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家類

木犀軒藏書書錄 作者:李盛鐸


兵家類

【孫子集注】十三卷〔〔存卷一至三〕;明刊本〔明嘉靖談愷刻本〕

半葉十行,行二十字。板心下有刊工名。原文頂格,注低一格。嘉靖乙卯〔三十四年·1555〕正月西山談愷序于虔臺(tái)之思?xì)w軒,有“守教”陽文、“大中丞印”陰文墨印。存前三卷。

【吳子】一卷;〔周吳起撰〕;校本

平津館刊本。舊人以朱筆校。收藏有“古潭州袁臥雪廬收藏”白文方印。

【黃石公素書】一卷;〔題黃石公撰;宋張商英注〕;日本舊刊本〔日本慶長〔明萬曆〕刻本〔原題日人幻象跋〕〕

標(biāo)題后題“中大夫守尚書左丞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食邑四百戶賜紫金魚袋張商英注”,共三行。前有商英序。末有日本慶長二十年〔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日本人跋。

【武經(jīng)七書】七冊〔七種〕;日本舊刊本〔日本慶長一一年〔1606〕刻本〕

《孫子》三卷、《吳子》二卷、《司馬法》三卷、《尉繚子》五卷、《黃石公三略》三卷、《六韜》六卷、《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三卷,皆白文。前有江伯虎錄施子美七書講義序。末有慶長十一年丙午〔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初秋念又一日紫陽閑寶元佶叟跋。收藏有“素石園印”、“苔香山房之印”二朱文方印,“于水艸堂之印”白文方印,皆日本人藏印也。

【新鐫漢丞相諸葛孔明異傳奇論注解評林】五卷;〔明章嬰撰〕;明刊本

題“臨川章嬰評注,書林余象斗梓行”。

【神機(jī)制敵太白陰經(jīng)】十卷;〔清初虞山毛氏汲古閣抄本〕

題“唐都虞侯李筌撰”。黑格抄本。半葉十行,行二十四字。板心下有“汲古閣”三字。前有李筌序并入內(nèi)內(nèi)侍高班內(nèi)班品臣趙承信監(jiān)銜名五行?!端膸臁匪罩拱司?,且缺《天無陰陽》、《地?zé)o險(xiǎn)阻》二篇,此本不缺;惟卷三《將軍》篇、卷五《搜山燒草》、《前茅后殿》、《釁鼓》、《屯田》、《人糧》、《馬料》、《軍資》、《宴設(shè)》、《音樂》等篇均佚。

無名氏跋云:“《神機(jī)制敵太白陰經(jīng)》共十卷,唐朝東節(jié)度史李筌所撰,進(jìn)入內(nèi)府秘藏,不傳於世。瑞南宋公先世有傳而得之,以輔明廓清海宇,是書之功也。以后子孫慎勿妄傳。史氏珍藏跋尾”。

收藏有“周甲字震泉以字行”白文方印。

【武經(jīng)總要】前集二十二卷;后集二十一卷;百戰(zhàn)奇法前集一卷后集一卷;行軍須知二卷;〔宋曾公亮撰〕;明刊本〔明弘治刻本〕

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前有宋仁宗御製序。后有紹定四年〔1231〕趙體國跋,魏挺跋。原書前集本二十卷,以第十六卷、十八卷皆分上、下兩卷,於是以十八卷下為十九卷,十九卷為二十卷,二十卷為二十一卷,十六卷下為二十二卷。蓋是書紹定刊于濡須郡,庾司嘉禾沈景淵、帥漕三山林半禾實(shí)共成之。又《行軍須知》有正統(tǒng)己未〔四年·1439〕山東都指揮僉事云中李進(jìn)序?!栋賾?zhàn)奇法》有弘治甲子〔十七年·1504〕陜西布政使司左參政西平李贊序。

【火龍神器陣法】一卷;〔題明劉應(yīng)瑞撰〕;舊抄本〔清抄本〕

序末題“至正三年〔1343〕八月秋望,止止道人於武夷山昇真元化洞天秘授。〔龍飛〕洪武十年〔1377〕春三月誥封開國翊運(yùn)推誠宣武龍虎上護(hù)軍平蠻副元帥掌管神機(jī)火器大都督序”。后題“楚地山人龍槐劉應(yīng)瑞佩受”。

【百將傳續(xù)編節(jié)評】四卷;明刊本〔明萬曆刻本〕

題“明旴江何喬新編集,六安張?jiān)韫?jié)評”。有成化壬寅〔十八年·1482〕何喬新序,萬曆癸未〔十一年·1583〕趙應(yīng)元序。起王彥章,迄張弘范,凡四十人。

【兵法備遺】二卷;舊抄本〔清抄本〕

不著撰人。上卷為將體、將用、選練、戰(zhàn)法、號(hào)令、行軍、赍糧、陣、車、騎軍,下卷為營、〔守〕城、清野、設(shè)防、拒禦、方略、禁約、巷戰(zhàn)、守攻、水戰(zhàn)等目。并附有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