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979-1980年,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樓蘭古城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與發(fā)掘。這是一場規(guī)??涨暗纳衬脊?,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學者主持的第一次屬于科學意義的樓蘭考古?!?/p>
2022-03-24
晚清時期,國粹派的章太炎、黃節(jié)重新挖掘傳統(tǒng)夷夏觀的同時,亦吸收了西方人種學的知識,試圖建立新的夷夏觀。在清末革命的大背景下,二人實際上是借助歷史視角闡發(fā)了各自的政治觀點…
2022-03-22
澎湃新聞《山海經(jīng)》上說“蚩尤銅頭啖石,飛空走險”——今天的人們,承認蚩尤在中華民族形成與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古代,特別是非要把一切搞個黑白分明、敵我對立的年代,蚩尤既然扮演了…
2022-03-19
澎湃新聞2022年3月6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柳詒徵學堂強基計劃“邊關何處:新視野下的明清邊疆”線上系列講座迎來了第二場,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博翼進行了“南海之外:印度洋史研究”…
2022-03-18
澎湃新聞廣州東園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是1911-1927年間“革命的公共空間”,1962年成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22-03-17
澎湃新聞“春景漸芳,暄和未盡,不委如何……”這是日前新疆尉犁縣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發(fā)掘清理出的一封唐代的紙制家書,雖說已經(jīng)殘破泛黃,但字跡卻依舊清晰。
2022-03-15
澎湃新聞關于如何寫好史學論文,之前已經(jīng)談過一些想法。由于主要是面向新進,優(yōu)先考慮當務之急,大體限定于文字表述的通暢達意等基礎問題。
2022-03-14
羅志田,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y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歷任四川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現(xiàn)任四川大學文科杰出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
2022-03-13
澎湃新聞天津戰(zhàn)役是解放戰(zhàn)爭中一場著名的攻堅戰(zhàn),東北野戰(zhàn)軍主力5個軍22個師和特種兵司令部之炮兵、坦克、工兵等,以傷亡2.3萬人的代價,取得殲滅國民黨軍13萬余人與占領天津的勝利,為和平…
2022-03-11
澎湃新聞邊疆治理是中國歷史研究的重要議題。近年來,伴隨著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新視角的發(fā)掘,明清中國的邊疆研究蔚為風潮。
2022-03-09
澎湃新聞作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成果,城市見證著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的變遷。它上與民族國家共命運,下與家庭個人相聯(lián)系,深刻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
2022-03-09
澎湃新聞淳祐五年(1245)春,南宋人揭紹宗效仿唐人白居易,自己給自己撰寫了墓銘。五年后將要刻于石,妻子徐繼真提出一個要求:“生既與君偕老,死后或者同穴,君已自述傳不朽,盍為我紀其…
2022-03-08
澎湃新聞洛陽龍門博物館藏唐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佋墓志一方,70厘米見方,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