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歷史

大唐忠臣與偽燕《盧涚墓志》的書寫

盧涚其人,新、舊《唐書》無傳,其名僅見載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范陽盧氏北祖大房”。

2024-04-15

胡中藻詩獄:乾隆帝如何在平常詩文中讀出“深意”?

清高宗乾隆帝對權力的想象十分獨特,巧妙借用詩獄的辦法,塑造權力象征,胡中藻的詩文便成為了這一象征中的集中表達者。

2024-04-15

澎湃新聞

宋元戰(zhàn)爭中的成都往事

宋元之間大規(guī)模的正面戰(zhàn)爭,始于公元1234年。嚴格地說,這時還沒有元朝,只有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國。

2024-04-12

澎湃新聞

孫金松談內蒙古文物考古與北疆文化研究

“北方有佳人——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院遼代女性文物展”(3月30日-6月30日)正在蘇州博物館對外展出。

2024-04-12

澎湃新聞

“詩史”本色:歷史學家眼中的詩圣

近年來,歷史普及類讀物,或曰歷史領域的非虛構寫作十分繁榮,各大出版社紛紛推出自己的各種系列圖書

2024-04-11

澎湃新聞

弘歷《下河嘆》的前因后果4:惄焉南望心徬徨

弘歷的兩首《下河嘆》,前首以“惄焉南望心徬徨”結尾,后首以“五字志慚愧”結尾,可見從乾隆十八年到乾隆五十一年,歷經半個多甲子的君臣“努力”,淮揚災情并無多少改善。

2024-04-10

澎湃新聞

弘歷《下河嘆》的前因后果3:五壩平分勢未殺

上河嘆,下河嘆,都在嘆“十歲九被澇”,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呢?在弘歷無可奈何的“五壩平分勢未殺”,那么,這都是些什么壩?

2024-04-10

澎湃新聞

距今三四萬年,廣西柳州首次發(fā)掘清理出史前墓葬

近日,記者從廣西柳州市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中心獲悉,柳州市鳳巖遺址發(fā)掘有重大進展——首次發(fā)掘清理出一座距今三四萬年的史前墓葬。

2024-04-10

弘歷《下河嘆》的前因后果2:下河十歲九被澇

如何理解洪澤湖以及高家堰為淮揚之上河、下河地區(qū)更可怕的新病灶?先言所謂的上河、下河?!吧虾印薄ⅰ跋潞印备拍畹男纬?,聯系著明后期淮揚運河的湖河分離。

2024-04-09

澎湃新聞

弘歷《下河嘆》的前因后果1:《下河嘆》,千古一嘆

清乾隆十八年(1753),愛新覺羅弘歷作《下河嘆》詩:下河十歲九被澇,今年洪水乃異常。

2024-04-09

澎湃新聞

初見紙幣——寫在官營交子發(fā)行1000年之際

宋代是一個發(fā)明創(chuàng)造層出不窮的時代。在各式各樣的發(fā)明中,固然有異想天開、“腦洞”奇大而實用性奇低者,靠譜好用、廣為流傳者也不在少數。

2024-04-08

澎湃新聞

“舊王孫”溥儒為何投身民國政治?

愛新覺羅溥儒(1896-1963),字心畬,清朝恭親王奕之孫暨末代皇帝溥儀堂兄,中國現代著名滿族書畫家,與張大千合稱“南張北溥”。

2024-04-06

儒學史上的王安石

從宋神宗熙寧年間開始,王安石新學在朝堂、官學、科場擁有絕對的意識形態(tài)權威,被奉為“儒學正統(tǒng)”,風行天下六十余年。

2024-04-06

澎湃新聞

呂思勉史學的當代意義

今年是史學大師呂思勉(1884-1957)誕生140周年,上距他的成名作《白話本國史》出版已過百年,在其身后付梓的晚期代表作《隋唐五代史》也已甲子輪轉。

2024-04-05

澎湃新聞

抹黑張純如《南京浩劫》:日本外務省為期十年的“公關”活動

2017年12月13日是日軍攻占當時中國首都南京80周年的日子。對于80年前那一天之后發(fā)生的事情,包括持續(xù)數周的大規(guī)模屠殺、強奸、搶劫和縱火,至今仍然爭論不休,也嚴重影響到中日兩國…

2024-03-30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