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年來定期刊物,真的,如“雨后春筍”了,特別是所謂文藝刊物正各自在這大時代中爭著,奮躍著,掙扎著,呻吟著他們未來的命運。這究竟是一個蓬勃的現(xiàn)象。雖然在社會上,在思想上,在我們這樣民族的國家里,而一切時代意識的認識已給予我們對于渺茫的前程有微光的啟示與希望。這是暴風雨后的澄明?或是暴風雨的前夜?誰敢說定。然而時代的飛濤確已迅疾地掠過了我們古舊思想的防岸,與卷沒了它的荒蕪枯干的平原,我們在此中沉?。课覀冊诖酥须S流?還是我們在此中奔越呢?時代是無情的轉(zhuǎn)輪,自有天然的力之推動,但是我們呢?
光彩絢爛的微光正射在我們的遠處,時代思想更從無形中在后面向我們追逐著,于此中我們自不容其遲疑,回顧,我們想借文藝的力量來表現(xiàn)我們的思,感,與希望;但這并非是以文藝作品作何等宣揚,與思,與感,與希望,在任何偉大與超越的文藝中能脫卻、避免時代意識的明指或暗示呢?
文藝自不能以地域為限,但在這風景壯美及近代的新都市的各種刺激與現(xiàn)實的青島,我們平常想望著有這種刊物,這不是為“河山生色,鄉(xiāng)土增光”,或是迎合社會需要之陳舊的與投時的貨品的觀念,但在天風海水的浩蕩中迸躍出這無力的一線青潮也或是頗有興致的事吧!
我們的意思只是這樣的簡單與籠統(tǒng)吧,我們只希望借此小刊物同大家來以時代意識認明什么是文藝品,以及由文藝品來點清我們的人生。至于再進一步問何為文藝品?何為時代意識?則自有他們的本質(zhì)在,這絕不能以何種定例,原則,可以歸納,可以范疇,可以不許它跑到圈子外邊去的。
至于共同來辦這個刊物的只不過三四人,作始也雖不必不簡,但我們以誠實的希冀盼望好文藝的朋友們的助力!
也正如某雜志一樣,這刊物內(nèi)最古的與最新的作品一例容納,只以作品的價值為準,這也是須附告的一句。
就這一點——如大海中微波一點,我們借她飛流著贈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