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十三 海陵淫暴

金史紀(jì)事本末 作者:李有棠


熙宗皇統(tǒng)九年冬十二月丁巳,平章政事亮弒其君亶而自立。亮字元功,本諱都古魯訥,遼王宗幹次子也。母大氏,天輔六年壬寅歲生。天眷三年以奉國上將軍赴宗弼軍前任使,拜行軍萬戶,擢中京留守。為人僄急,多殘忍,猜忌任數(shù)。初,熙宗以太祖嫡孫嗣位,而已亦太祖孫,遂懷覬覦。在中京,專務(wù)立威。明安蕭裕傾險敢決,亮結(jié)納之。因勸舉大事,語在《蕭裕亂政》事中。

皇統(tǒng)七年五月,召判大宗正事,進平章政事,攬權(quán)植黨,引肅裕為兵部侍郎。尋由平章擢右丞相,兼都元帥。先是,因召對,熙宗語及太祖創(chuàng)業(yè)艱難,亮嗚咽流涕,信為忠。嗣使大興國賜亮生日,悼后亦附賜,熙宗怒,奪還,由此不自安。加太保、領(lǐng)三省事,復(fù)坐張鈞事,出領(lǐng)行臺。過中京,與蕭裕定約。至良鄉(xiāng),召還,為平章政事,用是益危迫。會右丞相秉德、左丞唐古辯因被杖,謀廢立。烏達語亮,亮因與相布薩呼圖等舉大事。熙宗被弒,呼圖倡言奉亮,坐,皆拜稱萬歲,遂殺左丞相宗賢、曹國王宗敏,乃即位。以秉德為左丞相,唐古辯為右丞相,烏達為平章政事,余爵賞有差。召秉德等六人誓太祖廟,賜鐵券及錢絹、牲畜,追謚皇考為睿明皇帝,廟號德宗。

海陵天德二年春正月癸巳,尊嫡母圖克坦氏、母大氏、皆為皇太后。以蕭裕為秘書監(jiān),出秉德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

二月戊辰,以唐古辯為左丞相,烏達為右丞相。

三月丙戌,以弟兗為司徒兼都元帥。

夏四月戊午,殺太傅領(lǐng)三省事宗本、左丞相唐古辯、判大宗正事宗美。遣使殺領(lǐng)行臺事秉德、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子孫七十余人,宗翰子孫三十余人,諸宗室五十余人。辛酉,以尚書省譯史蕭玉為禮部尚書,蕭裕進尚書左丞,烏達加司空,右丞相溫都思忠為平章政事,劉筈為右丞相,布薩呼圖為殿前都點檢。

秋七月已丑,烏達罷,以思忠為左丞相,蕭裕為平章政事。

九月甲午,立惠妃圖克坦氏為后。

冬十月辛未,殺太皇太妃蕭氏及其子任王威赫。遣使殺左副元帥薩里罕于汴,并殺平章政事宗義、前工部尚書穆里延、御史大夫宗安,皆夷其族。因令史約索誣其謀反也。以魏王威泰孫呼爾察好修飾,亦族之。

十二月已未,罷行臺尚書省。改都元帥府為樞密院。以都元帥兗為樞密使、太尉,領(lǐng)三省事如故。右副元帥大白大右丞相,左監(jiān)軍昂為樞密副使。

三年春三月壬辰,詔廣燕京,建宮室。

夏四月丙午,詔遷都燕京。

五月壬子,宰臣請益嬪御,廣嗣續(xù)。命圖克坦貞詔宰臣,前所誅黨人諸婦女中,多朕中表親,欲納之宮中。蕭裕諫,不從。遂納宗本子蘇爾圖、宗固子呼喇勒、和碩打、秉德弟嘉哩妻宮中。

六月丙子,殺太府監(jiān)完顏富魯。

冬十月己巳,殺蘭子山明安蕭拱。

十二月戊辰,杖壽寧縣主蘇尼。

是歲,子崇王元壽卒。

四年夏六月戊寅,權(quán)超臺部明安納延伏誅。

秋七月癸卯,命崇義節(jié)度使烏達妻唐古定格殺其夫而納之。

九月甲午,次中京。丙午,殺太府少監(jiān)劉景。

冬十月甲申,殺太祖長公主烏嚕,杖其夫平章圖克坦恭。恭兄定格,初尚烏嚕。定格死,恭強納焉,而不相能,又與侍婢呼達不協(xié)。呼達得幸于后,遂譖殺之,而并罷恭。封呼達為國夫人。

十一月辛丑,買珠于烏爾古德哷勒部及扶余路,禁私相貿(mào)易,仍調(diào)兩路民采珠一年。

十二月甲子,斬妄人敲仙于中京市。

貞元元年春二月庚申,幸燕京。

三月辛亥至,初備法駕。甲寅,選良家子百三十人充后宮。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元。以燕京為中都,汴京為南京,中京為北京。丙辰,以圖克坦恭為太保,令三省事,蕭裕為右丞相,張浩、張通古為平章政事。

四月戊寅,皇太后大氏崩。

夏五月辛卯,殺弟西京留守博恰及完顏穆刺斡等。乙卯,以京城隙地賜朝官及衛(wèi)士,尋徵錢有差。

冬十月丁巳,獵于良鄉(xiāng)。封料石岡神為靈應(yīng)王,以嘗禱此祠,得吉卜也。

十二月戊午,賜貴妃唐古定格家奴孫梅進士及第。定格尋坐與舊奴閻乞兒奸,賜死。乞兒及比邱尼三人皆伏誅。封侍婢貴格莘國夫人,封所納皇叔曹國王宗敏妃阿蘭為昭妃。

閏月乙酉朔,殺獲衛(wèi)特默格。

二年春古月甲寅朔,帝有疾,不視朝。右丞相蕭裕與前真定尹蕭豐家奴等謀反,伏誅。

二月甲申朔,以張浩為右丞相兼中書令,蕭玉為平章政事,張暉為尚書右丞。

夏五月丁丑,太原尹圖克坦額哷楚克伏誅。

秋九月已未,常武殿擊鞠,令百姓縱觀。

冬十月庚辰朔,殺廣寧尹韓王亨。

十一月戊辰,帝命諸從姊妹皆分屬諸妃,出入禁中,與為淫亂。臥內(nèi)偏設(shè)地衣,裸逐為戲。

十二月乙酉,以溫都思忠為太師,領(lǐng)三省事如故。

三年春正月辛酉,以大白大為太傅,領(lǐng)三省事。

二月壬午,以昂為太尉、樞密使,張浩為左丞相,布薩思恭為右丞相。

三月壬子,杖張浩及平章張暉。

夏四月丁丑朔,昏霧四塞,日無光,凡十有七日。

五月七日,南京大內(nèi)火。

六月乙未,命布薩思恭等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至大房山山陵及迎皇太后圖克坦氏。

秋七月辛酉,如大房山,杖提舉營造官、吏部尚書耶律安禮等。

九月丁卯,帝迎梓宮及太后于沙流河,命持杖二束,跽太后前,請笞之。太后撫慰而罷。

十月丙子,太后至中都,居壽康宮。

十一月戊申,山陵禮成。

十二月乙未,帝朝太后于壽康宮。己亥,太傅領(lǐng)三省事大白大卒,帝親臨哭,命有司廢務(wù)及禁樂三日。

正隆元年春正月己酉,群臣上尊號。帝自九月廢朝,常數(shù)月不出,有爭奏,召左右司郎中省于臥內(nèi)。庚戌,始視朝。

夏五月辛亥,修容安氏閤女御為妖所恁,舞噪宮中,命殺之。

是月,頒行《正隆官制》。

六月庚辰,天水郡公趙桓薨。

冬十月庚寅,杖右丞相蕭玉、左丞相蔡松年、右丞耶律安禮、御史中丞馬諷等。

二年春二月癸卯,詔削降封爵,命公私文書但有王爵字者,立限毀抹,雖墳?zāi)贡静l(fā)而毀之。

冬十月壬寅,命會寧府毀舊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丁未,禁賣古器入他境。乙卯,初鑄銅鐵。

三年春正月丙寅,子舒蘇鄂博死,殺太醫(yī)副使謝友正及其乳母等。己卯,杖右諫議大夫楊伯雄。

秋七月甲申,以耶律安禮為尚書左丞,進參政赫舍哩良弼為右丞,敬嗣暉、李通為參知政事。

冬十一月癸未,詔左丞相張浩、參政敬嗣暉營建南京宮室。

是歲,封子廣陽為滕王,尋卒。

四年春二月丁未,修中都城。造戰(zhàn)船于通州。諭宰臣以南侵事。調(diào)諸路明安穆昆軍,皆籍之。

冬十二月乙亥,殺太醫(yī)使祁宰,以其上疏諫侵宋故也。

五年春二月辛未,河?xùn)|、陜西地震。鎮(zhèn)戎、德順軍大風(fēng)、壞廬舍,人多壓死。甲戌,遣引進使高植、邢部郎中海古勒分道監(jiān)視所獲盜賊,并凌遲處死,或鋸灼去皮、截手足。仍戒屯戍千戶穆昆等,后有獲者并處死,總管府官亦決罰。

三月辛巳,東??h民張旺、徐元等反,遣都水監(jiān)徐文等率舟師九百浮海討之,以試水師。未幾,平。庚子,進右丞良弼為左丞,橫海節(jié)度使、致仕劉長言起為右丞。

夏四月庚戌,昭妃富察阿里庫有罪,賜死。昭妃為駙馬都尉穆里延女。初嫁宗磐子阿古岱,被誅,再嫁宗室囊嘉特,亦死。海陵初欲取之,其父不從,及即位,三日即納之。因嗜酒,寵衰。其女重節(jié)亦與海陵亂,昭妃怒批重節(jié)頰,滋不悅,嗣因榜殺廚婢三娘,命縊殺之。

冬十二月癸丑,禁中都、河南北、山東諸路軍民網(wǎng)捕禽獸及畜養(yǎng)鷹隼者。禁朝官飲酒,犯者死,三國人使燕飲者罪。

六年春正月丁丑,判大宗正圖克坦貞等飲酒,杖之。辛丑,殺富察阿古岱女徹辰。徹辰,慶宜公主出,幼鞠宮中,海陵欲納之,太后不可。嗣諷其夫阿里布出之,而納于宮中。至是,以徹辰與完顏守誠有奸,并殺之。

二月乙巳,杖衛(wèi)王襄之妃及左宣徽使許霖。癸亥,發(fā)中都。丙寅,次安肅州。

三月己卯,改河南北邙山為太平山。將至獲嘉,有男子上書言事,斬之。所言莫得聞。自中都至河南,所過麥皆空。復(fù)禁扈從擾累,莫有從者。

夏四月庚戌,發(fā)河南府,契丹本布伏道左,陳破海賊功,為李惟忠所抑,立命斬之。弟兗妻烏雅氏有罪,賜死,因與奴奸也。其弟指揮實訥烈亦罪誅。

五月,契丹諸部反,遣右衛(wèi)將軍蕭圖喇等討之。尋命樞密命布薩思恭等繼往。壬戌,次南京。是夜,大風(fēng)壞承天門鴟尾。癸亥,備法駕,入于南京。

秋七月已丑,命殺亡遼耶律氏、宋趙氏子男凡百三十余人。

八月壬寅,單州杜奎據(jù)城叛,遣都點檢耶律湛等討之。癸丑,以圖克坦太后諫南侵,弒之于甯德宮,命焚之,棄骨水中,并殺侍婢十余人。太后為帝嫡母,宗幹正室,蒲帶之女。賢而無子,逮下有恩,帝母大氏事之謹(jǐn)。熙宗被弒,太后心非之,不曾賀,陰銜之。及即位,嫌隙愈深。大氏崩,自上京迎至中都,諫阻侵宋,益不悅。迨遷汴,太后使侍婢高福娘問起居,帝私之,使伺察動靜。其夫特默格教之增飾其言。嗣布薩思恭討契丹,入見,太后語久之,福娘以告。使點檢大懷忠等往弒之。至,則命太后跪受詔,尚衣局使華特默擊之,仆而復(fù)起,護衛(wèi)高福等縊殺之。封福娘鄖國夫人,夫為刺史。殺右衛(wèi)將軍蕭圖喇、護衛(wèi)鄂勒博,族樞密使布薩思恭、北京留守蕭頤、西京留守蕭惟忠,杖尚書令張浩、左丞相蕭玉。

九月戊子,殺前壽州刺史摩囉歡。庚寅,大名府賊王九據(jù)城叛,眾至數(shù)萬,所至盜賊蜂起,官軍莫敢近。有言者,輒罪之。甲午,大舉侵宋,發(fā)南京,留皇后及太子光英居守。

冬十月丙午,慶云見。世宗即位于遼陽,改元大定。左司郎中鄂博庫等入白,乃拊髀嘆曰:“我本欲滅宋后改元大定,豈非天命乎?”乃出素所取一戎衣大定事示群臣。

十一月甲午,刻期渡江。乙未,兵變,俄為完顏元宜等所弒,年四十。都督府以其柩置南京班荊館,后葬于大房山鹿門谷諸王兆域中。大定二年降為海陵郡王,謚曰煬。二十年降為庶人,改葬山陵西南四十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