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九 元人克燕

金史紀事本末 作者:李有棠


衛(wèi)紹王大安二年秋九月庚子,遣使慰撫宣德行省軍士。丙午,京師戒嚴。上日出巡撫,百官請視朝,不允。辛亥,宣德行省罷。詔撫諭中都、西京、清、滄被兵民戶。

是歲大饑。禁百姓不得傳說邊事。

三年春三月,詔括民間馬,令職官出馬有差。

夏四月,元兵來征,遣西北招討使鈕祜祿哈達乞和。平章政事通吉遷家努、參政和碩行省事,西京留守赫舍哩呼沙呼行樞密院,備邊。

秋八月,詔獎諭行省官,慰撫軍士。遷嘉努、和碩自撫州退軍,駐宣平。河南大名路軍逃歸,詔招撫之。

九月,遷家努、和碩敗績于會河堡。時,因烏沙堡之役不為備,失利,遷嘉努解職,以和碩主兵事。元兵至野狐嶺,和碩南遁,追擊至會河堡,兵大潰,脫身走入宣德,詔除名。居庸關失守,禁男子不得輒出中都城門。前軍至中都,戒嚴。遣參政梁鏜鎮(zhèn)撫之。

冬十月,泰州刺史珠格高琪屯通化門外。上巡撫諸軍。

十一月,以上京留守圖克坦鎰為右丞相。鎰初聞中都警,遣同知烏克遜鄂屯將兵二萬入衛(wèi)。嘗請徙桓、昌、撫百姓入內(nèi)地,上信梁鏜議,責之曰:“是自蹙境土也。”及元兵定三州,始悔之。至是,鎰復請置行省于東京,備不虞。上不悅曰:“無故遣大臣,動搖人心。”未幾,東京不守,上乃大悔。以呼沙呼為右副元帥,權右丞。時方棄西京走還,仍遣將兵,因又請兵二萬,屯宣德。詔與三千人屯媯川。遷家努坐覆軍,除名。和碩責授咸平路總管。命萬戶奎騰屯古北口。

十二月,簽陜西兩路漢軍五千人赴中都。太保張行簡、左丞相布薩端宿禁中議軍事。端導罷。

是歲,德興府、宏州、昌平、懷來、縉山、豐潤、密云、撫甯、集甯,東過平、濼,南至清、滄,由臨潢過遼河,西南至忻、代,皆為元陷。

崇慶元年春正月己酉朔,呼沙呼請退軍屯南口。移文尚書省曰:“大兵來必不支,一身不足惜,三千兵為可憂,十二關、建春、萬甯宮且不保?!背浩溲裕掠兴景磫?,數(shù)其罪,罷之。

夏五月,簽陜西軍三萬赴中都,并括其馬。以南京留守布薩端為河南、陜西安撫使,提控軍馬。

至甯元年夏五月,復起呼沙呼為右副元帥,領武衛(wèi)軍三千屯通玄門外。

秋八月,呼沙呼廢衛(wèi)王而弒之。時,左丞完顏綱以兵十萬行省事于縉山,誘其子奉御和尚,使作書召其父入,綱遂以軍來,并其子皆殺之。

九月甲辰,宣宗立。

冬十月丁酉朔,京師戒嚴。辛丑,元使伊埒齊來。辛亥,右監(jiān)軍高琪戰(zhàn)于城北,凡兩敗績而歸,就以兵誅呼沙呼于其第,仍授左副元帥。壬子,元兵下涿州。

十一月庚午,將乞和于元,詔百官議于尚書省。癸未,元兵徇觀州,刺史高守約死之。又徇河間府、滄州。

宣宗貞祐二年春正月辛未,元兵徇彰德府,知府事洪果玖珠死之。復徇益都府,下懷州,沁南軍節(jié)度使宋扆死之。

二月壬子,元使伊埒齊札巴來。

三月辛未,遣平章承暉如元乞和。甲申,伊埒齊札巴復來,詔百官議。庚寅,奉衛(wèi)紹王公主歸于元,是為公主皇后。元兵下嵐州,鎮(zhèn)西節(jié)度使烏庫哩仲溫死之。

夏四月,元兵退,詔以和議成,赦國內(nèi)。

夏五月壬午,車駕發(fā)中都。加都元帥平章承暉金紫光祿大夫,封定國公。左丞兼左副元帥穆延盡忠,加崇進,封申國公,留守中都。

秋七月,車駕至南京。

八月庚子,太子至自中都。

九月癸亥,山東路報萊州之捷。

冬十月丁酉,元兵徇順州,勸農(nóng)使王晦死之。壬寅,詔曲真知灼見中都路。乙卯,遣參政富珠哩德裕行省事于大名府。元兵下成州。

十二月戊戌,遣真定帥永錫等援中都。丁未,以和議既定,聽民南渡。乙卯,元兵徇懿州,節(jié)度使高閭山死之。

三年春正月壬戌,遣內(nèi)侍諭永錫防邊,毋以和議為辭。乙亥,北京軍亂,殺宣撫使鄂屯襄,降詔招諭。丁丑,右副元帥富察齊勤以軍叛,降元。曲赦其黨,募能獲齊勤者以其官官之。

二月辛卯,元使伊埒齊來,遣宰臣饋以酒饌。壬辰,命御史中丞李英、左都監(jiān)烏庫哩慶壽領兵護讓中都,付以空名宣敕,許視功遷賞,逗撓者從軍律。

夏四月丙辰,帝議遣親軍六千余及所募二千七百余人援中都。宰臣以行宮單弱止之。

夏五月庚申,招撫山西軍民,仍降詔諭之。是日,中都破,右丞相兼都元帥承暉死之。戶部尚書任天寵、知大興府事高霖皆及于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