合叢書》之一。)

《心的探險》(長虹作雜文集。同上。)

《飄渺的夢》(向培良作短篇小說集。同上。)

《忘川之水》(真吾詩選。北新書局印行。)

所校訂,校字者,為:

《蘇 俄的文藝論戰(zhàn)》(蘇聯(lián)褚沙克等論文,附《蒲力汗諾夫與藝術(shù)問題》,任國楨譯。北新書局印行《未名叢刊》之一。)

《十二個》(蘇聯(lián)A.勃洛克作長詩,胡斅譯。同上。)

《爭 自由的波浪》。(俄國V.但兼珂等作短篇小說集,董秋芳譯。同上。)

《勇 敢的約翰》(匈牙利裴多菲·山大作民間故事詩,孫用譯。湖風(fēng)書局印行。)

《夏 娃日記》(美國馬克·土溫作小說,李蘭譯。湖風(fēng)書局印行《世界文學(xué)名著譯叢》之一。)

所校訂者,為:

《二月》(柔石作中篇小說。朝華社印行,今絕版。)

《小小十年》(葉永蓁作長篇小說。春潮書局印行。)

《窮 人》(俄國F.陀思妥夫斯基作小說,韋叢蕪譯。未名社印行《未名叢書》之一。)

《黑 假面人》(俄國L.安特來夫作戲曲,李霽野譯。同上。)

《紅笑》(前人作小說,梅川譯。商務(wù)印書館印行。)

《小 彼得》(匈牙利H.至爾·妙倫作童話,許霞譯。朝華社印行,今絕版。)

《進(jìn) 化與退化》(周建人所譯生物學(xué)的論文選集。光華書局印行。)

《浮 士德與城》(蘇聯(lián)A.盧那卡爾斯基作戲曲,柔石譯。神州國光社印行《現(xiàn)代文藝叢書》之一。)

《靜 靜的頓河》(蘇聯(lián)M.唆羅訶夫作長篇小說,第一卷,賀非譯。同上。)

《鐵 甲列車第一四——六九》(蘇聯(lián)V.伊凡諾夫作小說,侍桁譯。同上,未出。)

所印行者,為:

《士 敏土之圖》(德國C.梅斐爾德木刻十幅。珂羅版印。

《鐵 流》(蘇聯(lián)A.綏拉菲摩維支作長篇小說,曹靖華譯。)

《鐵 流之圖》(蘇聯(lián)Ⅰ.畢斯凱萊夫木刻四幅。印刷中,被炸毀。)

我所譯著的書,景宋曾經(jīng)給我開過一個目錄,載在《關(guān)于魯迅及其著作》里,但是并不完全的。這回因載在為開手編集雜感,打開了裝著和我有關(guān)的書籍的書箱,就順便另抄了一張書目,如上。

我還要將這附在《三閑集》的末尾。這目的,是為著自己,也有些為著別人。據(jù)書目察核起來,我在過去的近十年中,費(fèi)去的力氣實在也并不少,即使校對別人的譯著,也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下去,決不肯隨便放過,敷衍作者和讀者的,并且毫不懷著有所利用的意思。雖說做這些事,原因在于“有閑”,但我那時卻每日必須將八小時為生活而出賣,用在譯作和校對上的,全是此外的工夫,常常整天沒有休息。倒是近四五年沒有先前那么起勁了。

但這些陸續(xù)用去了的生命,實不只成為徒勞,據(jù)有些批評家言,倒都是應(yīng)該從嚴(yán)發(fā)落的罪惡。做了“眾矢之的”者,也已經(jīng)四五年,開首是“作惡”,后來是“受報”了,有幾位論客,還幾分含譏,幾分恐嚇,幾分快意的這樣“忠告”我。然而我自己卻并不全是這樣想,我以為我至今還是存在,只有將近十年沒有創(chuàng)作,而現(xiàn)在還有人稱我為“作者”,卻是很可笑的。

我想,這緣故,有些在我自己,有些則在于后起的青年的。在我自己的,是我確曾認(rèn)真譯著,并不如攻擊我的人們所說的取巧,的投機(jī)。所出的許多書,功罪姑且弗論,即使全是罪惡罷,但在出版界上,也就是一塊不小的斑痕,要“一腳踢開”,必須有較大的腿勁。憑空的攻擊,似乎也只能一時收些效驗,而最壞的是他們自己又忽而影子似的淡去,消去了。

但是,試再一檢我的書目,那些東西的內(nèi)容也實在窮乏得可以。最致命的,是:創(chuàng)作既因為我缺少偉大的才能,至今沒有做過一部長篇;翻譯又因為缺少外國語的學(xué)力,所以徘徊觀望,不敢譯一種世上著名的巨制。后來的青年,只要做出相反的一件,便不但打倒,而且立刻會跨過的。但僅僅宣傳些在西湖苦吟什么出奇的新詩,在外國創(chuàng)作著百萬言的小說之類卻不中用。因為言太夸則實難副,志極高而心不專,就永遠(yuǎn)只能得傳揚(yáng)一個可驚可喜的消息;然而靜夜一想,自覺空虛,便又不免焦躁起來,仍然看見我的黑影遮在前面,好像一塊很大的“絆腳石”了。

對于為了遠(yuǎn)大的目的,并非因個人之利而攻擊我者,無論用怎樣的方法,我全都沒齒無怨言。但對于只想以筆墨問世的青年,我現(xiàn)在卻敢據(jù)幾年的經(jīng)驗,以誠懇的心,進(jìn)一個苦口的忠告。那就是:不斷的(?。┡σ恍?,切勿想以一年半載,幾篇文字和幾本期刊,便立了空前絕后的大勛業(yè)。還有一點(diǎn),是:不要只用力于抹殺別個,使他和自己一樣的空無,而必須跨過那站著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初初出陣的時候,幼稚和淺薄都不要緊,然而也須不斷的(!)生長起來才好。并不明白文藝的理論而任意做些造謠生事的評論,寫幾句閑話便要撲滅異己的短評,譯幾篇童話就想抹殺一切的翻譯,歸根結(jié)蒂,于己于人,還都是“可憐無益費(fèi)精神”的事,這也就是所謂“聰明誤”了。

當(dāng)我被“進(jìn)步的青年”們所口誅筆伐的時候,我“還不到五十歲”,現(xiàn)在卻真的過了五十歲了,據(jù)盧南(E.Renan)說,年紀(jì)一大,性情就會苛刻起來。我愿意竭力防止這弱點(diǎn),因為我又明明白白地知道:世界決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將來的。但燈下獨(dú)坐,春夜又倍覺凄清,便在百靜中,信筆寫了這一番話。

(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魯迅于滬北寓樓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