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明重刻元張伯顏本六臣注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萬歷二年崔孔昕刻六年徐成位重修本〕二十冊鈐有“楊氏海源合藏書印”、“張氏耕畬珍藏”、“紹和審定”諸印〔魯圖〕
汲古閣本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十六冊
何義門先生評本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清何焯評清乾隆三十七年葉樹藩海錄軒刻朱墨套印本〕十二冊三部鈐有“海錄軒”、“長洲葉氏圖書”、“楊氏海源閣藏”、“東郡楊氏鑒藏金石書畫印”、“彥合珍存”諸印〔魯圖存二部〕
重刻宋淳熙本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清嘉慶十四年胡克家影宋刻本考異十卷清胡克家撰清嘉慶十四年胡克家刻本〕二十四冊五部鈐有“丹邑興阿印”諸印〔魯圖存一部〕
何義門汪瑟葊兩先生評本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清何焯等評清乾隆刻本〕十四冊
明重刻宋廣都本六家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袁絅嘉趣堂刻本〕三十冊
明重刻宋廣都本六家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袁絅嘉趣堂刻本〕三十二冊
明重刻宋廣都本六家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袁絅嘉趣堂刻本〕六十冊
明重刻元張伯顏本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明嘉靖元年汪諒刻本清楊紹和、高均儒跋〕六十冊〔北京圖書館〕
明本六家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丁覲刻本〕六十冊
明本六臣注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明潘惟時、潘惟德刻本〕三十冊
明本六臣注文選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諸儒議論一卷元陳仁子輯明嘉靖二十八年洪楩刻本〕三十冊
明本孫月峰先生評文選三十卷〔梁蕭統(tǒng)輯明孫鑛評明閔齊華瀹注明末烏程閔氏刻本〕十二冊鈐有“六合居藏書印”、“曾經(jīng)展齋考藏”諸印〔魯圖〕
文選六臣匯注疏解十九卷十冊增訂文選集成詳注六十卷〔梁蕭統(tǒng)輯唐李善注清乾隆三十年刻本〕三十冊
重訂文選集評十五卷〔清于光華輯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四十三年錫山鍾氏啟秀堂刻本〕十六冊〔魯圖〕
重訂文選集評十五卷〔清于光華輯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四十三年三樂堂刻本佚名朱筆批點〕十二冊〔魯圖〕
文選音義八卷〔清余蕭客撰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四冊
文選音義八卷〔清余蕭客撰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二冊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清梁章鉅撰清道光十八年刻本〕十二冊〔魯圖〕
重刻宋嘉定本玉臺新詠箋注十卷〔清吳兆宜撰清程琰刪補清乾隆三十九年稻香樓刻本〕四冊
重刻宋嘉定本玉臺新詠箋注十卷〔清吳兆宜撰清程琰刪補清光緒五年宏達堂刻本〕二冊
玉臺新詠箋注十卷〔清吳兆宜撰清程琰刪補清乾隆三十九年稻香樓刻本〕四冊
重刻宋淳熙本古文苑九卷〔宋輯清嘉慶十四年蘭陵孫氏刻岱南閣叢書本〕四冊
重刻宋淳熙本古文苑九卷〔宋輯清嘉慶十四年蘭陵孫氏刻岱南閣叢書本〕二冊五部
明本古文苑二十一卷〔宋章樵注明成化十八年張世用刻本〕六冊
明本古文苑二十一卷〔宋章樵注明弘治十二年王岳刻本〕六冊
明本文選則要二卷〔明周居岐輯明嘉靖刻本〕二冊
文選補遺四十卷〔宋陳仁子輯清道光二十五年唐岱高、蔣恭鎰刻本〕十二冊〔魯圖〕
鈔本文選同異無卷數(shù)一冊
明重刻宋本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輯明隆慶元年胡維新、戚繼光刻本〕一百一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明重刻宋本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輯明隆慶元年胡維新戚繼光刻隆慶六年萬歷六年三十六年遞修本〕一百冊
明本會通館印正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撰明刻本〕四冊
文苑英華選六十卷〔清宮夢仁輯清康熙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自刻本〕二十四冊鈐有“紹德唐圖書記”諸印〔魯圖〕
聚珍本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撰清乾隆武英殿活字印聚珍版叢書本〕二冊三部
明重刻宋本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輯明末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明本重校正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輯明嘉靖三年徐焴刻萬歷二十六年金氏重修本〕二十四冊鈐有“儀晉觀堂”、“楊”、“楊氏海源閣藏”、“陶南山館”、“協(xié)卿讀過”、“保彝私印”諸印〔魯圖〕〔存十二卷一至十二〕
明本宋洪魏公選萬首唐人絕句四十卷目錄四卷〔宋洪邁輯明趙宦光、黃習(xí)遠補明萬歷三十五年趙宦光刻本〕十二冊
明本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鑒一百五十卷目錄三卷〔宋呂祖謙輯明刻本〕十六冊鈐有“張敦仁讀過”、“陽城張氏省訓(xùn)堂經(jīng)籍記”、“玉鼓堂”諸印〔魯圖〕
明本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鑒一百五十卷目錄三卷〔宋呂祖謙輯明積秀堂刻本〕二十九冊鈐有“張敦仁讀過”、“陽城張氏省訓(xùn)堂經(jīng)籍記”、“玉鼓堂”諸印〔魯圖〕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二十四卷續(xù)集二十卷〔宋真德秀輯明嘉靖四十三年杜陵蔣氏家塾刻本〕十八冊
文章正宗二十卷續(xù)集二十卷〔宋真德秀輯明嘉靖二十三年孔天胤刻本〕二十四冊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二十四卷續(xù)集二十卷〔宋真德秀輯明李開鄴、盛符升評明末刻本〕十八冊〔魯圖〕
續(xù)真文忠公文章正宗四十卷〔明鄭柏輯明正德十年劉氏日新堂刻本〕二十冊
明重刻宋本文章軌范七卷〔宋謝枋得輯〕論學(xué)統(tǒng)宗二卷〔明郭邦藩輯明嘉靖四十年郭邦藩常靜齋刻本〕四冊
明汲古閣本中州集十卷首一卷樂府一卷〔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十冊
明重刻汲古閣奉中州集十卷樂府一卷〔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清吳門寒松堂印本〕十二冊二部
唐詩鼓吹十卷〔金元好問輯元郝天挺注明廖文炳解清乾隆十一年懷德堂刻本無想道人批校〕四冊〔魯圖〕
明修德堂本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輯明末修德堂刻本〕十六冊〔魯圖〕
妙絕古今無卷數(shù)〔不分卷宋湯漠輯明嘉靖四十二年衢州府刻本〕一冊
明本新刊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三十五卷〔宋樓昉輯明刻本〕五冊
鈔本西昆酬唱集二卷〔宋揚億等撰清鈔本〕二冊
明汲古閣本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宋郭茂倩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十二冊四部〔魯圖存二部〕
明汲古閣本松陵集十卷〔唐皮日休、陸龜蒙撰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四冊鈐有“天都鮑氏困學(xué)齋圖籍”、“詩卷長留天地間”、“寒松堂藏書記”諸印〔魯圖〕
才調(diào)集十卷〔蜀韋谷輯清康熙四十三年汪氏垂云堂刻本〕二冊〔魯圖〕
才調(diào)集十卷〔蜀韋谷輯清康熙四十三年汪氏垂云堂刻本〕四冊
才調(diào)集補注十卷〔蜀韋谷輯清殷元勛箋注清宋邦綏補注清乾隆五十八年思補堂刻本〕六冊〔魯圖〕
讀畫齋重刻南宋群賢小集一百二十七卷補遺二卷〔題宋陳起輯清嘉慶六年顧修讀畫齋刻本〕三十二冊
江湖后集二十四卷〔宋陳起輯清嘉慶六年顧修讀畫齋刻本〕八冊
忠義集十卷〔元趙景良輯清道光刻本〕二冊
明本皇明文衡一百卷目錄二卷〔明程敏政輯明嘉靖八年宗文堂刻本〕三十二冊
明本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六十六卷〔明茅坤編明崇禎四年茅著刻本佚名朱筆批點〕六十冊鈐有“蘊古堂之印”、“寄齋王從錄珍藏”諸印〔魯圖存唐大家韓文公文鈔十六卷唐大家柳柳州文鈔十二卷〕
明本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六十六卷〔明茅坤編明崇禎四年茅著刻本〕三十四冊
明本古樂府十卷〔元左克明輯明王文元刻萬歷七年田藝蘅重修本〕十冊
明本古文奇賞二十二卷續(xù)古文奇賞三十四卷〔明陳仁錫輯評明萬歷四十六年至天啟刻本清楊以增跋〕三十冊〔魯圖〕
明本奇賞齋廣文苑英華二十六卷〔明陳仁錫輯評明萬歷四十六年至天啟刻本〕三十冊〔魯圖〕
明本奇賞齋古文匯編二百三十六卷〔明陳仁錫輯評明崇禎七年刻本〕一百二十冊〔魯圖〕
明本古文世編一百卷〔明潘士達輯明萬歷三十四年自刻本〕四十八冊〔魯圖〕
明本八代文鈔無卷數(shù)〔一百六種一百六卷明李賓編明末刻本佚名朱筆批點〕五十二冊鈐有“曾藏汪閬源家”諸印〔魯圖〕〔屈乎文鈔一卷楚屈原撰〕〔宋玉文鈔一卷楚宋玉撰〕〔董仲舒文鈔一卷漢董仲舒撰〕〔司馬長卿文鈔一卷漢司馬相如撰〕〔班孟堅文鈔一卷漢班固撰〕〔揚子云文鈔一卷漢揚雄撰〕〔東方曼倩文鈔一卷漢東方朔撰〕〔諸葛孔明文鈔一卷蜀諸葛亮撰〕〔蔡中郎文鈔一卷漢蔡邕撰〕〔王仲宣文鈔一卷漢王粲撰〕〔魏武帝文鈔一卷漢曹操撰〕〔魏文帝文鈔一卷魏曹丕撰〕〔曹子建文鈔一卷魏曹植撰〕〔嵇叔夜文鈔一卷魏嵇康撰〕〔阮嗣宗文鈔一卷魏阮籍撰〕〔潘安仁文鈔一卷晉潘岳撰〕〔陸士衡文鈔一卷晉陸機撰〕〔陸士龍文鈔一卷晉陸云撰〕〔王右軍文鈔一卷晉王羲之撰〕〔陶淵明文鈔一卷晉陶潛撰〕〔鮑明遠文鈔一卷南朝宋鮑照撰〕〔謝靈運文鈔【附】謝玄暉一卷南朝宋謝靈運、齊謝朓撰〕〔陶通明文鈔一卷梁陶弘景撰〕〔梁昭明文鈔一卷梁蕭統(tǒng)撰〕〔梁簡文文鈔一卷梁簡文帝蕭綱撰〕〔江文通文鈔一卷梁江淹撰〕〔任彥升文鈔一卷梁任昉撰〕〔劉孝標文鈔一卷梁劉峻撰〕〔沈休文文鈔一卷梁沈約撰〕〔徐孝穆文鈔一卷陳徐陵撰〕〔庾子山文鈔一卷北周庾信撰〕〔陳伯玉文鈔一卷唐陳子昂撰〕〔張道濟文鈔一卷唐張說撰〕〔張子壽文鈔一卷唐張九齡撰〕〔王無功文鈔一卷唐王績撰〕〔王子安文鈔一卷唐王勃撰〕〔楊盈川文鈔一卷唐楊炯撰〕〔盧升之文鈔一卷唐盧照鄰撰〕〔駱賓王文鈔一卷唐駱賓王撰〕〔王摩詰文鈔一卷唐王維撰〕〔李太白文鈔一卷唐李白撰〕〔元次山文鈔一卷唐元結(jié)撰〕〔歐陽行周文鈔一卷唐歐陽詹撰〕〔韓退之文鈔一卷唐韓愈撰〕〔柳子厚文鈔一卷唐柳宗元撰〕〔劉夢得文鈔一卷唐劉禹錫撰〕〔李文饒文鈔一卷唐李德裕撰〕〔李習(xí)之文鈔一卷唐李翱撰〕〔孫可之文鈔一卷唐孫樵撰〕〔李遐叔文鈔一卷唐李華撰〕〔皇甫持正文鈔一卷唐皇甫浞撰〕〔元微之文鈔一卷唐元稹撰〕〔白樂天文鈔一卷唐白居易撰〕〔沈下賢文鈔一卷唐沈亞之撰〕〔段柯古文鈔一卷唐段成式撰〕〔杜牧之文鈔一卷唐杜牧撰〕〔李羲山文鈔一卷唐李商隱撰〕〔皮襲美文鈔一卷唐皮日休撰〕〔陸魯望文鈔一卷唐陸龜蒙撰〕〔羅昭諫文鈔一卷唐羅隱撰〕〔司空表圣文鈔一卷唐司空圖撰〕〔劉蛻文鈔一卷唐劉蛻撰〕〔劉軻文鈔一卷唐劉軻撰〕〔歐陽永叔文鈔一卷宋歐陽修撰〕〔王介甫文鈔一卷宋王安石撰〕〔司馬君實文鈔一卷宋司馬光撰〕〔范希文文鈔一卷宋范仲淹撰〕〔蘇老泉文鈔一卷宋蘇洵撰〕〔蘇子瞻文鈔一卷宋蘇軾撰〕〔蘇子由文鈔一卷宋蘇轍撰〕〔曾子固文鈔一卷宋曾鞏撰〕〔秦少游文鈔一卷宋秦觀撰〕〔黃魯直文鈔一卷宋黃庭堅撰〕〔晁無咎文鈔一卷宋晁補之撰〕〔張文潛文鈔一卷宋張耒撰〕〔陳無己文鈔一卷宋陳師道撰〕〔李方叔文鈔一卷宋李,撰〕〔陸務(wù)觀文鈔一卷宋陸游撰〕〔蔡君謨文鈔一卷宋蔡襄撰〕〔陳同甫文鈔一卷宋陳亮撰〕〔葉正則文鈔一卷宋葉適撰〕〔唐子西文鈔一卷宋唐庚撰〕〔劉彥沖文鈔一卷宋劉子翬撰〕〔虞伯生文鈔一卷元虞集撰〕〔劉夢吉文鈔一卷元劉因撰〕〔歐陽元功文鈔一卷元歐陽玄撰〕〔元裕之文鈔一卷金元好問撰〕〔宋景濂文鈔一卷明宋濂撰〕〔劉伯溫文鈔一卷明劉基撰〕〔王子充文鈔一卷明王樟撰〕〔崔仲鳧文鈔一卷明崔銑撰〕〔李獻吉文鈔一卷明李夢陽撰〕〔何仲默文鈔一卷明何景明撰〕〔徐昌谷文鈔一卷明徐楨卿撰〕〔楊用修文鈔一卷明楊慎撰〕〔王伯安文鈔一卷明王守仁撰〕〔唐應(yīng)德文鈔一卷明唐順之撰〕〔歸熙父文鈔一卷明歸有光撰〕〔王允寧文鈔一卷明王維楨撰〕〔李于麟文鈔一卷明李攀龍撰〕〔王元美文鈔一卷明王世貞撰〕〔汪伯五文鈔一卷明汪道昆撰〕〔徐文長文鈔一卷明徐渭撰〕〔袁中郎文鈔一卷明袁宏道撰〕〔湯若士文鈔一卷明湯顯祖撰〕〔鍾伯敬文鈔一卷明鍾惺撰〕
明本東漢文紀三十二卷〔明梅鼎祚輯明崇禎刻本〕十二冊
明本西晉文紀二十卷〔明梅鼎祚輯明崇禎刻本〕八冊〔魯圖〕明本書記洞詮一百十六卷目錄十卷〔明梅鼎祚輯明萬歷二十五年家刻本〕三十二冊
明本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明張溥輯明末張氏自刻本〕一百二十八冊二部〔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二五至八二六頁
明本漢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一百二十三卷〔明汪士賢輯明萬歷天啟間新安汪氏刻本〕二十冊子目同《叢綜》八二四至八二五頁
明本漢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一百二十三卷〔明汪士賢輯明萬歷天啟間新安汪氏刻本〕十八冊
明本先秦兩漢鴻文二十五卷〔明顧錫疇輯并評明崇禎刻本〕十二冊
明本西漢文二十卷東漢文二十卷〔明張采輯明崇禎刻本〕二十冊鈐有“河間賜錦堂太氏藏印”、“寶恒堂”諸印〔魯圖〕
三國文二十卷〔明張采輯明崇禎刻本〕十二冊〔魯圖〕
明本南朝宋文二十八卷〔明張采輯明崇禎刻本〕十二冊
明本古文類選十八卷〔明鄭旻輯明隆慶六年顧知類、徐宏刻本〕十六冊鈐有“顧氏完白”、“鴻飛冥冥”、“忠孝傳家”、“庾村鄭氏珍藏”諸印〔魯圖〕
明本名世文宗三十卷〔談藪一卷明胡時化輯明陳仁錫訂明崇禎元年刻書林翁少麓印本〕三十冊〔魯圖〕
明本古文品外錄二十四卷〔明陳繼儒輯并評明末刻本卷二十四配清鈔本佚名朱筆圈點〕八冊〔魯圖〕
明本古文品外錄二十四卷〔明陳繼儒輯并評明末刻本〕十二冊
明本純師集十二卷〔明余鈺輯并評明崇禎刻本〕五冊鈐有“曾在云間肅欠園沈氏”、“續(xù)知樓藏書印”、“沈慈印”、“雪樓居士”諸印〔魯圖〕
明本漢晉南北朝唐宋文歸六十二卷〔明鍾惺輯并評明末古香齋、集賢堂刻本〕二十二冊〔魯圖〕
宋文歸二十卷〔明鍾惺輯并評明末古香齋、集賢堂刻本〕十冊
明本詩歸五十一卷〔明鍾惺、譚元春輯明萬歷刻本〕十二冊〔魯圖〕
明本古文瀆編八種二十九卷〔明王志堅編明崇禎刻本佚名朱筆批點〕十七冊〔魯圖〕〔韓文公集錄三卷唐韓愈撰〕〔柳柳州集錄三卷唐柳宗元撰〕〔歐陽文忠公集錄六卷宋歐陽修撰〕〔蘇明允集綠二卷宋蘇洵撰〕〔蘇文忠公集錄七卷宋蘇軾撰〕〔南豐集錄二卷宋曾鞏撰〕〔蘇文定公集錄三卷宋蘇轍撰〕〔王荊公集錄三卷宋王安石撰〕
明本續(xù)選古文名世文宗十卷〔明鍾惺輯明刻本〕十冊
明本文腴十四卷四冊
重刻汲古閣本三唐人文集三十四卷〔明毛晉編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清嘉慶道光間遞修本〕四冊子目同《叢綜》八三四頁
重刻汲古閣本唐三高僧詩四十七卷〔明毛晉輯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洪氏因樹樓重修本〕十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三三頁
明本漢魏詩乘二十卷吳詩一卷總錄一卷〔明梅鼎祚輯明萬歷十一年劉文顯、徐家慶刻本〕四冊
漢魏名文乘二十六卷附文六十卷四十冊
明本新刊匯編秦漢精華十四卷〔明汪道昆、詹惟修選明萬歷十三年刻本〕四冊〔魯圖〕
重刻元本兩漢策要十二卷〔宋陶叔獻等輯清乾隆五十三年張朝樂刻本〕六冊〔魯圖〕〔存十一卷一至二四至十二〕
明汲古閣本元人集十種〔六十一卷明毛晉編明崇禎十一年毛氏汲古閣刻清初增刻本〕十六冊二部〔魯圖存一部〕子目同《叢綜》八四七頁
重刻明汲古閣本元四大家詩集〔二十七卷明毛晉編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八冊鈐有“寒松堂藏書記”印〔魯圖〕子目同《叢綜》八四七頁
天下才子必讀書十五卷補遺一卷八冊
明汲古閣本唐人八家詩〔四十二卷明毛晉輯明崇禎十二年毛氏汲古閣刻本〕八冊鈐有“王士禎印”、“羼提”、“家在白云錦水之間”諸印〔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三三頁
明汲古閣本唐人八家詩〔四十二卷明毛晉輯明崇禎十二年毛氏汲古閣刻本〕十六冊
明本明十二家詩選〔三十九卷明趙南星輯明刻本〕十六冊〔魯圖〕李崆峒集五卷〔明李夢陽撰〕高蘇門集二卷〔明高叔嗣撰〕徐昌谷集二卷〔明徐禎卿撰〕鄭少谷集四卷〔明鄭善夫撰〕何大復(fù)集四卷〔明何景明撰〕薛西原集二卷〔明薛蕙撰〕吳川樓集四卷〔明吳國倫撰〕李滄溟集四卷〔明李攀龍撰〕王鳳洲集四卷〔明王世貞撰〕盧次楩姬集四卷〔明盧柟撰〕喬三石集二卷〔明喬世寧撰〕邊華泉集二卷〔明邊貢撰〕
明本文壇列俎十卷〔明汪廷訥輯明萬歷三十五年汪氏環(huán)翠堂刻本〕十二冊〔魯圖〕
明本元白長慶集〔二百四十一卷明馬元調(diào)編明萬歷松江馬元調(diào)刻魚樂軒印本〕二十冊
明本漢魏詩紀二十卷〔明馮惟訥輯談藝錄一卷明徐禎卿撰明嘉靖三十八年馮惟訥刻本〕六冊〔魯圖〕
明本唐詩所四十七卷〔歷朝名氏爵里一卷明臧懋循輯明萬歷刻本〕十二冊〔魯圖〕
明本詞致錄十六卷〔明李天麟輯明萬歷十五年自刻本〕八冊
明本名文珠璣無卷數(shù)〔不分卷明焦竑輯明天啟刻本〕十冊〔魯圖〕
明本屈陶合刻無卷數(shù)〔十六卷明毛晉編明萬歷四十六年至天啟五年毛氏綠君亭刻本〕二冊鈐有“莊山”、“芝芳”諸印〔魯圖〕屈子七卷楚屈原撰評一卷明毛晉輯楚譯二卷參疑一卷明毛晉參定明萬歷四十六年毛氏綠君亭刻本陶靖節(jié)集詩一卷文一卷晉陶潛撰總評一卷明毛晉輯參疑一卷明毛晉撰雜附一卷明天啟五年毛氏綠君亭刻本
中州名賢文表三十卷〔明劉昌輯清康熙四十五年汪立名刻本〕四冊
明汲古閣本唐人選唐詩〔八種二十三卷明毛晉輯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八冊鈐有“文溶”、“藻庭”、“臣文楷印”、“端甫”、“春桂樓藏書”諸印〔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三六頁
翠娛閣評選四六儷二卷〔明陸云龍輯明崇禎刻翠娛閣評選行笈必攜本〕一冊
明本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輯明天啟七年張我城刻本〕十六冊〔魯圖〕
明本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輯明天啟七年張我城刻本〕十二冊
明本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輯明天啟七年張我城刻本〕十冊
明本新安文獻志一百卷目錄二卷〔明程敏政輯明弘治十年祁司員、彭哲等刻本〕三十五冊鈐有“書值百金三百兩”、“洪氏藏書萬卷”諸印〔魯圖〕
唐音戊簽二百一卷唐音戊簽余六十三卷〔明胡震亨輯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三十二冊〔魯圖〕
唐詩韻匯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施端教輯清康熙嘯閣刻本〕五十冊
宛雅初編八卷二編八卷三編二十四卷〔首一卷明梅鼎祚輯清張銘補輯清道光八年宣城張氏仰謝山房刻本〕十二冊鈐有“漱芳書屋”、“張氏珍藏”、“宣城張氏藏書”諸印〔魯圖〕
明本中唐十二家詩集八十卷〔明蔣孝編明嘉靖二十九年蔣孝刻本〕九冊鈐有“葛云蓮印”、“履方氏”、“朱氏定心養(yǎng)性之齋印”諸印〔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三五頁
御選古文淵鑒六十四卷〔清徐乾學(xué)等輯注清康熙內(nèi)府刻五色套印本〕二十四冊〔魯圖〕
古香齋新刻袖珍御選古文淵鑒六十四卷〔清徐乾學(xué)等輯注清康熙內(nèi)府刻古香齋袖珍五色套印本〕三十二冊
御定歷代賦匯正集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補遺二十二卷〔清陳元龍輯清康熙四十五年內(nèi)府刻本〕五十冊〔魯圖〕
御定歷代賦匯正集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補遺二十二卷〔清陳元龍輯清康熙四十五年內(nèi)府刻本〕六十四冊
御定全唐詩九百卷目錄十二卷〔清曹寅等輯清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揚州詩局刻本〕一百二十冊三部〔魯圖存一部〕
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四百八十二卷〔清高輿等輯清康熙四十六年內(nèi)府刻本〕六十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御選四朝詩三百九十二卷〔清張豫章等輯清康熙內(nèi)府刻本〕一百二十冊
御定全金詩七十四卷〔清康熙內(nèi)府刻本〕三十二冊
御選唐詩三十二卷目錄三卷〔清圣祖玄燁輯清陳廷敬等輯注清康熙五十二年內(nèi)府刻朱墨套印本〕十四冊二部鈐有“東郡楊氏海源閣印”、“海源閣藏”、“楊氏海源閣藏”、“楊保彝”諸印〔魯圖〕
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清高宗弘歷輯清乾隆三年內(nèi)府刻四色套印本〕二十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目錄二卷〔清高宗弘歷輯清乾隆十五年內(nèi)府刻四色套印本〕十八冊〔魯圖〕
皇清文穎一百二十四卷〔清陳廷敬等輯清乾隆內(nèi)府刻本〕二十八冊
皇清文穎續(xù)編一百六十四卷〔清董誥等輯清嘉慶十五年刻本〕五十冊〔魯圖〕〔存一百八卷一至一百八〕
皇清文穎續(xù)編一百六十四卷〔清董誥等輯清嘉慶十五年刻本〕八十冊〔魯圖〕
欽定全唐文一千卷目錄三卷〔清董誥等輯清嘉慶十九年內(nèi)府刻本〕二百四十冊二部鈐有“楊氏海源閣藏”印〔魯圖存一部〕
欽定全唐文一千卷目錄三卷〔清董誥等輯清嘉慶十九年內(nèi)府刻本〕三百六十冊
欽定全唐文一千卷目錄三卷〔清董誥等輯清嘉慶十九年內(nèi)府刻本〕五百四冊
御定全唐詩錄一百卷〔清徐倬輯清康熙內(nèi)府刻本〕二十四冊鈐有“曾藏晁雨村家”、“百尺樓”、“宋存書室”、“楊氏海源閣藏”、“東郡楊紹和彥合珍藏”諸印〔魯圖〕
御定全唐詩錄一百卷〔清徐倬輯清康熙徐倬、徐正元刻本〕二十四冊鈐有“亞農(nóng)氏藏書”、“亞農(nóng)”、“曾澤”諸印〔魯圖〕
辟疆園宋文選三十卷〔清顧宸輯清順治十八年顧宸辟疆園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辟疆園宋文選三十卷〔清顧宸輯清順治十八年顧宸辟疆園刻本〕三十二冊
明本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輯明末修德堂刻本〕十六冊
唐雅同聲五十卷目錄二卷〔明毛懋宗輯明萬歷十六年毛謙刻天啟朱謀垔重修本〕十六冊〔魯圖〕
唐雅同聲五十卷目錄二卷〔明朱謀垔輯補明天啟五年自刻清順治十八年朱統(tǒng)鉷補刻本〕三十二冊〔魯圖〕
元詩選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顧嗣立輯清康熙顧氏秀野草堂刻本〕四十八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四七至八五一頁
邱海二公文集合編十六卷〔清焦映漢輯清賈棠編清康熙四十七年焦氏刻本〕八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五五頁
明文在一百卷〔清薛熙輯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淥水園刻本〕十二冊鈐有“在涼館”、“嘉定鐘巖張氏圖書”諸印〔魯圖〕
明文在一百卷〔清薛熙輯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淥水園刻本〕十冊
詩林韶蒦二十卷〔清顧嗣立輯清康熙四十四年顧氏秀野草堂刻本〕六冊〔魯圖〕
明八大家文集〔七十六卷清張汝瑚編清康熙刻本〕三十三冊子目同《叢綜》八五五頁
明文遠〔四十九卷清徐文駒、羅景泐輯清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阮亭選古詩箋三十二卷〔清王士稹輯清聞人倓箋清乾隆芷蘭室刻本〕八冊
采菽堂古詩選三十八卷補遺四卷〔清陳祚明輯清乾隆十三年刻本〕十二冊十種唐詩選十七卷〔清王士稹選清刻王漁洋遺書本〕四冊
唐賢三昧集三卷〔清王士稹輯清刻王漁洋遺書本〕二冊二部
袖珍本廣唐賢三昧集十卷〔清王士稹輯清刻本〕四冊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卷〔清王士稹選清吳煊等輯注清乾隆五十二年聽雨齋刻本〕三冊
阮亭選古詩三十二卷〔清王士稹選清康熙天藜閣刻重修本〕八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濤音集八卷〔清王士祿輯清乾隆五十七年掖縣儒學(xué)刻本〕二冊〔魯圖〕
明詩綜一百卷〔清朱彝尊輯清乾隆刻本〕四十八冊〔魯圖〕
近光集二十八卷〔清汪士鉉撰清康熙五十八年汪氏自刻本佚名朱筆批?!呈畠遭j有“耿啟洙”印〔魯圖〕
延閣藏弆集二卷二冊
詩原〔十六卷清顧大申輯清順治十七年自刻本〕五冊〔魯圖〕
毛詩四卷楚詞五卷選詩五卷選賦五卷唐詩七卷
唐詩金粉十卷〔清沈炳震輯清光緒七年徐友蘭八杉齋刻融經(jīng)館叢書本〕四冊二部
華國編唐賦選二卷〔清孫蒦孫輯評清雍正十一年自刻本〕二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漢詩音注十卷〔清李因篤評清康熙刻本〕四冊〔魯圖〕
漢詩評十卷〔清李因篤評清康熙刻本〕四冊
叩彈集十二卷續(xù)集三卷〔清撰清刻本〕六冊
唐七律選四卷唐人試帖四卷〔清毛奇齡輯清康熙學(xué)者堂刻本〕四冊〔魯圖〕
唐宋大家全集錄〔十種五十二卷清儲欣編清康熙刻本〕四十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二二頁
唐三體詩六卷〔宋周弼輯清高士奇補注續(xù)唐三體詩八卷清高士奇輯清康熙高氏朗潤堂刻本〕四冊〔魯圖〕
宋四名家詩二十七卷〔清周之鱗、柴升編清康熙三十二年弘訓(xùn)堂刻本〕八冊子目同《叢綜》八四〇頁
鈔本宋詩徵四卷〔清鈔本〕四冊〔魯圖〕
舊鈔本古文無卷數(shù)八冊
古文雅正十四卷〔清蔡世遠輯并評清道光六年許乃普刻本〕六冊〔魯圖〕
續(xù)古文雅正十四卷〔清蔡世遠輯并評清道光刻本〕九冊
古文雅正十四卷〔清蔡世遠輯并評清道光六年許乃普刻本〕六冊六部
斯文精粹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尹繼善輯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十二冊〔魯圖〕
山曉閣古文選十二卷〔清孫琮輯并評清康熙刻本〕十冊
山曉閣唐宋八大家文選二十卷〔清孫琮輯并評清康熙刻本〕八冊
山曉閣明文選二十四卷續(xù)集八卷〔清孫琮輯并評清康熙二十年金閶萬賢樓刻本〕二十三冊〔明文選存十九卷六至二十四續(xù)集全〕〔魯圖〕
吳都文粹十卷〔宋鄭虎臣輯清康熙六十年婁東施天騏活字印本〕六冊〔魯圖〕
七十二峰足徵集八十八卷足徵文集十五卷〔清吳定璋輯清乾隆十年吳氏依綠園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古文眉銓七十九卷〔清浦起龍輯清乾隆六年至九年三吳書院刻本〕二十四冊鈐有“長洲宋氏圖書”印〔魯圖〕
宋百家詩存二十卷〔清曹廷棟輯清乾隆曹氏二六書堂刻本〕二十冊
姚平山古文斫前集十六卷后集十八卷〔清姚培謙輯并注清乾隆虞山照曠閣刻本〕十六冊〔魯圖〕
三劉全集〔四十三卷宋劉敞撰清乾隆十六年劉氏刻本〕十六冊二部三劉文集六卷春秋傳十五卷春秋意林二卷春秋權(quán)衡十七卷七經(jīng)小傳二卷
唐人應(yīng)試賦選八卷〔清輯清刻本〕四冊
注解唐詩別裁集二十卷〔清沈德潛輯清俞汝呂注清道光十七年白鹿山房刻本〕十冊
袖珍本元詩別裁集八卷補遺一卷〔清沈德潛輯清乾隆刻本〕八冊
明詩別裁集十二卷〔清沈德潛、周準輯清乾隆四年刻本〕六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明詩別裁集十二卷〔清沈德潛、周準輯清乾隆四年刻本〕四冊
國朝詩別裁集三十六卷〔清沈德潛輯并評清乾隆二十四年沈氏自刻本〕二十二冊〔魯圖〕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三十二卷〔清沈德潛輯并評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十六冊〔魯圖〕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三十二卷〔清沈德潛輯并評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十冊
袖珍本欽定國朝詩別裁集三十二卷〔清沈德潛輯并評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十六冊
古詩源十四卷〔清沈德潛輯清乾隆竹嘯軒刻本〕四冊
吳江沈氏詩集總錄十二卷〔清沈祖禹輯清乾隆五年刻本〕二冊〔魯圖〕
賦匯錄要箋略二十八卷補遺一卷外集一卷〔清吳光昭撰清初吳光昭、陳書同刻本〕六冊〔魯圖〕
寧都三魏先生全集〔五十九卷清林時益輯清易堂刻本〕四十冊〔魯圖〕子目同《叢綜》九〇一頁
寧都三魏先生全集〔五十九卷清林時益輯清道光二十五年謝庭綬紱園書塾刻本〕五十冊〔魯圖〕子目同《叢綜》九〇一頁
寧都三魏先生全集〔五十九卷清林時益輯清道光二十五年謝庭綬紱園書塾刻本〕六十四冊
元明八大家古文選十三卷〔清劉肇虞選并評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七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二四頁
鈔本古今文繪補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楊樗輯清鈔本〕十六冊〔魯圖〕
梁溪詩鈔五十八卷〔清顧光旭輯清嘉慶元年雙橋草堂刻本〕二十八冊〔魯圖〕
古文分編集評二十二卷〔清于光華輯清乾隆五十二年友于堂刻本〕二十四冊
古文集宜四卷〔清輯清刻本〕四冊
明人詩鈔十四卷續(xù)集十四卷〔清朱琰輯清乾隆二十五年朱氏樊桐山房刻本〕八冊鈐有“入境廬”印〔魯圖〕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清彭元瑞輯清乾隆四十一年曹振鏞刻本〕八冊〔魯圖〕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清彭元瑞輯清乾隆四十一年曹振鏞刻本〕十二冊〔魯圖〕
袖珍本宋四六選二十四卷〔清彭元瑞輯清乾隆四十一年曹振鏞刻本〕十二冊
宋金元詩選六卷〔清吳翌鳳輯清乾隆五十八年吳氏自刻本〕四冊〔魯圖〕
賦鈔箋略十五卷〔清雷琳、張杏濱撰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六冊二部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清姚鼐輯清道光五年吳啟昌刻本〕十六冊〔魯圖〕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清姚鼐輯清道光五年吳啟昌刻本〕十二冊二部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論文偶記一卷古詩論一卷〔清姚鼐輯清道光刻本〕十二冊二部
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清姚鼐輯清道光康紹鏞刻本〕八冊
古文詞略二十四卷〔清梅曾亮輯清道光二十一年上元李氏養(yǎng)素山房刻本〕五冊三部鈐有“楊保彝”印〔存二十三卷一至二十三〕〔魯圖〕
古文詞略二十四卷〔清梅曾亮輯清道光二十一年上元李氏養(yǎng)素山房刻本〕四冊古文詞略二十四卷〔清梅曾亮輯清道光二十一年上元李氏養(yǎng)素山房刻本〕六冊
五言今體詩鈔九卷七言今體詩鈔九卷〔清姚鼐輯清嘉慶三年方世平等刻道光二十二年重印本〕二冊鈐有“紹和念徽”、“楊氏仲子”、“枕經(jīng)明史”、“惜分陰室”、“鴻筆麗藻”諸印〔魯圖〕
五言今體詩鈔九卷七言今體詩鈔九卷〔清姚鼐輯清嘉慶十三年程邦瑞刻本〕二冊〔魯圖〕
華泉滄溟詩選二卷〔明李攀龍撰明邊貢輯清刻本〕一冊
初唐四杰集三十七卷〔清項家達輯清乾隆四十六年星渚項氏刻本〕十冊二部鈐有“揚州汪喜孫孟慈父印”、“周玉齋漢石館”諸印〔魯圖存一部〕子目同《叢綜》八三三頁
讀雪山房唐詩三十四卷〔清管世銘輯清嘉慶十二年臥游千古齋刻本〕十二冊鈐有“草堂之靈”印〔魯圖〕
三蘇全集九十三卷目錄二卷〔宋蘇洵、蘇軾、蘇轍撰東坡年譜一卷宋王宗稷撰清嘉慶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王之俊等刻道光五年印本〕三十二冊〔魯圖〕
廣東詩粹十二卷〔補編一卷清梁善長輯清乾隆達朝堂刻本〕四冊〔魯圖〕江右古文選四十卷〔清輯清刻本〕二十冊
文粹十三種四十五卷〔清張道緒輯清嘉慶十六年溧水張氏人境軒刻本〕二十冊〔魯圖〕
滇南文略四十七卷首一卷〔清袁文揆、張登瀛輯清嘉慶六年肄雅堂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南宋文范七十卷外編四卷〔南宋作者考二卷清莊仲方輯清道光十七年活字印本〕四十冊〔魯圖〕
金文雅十六卷〔清莊仲方輯清道光十七年活字印本〕四冊
鈔本古文喜誦無卷數(shù)〔十卷清鈔本〕五冊〔魯圖〕
古詩錄十二卷〔清張琦輯清道光張琦宛鄰書屋刻本〕四冊三部
宮閏文選二十六卷〔清周壽昌輯清道光二十六年小蓬萊山館刻本〕八冊〔魯圖〕
梅里詩輯二十八卷〔清許燦輯續(xù)輯十二卷續(xù)梅里詩輯補遺一卷清沈愛蓮輯清道光三十年嘉興縣齋刻本〕十二冊〔魯圖〕
唐詩五言長律鈔四卷〔清許應(yīng)藻輯清道光十二年自刻本〕二冊〔魯圖〕
七葉棣鄂集四卷〔清撰清刻本〕五冊
續(xù)古文苑二十卷〔清孫星衍輯清嘉慶十七年孫氏冶城山館刻本〕六冊〔魯圖〕
續(xù)古文苑二十卷〔清孫星衍輯清嘉慶十七年孫氏冶城山館刻本〕八冊
元明詩選四卷〔清輯清刻本〕二冊
六朝文絜四卷〔清許梿輯并評清道光五年許氏享金寶石齋刻朱墨套印本〕二冊三部鈐有“海昌許氏古筠閣藏書”、“許梿經(jīng)眼印信”、“梿楛禺”、“光樂不?!?、“珊林隸古”、“楊氏海源閣”、“東郡楊紹和印”、“彥合讀書”、“楊保彝”諸印〔魯圖存二部〕
求志居唐詩選八十二卷〔首一卷清陳世鎔輯清道光二十五年獨秀山莊刻本〕十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求志居唐詩選八十二卷〔首一卷清陳世鎔輯清道光二十五年獨秀山莊刻本〕二冊〔魯圖〕〔存十六卷一至六五十八至六十六卷首全〕
關(guān)中兩朝詩鈔十二卷詩鈔補五卷賦鈔二卷文鈔二十二卷文鈔補六卷〔清李元春輯人物考略一卷清王克允輯清道光十二年蒙天庥刻本〕四十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山左明詩鈔三十五卷〔清宋弼輯清乾隆三十五年李文藻刻本〕八冊〔魯圖〕
桐城馬氏詩鈔七十卷〔附錄一卷清馬樹華輯清道光十六年可久處齋刻本〕十冊〔魯圖〕
即墨詩乘十二卷〔清周翕鐄輯清道光二十年小峴山房刻本〕六冊〔魯圖〕
唐律賦程無卷數(shù)一冊
賦則四卷〔清鮑桂星輯并評清道光楊以增刻本〕二冊七部〔魯圖存一部〕
茌邑三先生合刻〔四種二十一卷明華佐周輯清康熙五年張愚刻本〕六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七六頁
同人集十二卷〔明昌襄輯清道光五年水繪園刻本〕十二冊〔魯圖〕
漁洋山人感舊集十六卷〔清王士慎輯清盧見曾補傳清乾隆十七年盧氏雅雨堂刻本〕六冊
篋衍集十二卷〔清陳維崧輯清康熙三十六年蔣國祥刻本〕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蠶尾集十卷續(xù)集二卷后集二卷〔清王士慎撰清刻王漁洋遺書本〕六冊
國朝三家文鈔〔三十二卷清宋犖、許汝霖輯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十冊二部鈐有“芝原所藏”、“麗農(nóng)精舍藏書”諸印〔魯圖存一部〕子目同《叢綜》八六八頁
二家詩鈔二十卷〔清邵長蘅輯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五冊二部〔魯圖存一部〕〔王氏漁洋詩鈔十二卷清王士慎撰宋氏綿津詩鈔八卷清宋犖撰〕
本朝館閣詩十八卷〔清阮學(xué)浩、阮學(xué)浚輯清乾隆二十三年阮氏自刻本〕十冊
南邦黎獻集十六卷〔清鄂爾泰輯清雍正三年刻本〕八冊〔魯圖〕
江左十五子詩選十五卷〔清宋犖輯清康熙四十二年宋氏宛委堂刻本〕四冊鈐有“金學(xué)詩印”、“麗農(nóng)精舍藏書”諸印〔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七四頁
南宋雜事詩七卷〔清沈嘉轍、吳焯等撰清武林芹香齋刻本〕二冊〔魯圖〕
南宋雜事詩七卷〔清沈嘉轍、吳焯等撰清道光九年扶荔山房刻本〕四冊
皇朝文典七十四卷〔清李兆洛輯、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二十四冊
皇朝文典七十四卷〔清李兆洛輯、清嘉慶二十年刻本〕十六冊
講筵四世詩鈔十卷〔清張曾虔輯清嘉慶三年自刻本〕四冊〔魯圖〕
國朝浙人詩存八卷〔清柴杰輯注清乾隆三十三年柴杰洽禮堂刻本〕四冊〔魯圖〕
曹李尺牘合選二卷〔清茅復(fù)輯清刻本〕一冊
國朝六家詩鈔八卷〔清劉執(zhí)玉輯清乾隆三十二年詒燕樓刻本〕二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五九頁
國朝二十四家文鈔二十四卷〔清徐斐然輯清乾隆六十年刻本〕十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六八頁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清王昶輯清道光十七年經(jīng)訓(xùn)堂刻本〕十六冊三部〔魯圖存二部〕
湖海詩傳四十六卷〔清王昶輯清嘉慶八年自刻本〕十二冊〔魯圖〕
名家絕句鈔六卷〔清顧有孝、吳兆騫、蔣以敏輯清初刻本〕六冊
切問齋文鈔三十卷〔清陸耀輯清道光五年刻本〕十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切問齋文鈔三十卷〔清陸耀輯清乾隆四十年刻本〕十二冊
吳會英才集二十卷〔清畢沅輯清刻本〕四冊〔魯圖〕
國朝山左詩鈔六十卷〔清盧見曾輯清乾隆二十三年德州盧氏雅雨堂刻本〕二十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國朝山左詩續(xù)鈔三十二卷〔清張鵬展輯清嘉慶十八年四照樓刻本〕十冊〔魯圖〕
國朝山左詩續(xù)鈔三十二卷〔清張鵬展輯清嘉慶十八年四照樓刻本〕十六冊
國朝山左詩續(xù)鈔三十二卷〔清張鵬展輯清嘉慶十八年四照樓刻本〕十二冊
國朝山左詩匯鈔后集三十卷〔清余正酉輯清道光二十九年海棠書屋刻本〕十六冊〔魯圖〕
山左古文鈔八卷〔清李景峰、劉鴻翱輯清道光八年刻本〕八冊
雙節(jié)堂贈言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附錄一卷清汪輝祖輯清乾隆四十五年汪氏家塾刻本〕四冊〔魯圖〕
新安二江先生集〔四種八卷清江振鴻輯清嘉慶九年康山草堂刻本〕四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八五至八八六頁
淮海英靈集二十二卷〔清阮元輯清嘉慶三年阮氏小瑯?gòu)窒绅^刻本〕十冊
小瑯?gòu)窒绅^敘錄書〔四種七卷清阮元輯清嘉慶三年阮氏刻本〕三冊鈐有“汪安之印”、“如是盦”、“綠蘿書屋”諸印〔魯圖〕儀鄭堂文二卷溉亭述古錄二卷述學(xué)二卷附研經(jīng)室文集一卷
兩浙輶軒錄四十卷〔清阮元輯清嘉慶六年仁和朱氏碧溪草堂、錢塘陳氏種榆仙館同刻本〕三十二冊〔魯圖〕
學(xué)海堂初集十六卷〔清阮元輯二集二十二卷清吳蘭修輯清道光五年至十八年啟秀山房刻本〕二十冊〔魯圖〕
學(xué)海堂初集十六卷〔清阮元輯二集二十二卷清吳蘭修輯清道光五年至十八年啟秀山房刻本〕十六冊〔魯圖〕
學(xué)海堂初集十六卷〔清阮元輯清道光五年啟秀山房刻本〕六冊〔魯圖〕
詁經(jīng)精舍文集十四卷〔清阮元輯清嘉慶六年阮氏瑯?gòu)志腽^刻本〕四冊
詁經(jīng)精舍文續(xù)集八卷〔清羅文俊輯清道光二十二年胡敬刻本〕四冊〔魯圖〕
舊雨齋詩集四卷續(xù)編四卷〔清施安撰清乾隆十八年刻本〕二冊
國朝全閩詩錄初集二十一卷續(xù)集十一卷〔清鄭杰輯清嘉慶五年注韓居刻本〕十冊〔魯圖〕
鈔本隨園同人尺牘四卷〔清朱珪輯清鈔本〕四冊〔魯圖〕
隨園女弟子詩選六卷〔清袁枚輯清乾隆嘉慶間刻隨園三十種本〕二冊
讀畫齋題畫詩十九卷讀畫齋偶輯十一卷〔清顧修輯清嘉慶刻本〕六冊
受經(jīng)堂匯稿〔五種十四卷清楊紹文輯清道光三年刻本〕四冊子目同《叢綜》一六六頁
皇朝經(jīng)世文編一百二十卷〔清賀長齡輯清道光七年刻本〕六十四冊〔魯圖〕
皇朝經(jīng)世文編一百二十卷〔姓名總目二卷清賀長齡輯清道光七年曹堉刻本〕九十六冊〔存三冊〕〔存六卷一至四姓名總目全〕〔魯圖〕文章游戲〔初編八卷二編八卷三編八卷四編八卷清繆艮編清道光五年藕花館刻本〕二十四冊〔魯圖〕
栘華館駢體文四卷〔清董基誠、董祐誠撰清道光六年刻本〕二冊
浙西六家詩鈔六卷〔清吳應(yīng)和、馬洵輯清道光七年紫微山刻本〕六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七六頁
國朝閨秀正始集二十卷附錄一卷補遺一卷〔清完顏惲珠輯清道光十一年紅香館刻本惲〕八冊二部〔魯圖〕
國朝古文雅正所見集十六卷〔清林有席輯并評清刻本〕二冊
孝友堂遺草二卷〔清劉芳蔭撰清康熙刻本〕一冊二部
江蘇詩徵一百八十三卷〔清王豫輯清嘉慶二十五年阮元刻本〕四十八冊〔魯圖〕
國朝詩人微略六十卷〔清張維屏輯清道光十年自刻本〕十冊〔魯圖〕
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六十四卷清張維屏輯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二冊
國朝文述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王瑬輯清道光二十二年藝海堂刻本〕六冊
國朝文述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王瑬輯清道光二十二年藝海堂刻本〕八冊
高陽池落成修禊詩五卷〔清周凱輯清道光六年刻本〕一冊〔魯圖〕
祝氏華鄂集十五卷〔清祝百十、祝百五撰清道光十年祝登墀刻本〕四冊〔魯圖〕
七家文鈔七卷〔清薛玉堂、陸繼輅輯清道光元年刻本〕二冊
御書印心石屋詩文薈十卷〔清魏源輯清道光刻本〕六冊〔魯圖〕
云臺山唱和詩四卷〔清謝元淮輯清道光十二年自刻本〕一冊〔魯圖〕
皖江三家詩鈔五卷〔清陳世鎔等輯清道光刻本〕一冊子目同《叢綜》八七六頁
消夏唱和詩無卷數(shù)一冊
國朝贈行詩鈔無卷數(shù)一冊
停云集二卷〔清謝焜輯清道光十二年刻本〕一冊
方外詩鈔一卷一冊
心儀集六卷三冊
南園秋社詩無卷數(shù)一冊
清惠堂遺印詩八卷〔清金望欣輯清道光刻本〕一冊
盜詩圖詩錄無卷數(shù)〔一卷清王鴻輯清道光刻本〕一冊
霓裳續(xù)譜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王廷紹輯清刻本〕一冊
庚子生春詩二卷一冊九部
湘潭郭氏閨秀集無卷數(shù)〔七種八卷清郭潤玉輯清道光十七年刻本〕二冊〔魯圖〕〔獨吟樓詩一卷清郭步韞撰〕〔咽雪山房詩一卷清郭友蘭撰〕〔貯月軒詩一卷清郭佩蘭撰〕〔敏求齋詩一卷清王繼藻撰〕〔繡珠軒詩一卷清郭漱玉撰〕〔簪花閣集一卷遺稿一卷清郭潤玉撰〕〔紅薇吟館遺草一卷清郭秉慧撰〕
梧笙唱和初集無卷數(shù)〔二卷清李星沅、郭潤玉撰清道光十七年自刻本〕二冊〔魯圖〕
游龍杖題詠無卷數(shù)〔一卷清湯金釗輯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一冊
歲朝賞菊詩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潘世恩等撰清道光刻本〕一冊〔魯圖〕
國朝中州文徵五十四卷〔首一卷清蘇源生輯清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鄒鳴鶴等刻本〕二十八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涵通樓師友文鈔〔六種九卷清唐岳輯清咸豐四年唐氏涵通樓刻本〕四冊〔魯圖〕子目同《叢綜》八六一頁
尺五莊餞春詩薈一卷題辭一卷〔清孔憲彝輯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一冊二部
棣華館詩課十二卷〔清張晉禮輯清道光三十年宛鄰書屋刻本〕四冊
新安先集〔十二卷清朱善張輯清咸豐二年自刻本〕二冊〔魯圖〕春明吟稿一卷〔清朱蔚撰〕香南詩鈔四卷〔清朱荃撰〕史山樵唱三卷〔清朱英撰〕云谷書堂集二卷〔清朱鴻猷撰〕竹窗吟卷一卷〔清朱鴻旭撰〕西江吟草一卷〔清朱為霖撰〕
懷忠錄五卷一冊
毗陵六逸詩鈔〔二十三卷清莊令輿、徐永宣輯清康熙五十六年孫讜刻本〕四冊子目同《叢綜》八七五頁
國初十家詩鈔〔七十五卷清王相輯清道光十年王相信芳閣活字印本〕十八冊子目同《叢綜》八五八至八五九頁
清溪投贈集四卷附清溪暫別圖一卷定陽投贈集四卷附定陽暫別圖一卷二冊
舊鈔本大雅集八卷〔元賴良輯清鈔本〕四冊
舊鈔本元音遺響十卷〔清鈔本〕三冊
明本玉山名勝集六卷〔元顧瑛輯明刻本〕六冊
明本東觀弘文嘉靖二十三年己未翰林館課十卷十冊
明本新刻甲辰科翰林館課十二卷〔明李廷機、楊道賓輯明萬歷刻本〕五冊鈐有“安樂堂藏書”、“明善堂珍藏書畫印記”、“楊紹和藏書”諸印〔魯圖〕
唐百家詩選二十卷〔宋王安石輯清康熙四十二年宋牧仲刻本〕十冊
舊鈔本聲畫集八卷〔宋孫紹遠輯清鈔本〕八冊
國朝正雅集一百卷〔清符葆森輯清咸豐七年刻本〕二十四冊
明本文章正論二十卷〔明劉祜輯明萬歷十九年徐圖刻本〕十冊〔魯圖〕
古文約選無卷數(shù)〔不分卷清允禮輯清雍正十一年果親王府刻本〕十冊〔魯圖〕
闕里孔氏詩鈔十四卷〔清孔憲彝輯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四冊〔魯圖〕
唐駢體文鈔十七卷〔清陳均輯清嘉慶二十五年自刻本〕四冊鈐有“阮常主川云”、“七錄舊家宗塾介類古巷選樓”諸印〔魯圖〕
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清郭麟輯清嘉慶二十四年金勇刻本〕六冊〔魯圖〕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清李兆洛輯清道光合河康氏家塾刻本〕八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清李兆洛輯清道光合河康氏家塾刻本〕五冊
鈔本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清李兆洛輯清鈔本〕十冊
七十家賦鈔六卷〔清張惠言輯清道光元年康紹鏞刻本〕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清曾燠輯清嘉慶十一年賞雨茆屋刻本〕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清吳鼒輯清嘉慶較經(jīng)堂刻本〕四冊二部〔魯圖存一部〕子目同《叢綜》八六九至八七〇頁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清吳鼒輯清嘉慶較經(jīng)堂刻本〕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